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四、“差不多”和“差一点”的语法和语意区别
(一)“差不多”和“差一点”的语法特点
根据“平衡语料库”的检索“差一点”一共出现23笔,“差不多”共出现283笔。就两者的使用数量来说“差不多”远多于“差一点”,从语法分布来看两者也有不一样的特点。“差一点”在句中可作状语修饰动词如下例。
22.这个有够奢侈又无用的工程,居然只
差一点
被执行了。
23.加加林的宇宙飞船,当年
差一点
回不来。
24.最后还
差一点
就当选高雄区的“立法委员”!
25.亲爱的,对不起,
差一点
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
26.泳渡深潭时不慎卷入旋涡
差一点
溺死。
上述五笔语料来看,“差一点”修饰动词,表示动作未完成或是未达到目标的状态。陈立民(2002)指出,所谓“实现”是指一个事件由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与此相反,则是事件没有由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当一个事件处于潜在状态时我们就把它叫作潜在事件,当一个事件处于现实状态时我们就把它叫作现实事件。
据上述而论,例22是指“执行”的动作,差一点就达到了,也就是有一个潜在的事件状态存在,例23-26也具有同样的现象。简单地说,“差一点”后面所带的动词组所表示的是一种潜在的动作行为或是状态,也就是没有达到实现的事件。
除此,在语料库中有另外有四笔“差一点”的否定形式“差一点没”如下:
27.只差一点没和那漂亮女人做成一回好事,他强压欲火……
28.切菜时,差一点没把手指头当菜切了。
29.这次她有点失望,差一点没到九十分,可惜多错了一题。
30.虽然差一点而没挑战成功,但是瑞士人进步而圆熟的思考模式。
例27从整个上下文来看,“差一点没”,“没”实际上是指“那回好事”没有实现,因为后一分句可以看到“他强压欲火”。
例28“没”所否定的是“把手指头当菜切了”这件事情,因此实际上也并没有切到手指。例29同样的“没”是对“到九十分”的否定,实际上就是差一点到九十分。例30“没”也是否定“挑战成功”这件事情现实情况也就是没有成功。
从上述的语料归结“差一点”修饰动词,所表示的是潜在动作或状态的进行,但未达到事件的实现,而“差一点没+事件”,“没”所否定的是“事件”本身。
接着我们再讨论“差不多”的语法特点。“差不多”可以修饰谓语动词,例31-35。
31.火车
差不多
到了。
32.我
差不多
等了两个小时。
33.是啊,
差不多
都认识了,住在这里很好。
34.儿童奴隶
差不多
就可消除了。
35.这
差不多
是大家都能满意的结果了。
上面五例当中,“差不多”都是对后面的动词组,做动作或状态的推测。但是这样的推测,和实际的状况又不一样,亦即陈立民(2002)提出的,这应赅是一种潜在的行为动作。例31“差不多到了”,是指“火车到了”还正在发生当中,火车没有真正“到了”。例32同样也是指“等”这个动作和状态仍然在持续发生。例33则是“认识”这个状况还在进行,并未达到全部认识的情况,其余两例亦然。另外,“差不多”也可以修饰形容词,如下例所示:
36.两个人
差不多
一样重。
37.
差不多
高我一个头。
38.我的帽子当然在一夜之间变得跟飞机
差不多
大。
39.张三现在也与李四
差不多
烂,成为地方各自为政。
上述四例当中,“差不多”主要是修饰形容词“重”、“高”、“大”、“烂”,“差不多”扮演的是呈现这些形容词的比较程度。
就上述语料观察,“差不多”可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限定动作状态的描状功能。除了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差不多”也可以修饰“动量”词。
40.走了
差不多
15公里。
41.
差不多
一半的人学过英文。
42.后来给他
差不多
吃了两年多。
43.我们都是
差不多
二三十年没到过中国。
“差不多+ Nu-N”的形式,主要是对“动量”的评估。如例40“差不多”是估量动词“走”的动量有十五里路。例41也是由“差不多”估量“学英文”有一半的人数。例42是“差不多”对“吃”估量时间的长短,例43是估量“没到中国”的时间。
相较于“差一点”和“差不多”来说,在“差一点”的形式中,存有“差一点没”的否定形式,如例27-30。但是“差不多”却没有“差不多没”的否定形式,这是两者在语法上的互补现象。
(二)“差不多”和“差一点”的语意特点以及事件实现性
除了从语法特点比较“差一点”和“差不多”之外,就语料观察可归结出“差不多”和“差一点”在时间、数量、程度三个方面的语意差别。如下三点:
44.我每天
差不多
六点钟起来。
45.
