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三、作为复杂系统的语言课堂教学特征分析
Burns & Knox早在2005年就提出语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Burns & Knox,2005: 235-259),并于2011年提出了语言课堂教学的复杂动态系统模式,如图2、3所示(Burns & Knox,2011: 1-25)。首先,语言课堂教学由多个系统要素组成,包括教师、学生、教育规划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系统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并处于不停地相互作用中,从而产生生态循环圈。这些系统要素又自成子系统,各自有着不同运行目的与运行轨迹,表现为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其次,语言课堂教学还具有开放性、流通性。正是由于系统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体与主体之间(教师和学生)、主体与教学环境之间不断接收、交换能量与信息,从而使得教学内容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发展。学生在教学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则在教学中获得专业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再次,语言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各系统要素的初始条件的影响,即课堂教学的起始条件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图2 课堂动态复杂系统图
以课堂教师来说,如下图三所示,教师的情感认知、教学经验、教育背景、语言学习经验等诸多因素形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初始条件:教师的一个赞赏或轻蔑的眼神可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同样的道理,“教学环境不只是教师、桌椅、黑板、投影仪,也包括灯光、温度、味道、湿度、气流、座位距离甚至外界噪音等”(郑通涛,2014:3-9)。Burns & Knox在他们的课堂观察中也发现课堂中的物理环境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如果教室里空间狭窄闷热,灯光暗淡,教师声音低沉,多媒体课件设计单一等都会引起学生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反应,如出汗、打盹或注意力分散等。正是由于不同的学生主体对环境感知的不同,所以同一堂课的听课效果也千差万别。这些课堂教学系统中的初始条件是如此之敏感,以至于即使是同样的老师上同样的课程,面对同样的学生,也无法预测下一秒的课堂会发生什么,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这也体现出了语言教学的非线性特点。
图2 课堂动态复杂系统的扩展图 海外教育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