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海外教育六十年

三、高血压病从饮辨治纲要

海外教育六十年 郑通涛主编 1685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三、高血压病从饮辨治纲要

  高血压水饮内停证多表现为血压升高、眩晕头痛、胸闷心悸、纳呆、腹胀、小便不利、下肢酸沉乏力、舌苔腻滑、脉沉弦等。“阳化气,阴成形”,阳气的温煦作用是水饮气化的先决条件。所以,一旦出现阳气的虚衰,阴寒内盛,则可出现饮邪的停聚。饮邪得温始开,得阳始运,如果能振奋人体的阳气则饮邪自除,正所谓“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而治疗因饮邪内停而引起的高血压病,当以温化为主,正所谓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然饮邪的成因较繁,有因脾阳不足、水湿不运,心肾阳虚、水饮不化;也有因肝郁气滞、气不行津,血行不利、水饮停滞者。而在饮邪形成过程中尚有凝聚成痰或饮热互结之遂变。因此在温化水饮的基础上,还需兼顾饮邪成因变化随证施治。

  (一)脾阳不足、水湿不运

  症见眩晕、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欲饮、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腻滑,脉细。多因脾阳虚衰,脾失运化水不下输,津不上布所致。治宜健脾温阳,利湿化饮,以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为主方治疗。基本药物:泽泻、桂枝、白术、甘草、茯苓、猪苓。方中泽泻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 茯苓、猪苓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增强利水蠲饮之功;白术健脾益气,运化水湿;使以甘草培土制水,桂枝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助膀胱气化;全方有利尿、降压的作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水饮内停证尤宜。

  (二)心肾阳虚、水饮不化

  症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畏寒肢冷便溏或泄泻、舌淡胖边有齿印,脉弦细。多因心肾阳虚无以气化行水,水气泛滥,上凌于心犯于清阳所致。治宜温阳利水。以真武汤为主方治疗。基本药物:附子、生姜、白术、茯苓、白芍。以附子为君,辛,大热,温补命门之火,散下焦之寒,促进肾化气行水之功;白术、茯苓为臣,健脾利水,调通水道;白芍为佐,“利小便”而益阴,抑制附子的燥烈之性;生姜辛温,佐附子开水液下行之路。真武汤能通过补益肾阳、脾阳,达到制约饮邪的目的。

  (三)血行不利、水饮停滞

  症见心悸、气短,或眩晕,或呕吐、舌瘀暗、苔腻滑、脉弦。多因水饮停聚瘀血阻络所致。治宜利水祛瘀。以泽泻汤为主方加减进行治疗。泽泻汤出自《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由泽泻、白术二药组成,泽泻利水渗湿, 白术健脾制水。现代中医临床在泽泻汤的基础上加用活血祛痰的泽兰、石菖蒲,组成泽泻汤加味方,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普遍存在的水浊内结、痰湿阻滞、瘀血阻络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肝失疏泄、气滞饮停

  症见头痛、眩晕 、心烦易躁、肢体麻木、情绪不佳则眩晕加重,舌苔薄腻,脉弦。多因平素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烦恼状态,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阻滞,终致气滞水停。津停则生饮聚痰,痰饮为浊阴之邪,阻滞经络,进而加速脏腑功能的损害。治宜疏肝理气、利饮化浊。以柴苓汤为主方加减进行治疗。柴苓汤为小柴胡汤和五苓散化裁而成,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代表方,能够使肝气条达,气机通畅,使经络之邪易除;五苓散能够使湿浊随小便而去,分解湿热,令湿去则热孤。 海外教育六十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