差不多
中午的时候,才到了名闻遐迩的名潭。
46.我们花了
差不多
三年的时间才研究完成。
上述这三例当中“差不多”都是表示约略计数的意思,“差不多六点钟”亦即表示在“六点钟左右”,“差不多中午”表示约略中午的时刻,“差不多”主要用于约略计数的功能。但是,如果替换为“差一点”这些例子似乎就有不同的语意表达甚至较不被接受,如下例:
47.我
差一点
六点钟起来。
48.
差一点
中午的时候。
49.
差一点
三年时间。
此外“差不多”和数量值相结合时,表示接近理想的数量,但实际数量上却没有如下例而“差一点”则没有这种用法。
50.得谷一合一月三升一年就三斗六升了,积了
差不多
的数目,就拿去换棉花。
51.
差不多
个个都在批判会上登台自我检查。
52.美国有十分之一的养殖貂,
差不多
四十五万只,被天气活活热死。
53.在泰国,隆乳费用
差不多
是三万五千元泰币。
“差不多”表示两个以上的性质程度非常接近,如下例都是两者的比较用法,而“差一点”没有这种用例。
54.有两个人工作能力
差不多
,每天赚的钱都一样。
55.好与歹是
差不多
的。
56.中国的天气跟美国的
差不多
一样。
57.我们两个年纪
差不多
,你看起来比我年轻这么多。
上述我们讨论了“差不多”和”差一点”的语意语法特点,接着我们将讨论,这两者的事件实现性。首先看下面语料:
58.我
差一点
就可以回家了。事情都没做完。
59.美国和大陆,在1998年期间
差一点
就擦枪走火。
60.
差一点
,我也成了“万人坑”中的一具白骨。
61.就
差一点
,可到家了,请勿随地吐痰。
62.就
差一点
……就要像大猴那样崩溃的大哭了。
上述这些例句,不论说话者是否有意图性,都是表示距离目标或是期望,有着一段落差,而这落差只有单向趋近于实现的状况。如下图表示:
图2
和“差一点”相接近的“差不多”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时间、数量、程度的估量计算,表示约略上下的概念,如下面语料所示:
63.乞讨女孩月入三四千自称和公务员
差不多
很得意。
64.短短三四日就已经有成
差不多
四万人次观看的好片。
65.办个男女比例
差不多
的露营,烤肉,体验潜水的活动。
66.牛奶羊奶营养
差不多
。
67.师大到政大
差不多
30分钟。
这些估量计算,都是上下左右的数量,因此具有双向特征如下图所示。
图3
另外,“差不多”也可以表示,即将或是将要实现的状况。如下面语料所示:
68.
差不多
可以交屋了。
69.到了30岁
差不多
可以结婚了吧?
70.
差不多
可以当爸爸了,费曼哥。
71.
差不多
完成了搬迁大计。
72.My Girl
差不多
要大结局啰!
