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海外教育六十年

二、闽南方言的形成发展及其语言文化特征

海外教育六十年 郑通涛主编 1742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闽南方言的形成发展及其语言文化特征

  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与闽南人的历史休戚相关。今天的闽南方言区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汉人移居。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移入闽是在“五胡乱华”年代。当时中原一带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大批北方汉人相继离乡背井,来闽避难落户。及至“永嘉之乱”,又有“衣冠八族”移居闽地。往后的唐五代,更有成批汉人从中原迁入福建。这些闽南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河南,他们带来了不同时期洛阳一带的中原汉语,跟当地原有的语言和方言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闽南方言。民间习惯上称闽南人为“河洛人”,称闽南话为“河洛话”便是这个缘故。

  时至今日,古河洛话在洛阳本土已变得面目全非了,而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却还保留在今天的闽南话里,成了闽南人根在中原、闽南话源于中原汉语的佐证。

  在语音方面,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保留了较多的古音,并明显地表现出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层次,其中既有秦汉上古音的残余,如“飞”读[be],“猪”读[di],即所谓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又有隋唐中古音的保留,如“接”读[ziap],“节”读[ziet],“席”读[sik],“沉”读[dim]等,即完整保留着中古汉语p、t、k 三套入声韵尾和m鼻音韵尾;还有唐宋以后的音变,如“三”读[sna],“石”读[zioh]等等。这些语音特征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北方中原汉语在闽南话中留下的痕迹。在闽南方言里,还有借用某个字的意义而赋予这个字的方言读音的,而这种读音跟借用字的音韵来历毫无相关,即用的是这个字的训读音,如黑(乌)、脸(面)、跑(走)、走(行)、吃(食)、香(芳)、游(泅)、干(凋)、晒(曝)、满(滇)、睡(睏)等等,括号内的字才是闽南话里音义相符合的本字。

  在词汇方面,从《诗经》到六朝笔记小说,从唐宋诗词到元明话本戏曲,举凡历代经传典籍,无不在闽南话中留下了许多明显的痕迹。例如:“礼数”原指礼仪的等级,《左传·庄公十八年》:“礼亦有数”。闽南话“礼数”一词泛指待人接物的礼节。“法度”本指“规矩”“制度”,《尚书·大禹漠》:“做戒无虞,阁失法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庭。”闽南话中“法度”为“方法”“办法”义,如“伊无法度”(他没办法)。闽南话一些亲属称谓仍沿用古代的说法,称“媳妇”为“新妇”[xinbu],“婆婆”为“大家”[dage]。汉乐府《为焦仲卿妻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新妇”指的就是“媳妇”。唐代赵磷《因话录》:“昨夜大家小不安适,使人侍之”,“大家”指的就是“婆婆”;又如唐杜荀鹤诗:“不觉裹头成大汉,昨夜竹马作儿童”。闽南话“大汉”可指“成年”,如“细汉偷割匏,大汉偷牵牛”;又泛指身高程度,如“伊偌大汉”(他多高);引申指年龄最大者,如“大汉小弟”(大弟弟)。

  在语法方面,闽南方言也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用法。例如,闽南话把“公鸡” 说成“鸡角”,把“母鸡”说成“鸡母” ;“公猪”“母猪”说成“猪哥”“猪母”,语素的排列次序与普通话相反。这种被修饰成分在前、修饰限制成分在后的现象,正应合了汉藏语系中大多数语言的词序,很可能是远古汉语语序留下的痕迹。又如,闽南话“食饱也末?”“好势无?”“伊较悬我”等这样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特殊句式,也是古代本有的用法。例如,六朝吴处厚《青箱杂记》:“问左右曰:汤滚也未”;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画眉深浅入时无”;韩愈《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些用法也跟今天的闽南话相当一致。 海外教育六十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