上述都是表示,接近实际情况,但是还是仍然有距离,所侧重的是,已经潜在的动作或是状况,如下图以虚线表示的部分。
图4
综合来说“差不多”和“差一点”的语意来看,两者呈现互补的情形,并不可以相互替换或是改用。
(三)“差不多”“差一点”在事件真实成立的解读上的差别
上面小节当中,我们曾引述沈家煊(1999)说“差不多”和“差一点”的语意内容由“事件接近实现”和“最终没有实现”两部分组成,事件接近实现对于“差不多”是主要的,对于“差一点”是次要的;事件最终没有实现对于“差一点”是主要的,对于“差不多”是次要的。
依据这样的看法来说,“差不多”所描述的主要是“接近现实但未到现实”,“差一点”描述的主要是“事件的未完成”,这两者都牵涉到“事件成立的可能性”。我们先以下例中“差不多”作为讨论对象。
73.把他惊醒,他
差不多
累垮了。
74.金融司改制为金融署,后经许多阻碍而胎死腹中,
差不多
要死掉时,我们又救起来。
75.是啊,
差不多
都认识了,住在这里很好,白天跟晚上都很安静。
76.没有戴安全帽的,大多都有生命危险,若被救活也
差不多
都残废了。
例73-76中“差不多累垮”、“差不多要死掉”、“差不多都认识”、“差不多都残废”,实际上都还没有达到事件的已然现象,也就是没有达到目标。另外,从这些句子来说,“差不多”比较倾向于说话者对于过去事件的评估,不论是否具有客观或是主观性,都是说话者对于过去事件情况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当中,并没有所谓的“惋惜”、“侥幸”的讯息。
相反的“差一点”和“差一点+ (没)”,在语意上能够突显出“说话者”的意图性。我们先看看前人如何讨论,“差一点”的肯定和否定形式。朱德熙(1959)指出汉语句式中的不平行性如下例:
77.(a)差一点及格了(没及格) ≠(b)差一点没及格(及格了)
78.(a)差一点修好了(没修好) ≠(b)差一点没修好(修好了)
79.(a)差一点赶上了(没赶上) ≠(b)差一点没赶上(赶上了)
80.(a)差一点死了(没死) =(b)差一点没死了(没死)
81.(a)差一点输了(没输) =(b)差一点没输了(没输)
82.(a)差一点摔一跤(没摔) =(b)差一点没摔一跤(没摔)
朱德熙(1980)认为这种不平行性句式使用时有两种制约:一是说话人期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肯定意义;二是说话人不期望发生的事情,不论是肯定形式或是否定形式,其含义都是否定的。他并把该句式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表1
就朱德熙(1959、1980)的观点而论,这种所谓不平行性的句式,基本上来自于说话者本身的观点,亦即客观事件的主观性(subjective)报道。如:“差一点及格了”可以有两种的解释,端需仰赖说话者情境(situation)理解。
“及格”这个事件,不带有任何说话者的主观价值。但是,依据不同的情况、情境,说话者对于客观事件会有主观性的陈述。也就是说这种说话者主观性,表达出说话者的预期(expectation)。
“差不多”和“差一点”具有明显的语意理解差异,亦即前者不带有说话者的期望,而后者可以有说话者的期望或非期望性,并且形式有肯定与否定形式。
根据上述的说法,底下再将“差一点”和“差一点没”做更进一步讨论。“差一点VP”基本上都是表示该原本预期发生的事件,但是终究结果并没发生,如下诸句所示:
83.曾经在泳渡深潭时不慎卷入旋涡
差一点
溺死。
84.却真实地让他以为
差一点
就跌入了万丈深渊!
85.这场危险风暴中
差一点
丢了性命。
86.听到了同学们的肺腑之言,我真的感动得眼泪都
差一点
掉下来了。
例83-86中“差一点溺死”、“差一点就跌入了万丈深渊”、“差一点丢了性命”、“差一点掉下来了”,就说话者本身来说,他们预期这些事情的发生,但实际上这些事件并没有。
比较有趣的是在理解“差一点+没+VP”时,说话者所带有的预期值为何?我们重先检视先前“差一点+没+VP”的语料,如下例87-89。
87.只
差一点没
和那漂亮女人做成一回好事,他强压欲火。
88.地理一向很好,但这次她有点失望,
差一点没
到九十分,可惜多错了一题。
89.虽然
差一点
而
没
挑战成功,但是瑞士人进步而圆熟的思考模式。
例87中很明显的说话者预期“那回好事的发生”,但实际上没有发生因为后面接的是“强压欲火”确切的点出事件并没发生。例88、89也都是同样的情形,说话者都在期望“九十分”和“挑战成功”,但事件都未达成。而这种“反预期”可由“可惜多错了一题”以及转折连词“而”表达出来。整个来说,上述三笔“差一点没”,都是说话者有所预期,但是实际都未达成。
以上所述和朱德熙(1959)的看法相较,我们认为“差一点+没+VP”基本上都有两解,可以解释为“预期会发生”也可以解释为“不预期会发生”,至于哪一样解释是正确的端赖实际的语境及上下文来决定。
综合来说,“差一点没”带有说话者本身的期望,或非期望。这两种情形的存合,如前所述,都需说话者借助情境的理解,从而对事情情况做出判断分析。下面再看一笔自省式语料。
90.我
差一点没
赶上火车。
例90是个带有歧义的句子。说话者带有预期或非预期能赶上火车,但实际发生情形有两种:赶上或没赶上。这个歧义从91(a)与91(b)不同的上下文可以清楚看出:
91.(a)我差一点没赶上火车。我一上车,车子就开了。
(b)我虽然开快车超速赶到车站,但终究还是差一点没赶上那班车。
91.(a)的情境中说话者以为会赶不上火车,但却让他赶上了在这种情形下很有可能产生一种“庆幸”或“侥幸”的心理。在91(b)的相反中情形,说话者“我”原本预期会赶上车,但结果却没有,因此就会产生“可惜”或“惋惜”的理解。
“差一点VP”可以出现在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或情况接近于发生,但事实上没有发生,或者希望发生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实现了的情境。在这两种情况它都可能衍生有庆幸的会话隐涵。但相反地,它也适用于希望发生的事情或情况结果接近于发生而没有发生,或者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原以为几乎不会发生而意外发生了的情境。后者的情况因此经常会衍生遗憾或惋惜等会话隐涵。底下,我们再看两个例子。
92.
差一点
死了。(没死)
93.
差一点没
死了。(没死)
这两个例子根据朱德熙(1959)的说法是说话者都没死,而一般人的理解也是如此。但这跟我们先前的解释有点出入。根据先前的说法例92是有歧义的,它可以理解为已死或未死,但为什么在这里会只有“没死”的理解呢?为了了解这点不同,让我们重新检视朱德熙(1959)的例子77-82。首先我们发现80(b)与81(b)都在句尾有个表示情况已改变的语尾助词“了”,而82(b)虽然没有“了”却有一个表示事件已发生的补语“一跤”,这些成分通常是不会和“没”一起出现的。下面例句中的(b)句不合语法就是因为二者是不能共现的。
94.(a)差一点没赶上火车。
(b)*差一点没赶上了火车。
95.(a)差一点跌入了万丈深渊。
(b)*差一点没跌入了万丈深渊。
(c)差一点没跌入万丈深渊
由此看来如果朱德熙(1959)的语法判断是正确的话80(b)与81(b)的“没”并不是否定“死”或“输”这个动词,而是否定“死了”与“输了”。换句话说亦即表示“死了”与“输了”的事件没发生。既然“死了”与“输了”没发生,那么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还没有死”和“还没有输”。同理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82(b)可以理解成“摔一跤”这个事件接近发生但终究没有发生。
(四)“差一点没”的消歧策略
上面的几个小节中,我们曾论述了“差一点VP”与“差一点没+VP”的用法,两者都带有说话者对事情状态的期望表现。“差一点+VP”在理解上没有歧义,表示说话者预期会发生的事件或状态,最后都快要发生却没有发生。然而,“差一点没+VP”就不同了,它在理解上是有歧义的。就拿“差一点没赶上火车”来说,它可以表示侥幸赶上了火车,也可以表示很可惜没能及时赶上火车,先前我们对上下文,如何消除“差一点没+VP”所引起的歧义现象已有所论述,在本节我们再就“差一点就没+VP”中如何消除歧义再做更深入的讨论。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把例90句重复于下面,并和例96句作比较,如下面所示:
90.我差一点没赶上火车。
96.我差一点就没赶上火车。
如前所言,如果单单就“我差一点没赶上火车”来看,那么它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可是如果我们像例90一样在“没赶上”之前加个“就”,那么例90句所呈现的歧义就可以得到消除,这是因为“就”有强调达成预期值的作用。例96句中使用了“赶上”,因此说话者的预期值明显的是想搭上火这班火车,加了“就”之后更能突显预期值,因此虽然表面上使用了一个否定形式,但实际的理解还是表达了“预期发生事件”(即赶上火车)的事件成立底下,我们再看一组对照例子:
97.我差一点没考上台大。
98.我差一点就没考上台大。
例97也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事实上已经考上台大,说话者表现“侥幸”的心理状态,其二是事实上没有考上台大,原因在于距离录取分数有些微落差。但是,例98里“就”的出现则能清楚地理解,是表示第一种解释,以及连带有侥幸的心理成分。因此,容易造成歧义的“差一点没”否定形式,在教学时可以透过副词“就”的出现,消除理解上的歧义。 海外教育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