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巷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曹家巷
从太升路桥到红星路桥之间的府河以北地区,有以曹家巷冠名的多条街巷,原来还设有曹家巷街道办事处。1953年,成都市建筑工会在这里为西南建筑一公司等单位的建筑工人修建了26栋二层楼房(当时叫作工人村),成为新成都最早的一片集中的职工宿舍区。这以后,建筑行业相继在这一片修建的职工宿舍愈来愈多,成了成都有名的集中宿舍区(改革开放以前,除了东郊和黄田坝工业区以外,成都市内比较集中的职工宿舍区只有两片,一片是北一环的铁路职工宿舍区,另一片就是这里的建筑职工宿舍区)。由于这个居住区比较大,所以又把原来的曹家巷片区称为内曹家巷,把新中国成立以后延伸到府青路的新区称为外曹家巷,北门上的老人一般简称为“内曹”和“外曹”。在曹家巷周围,当时集中了成都市建筑部门的很多单位,包括四川省建设厅、西南市政建设设计院、府河贮木场、成都木材综合加工厂以及几个大型建筑公司在内,所以过去在成都基本不为人所知的曹家巷很快成了知名度很高的地区,同时也给成都北门带来了一个“建北门”的别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曹家巷片区已经成了由许多高层建筑组成的新型片区,目前的内曹家巷与外曹家巷的分界是在新建的马鞍南路,而原来的内曹家巷的西段则并入了新建的星辉中路西段。
红星桥上望对岸曹家巷 1964年 王文相摄影
内曹家巷旁府河枯水期的河道 1989年 王晓庄摄影
曹家巷这个地名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使用,但是这里并没有曹姓人家较多的记载与传说。据《成都城区街名通览》记载:“1990年地名普查中,经查,在巷南诸多大院中,无一曹姓人家。据七十高龄吴姓老人援引其母之回忆说:‘清光绪末年,现在巷西端陡坡仅有几十米从桥头铺下的石板路,余为土质路面,并无巷名。当时交通工具落后,重载运输多用鸡公车,年深日久,石板路上形成条条沟槽,故后人以槽字的谐音称之为曹家巷。’此说待考。”笔者认为此说可从。
川西地区自清代中叶以来烟草的种植日益增加,吸烟之人也愈来愈多。成都周围的金堂、什邡、简阳等地成了著名的叶烟产区,这些地区出产的叶烟要外运外销大多要通过成都,曹家巷就是过去成都最大的叶烟市场。
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曹家巷的圣清茶园中,每天下午都是茶客满座,因为著名相书艺人曾炳昆在此演出。
“相书”是由口技发展而来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表演者独自一人在一个小小的布帐之中,运用自己的口、鼻、唇、齿以及若干能够发声的道具,叙述着一个又一个用成都方言讲出来的故事,模仿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男女老少、喜怒哀乐、坑蒙拐骗、士农工商、风雨雷电、飞禽走兽、跑马行车、厅堂街市、茶馆戏园、方言歇后……总之,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在他一个人的模仿与表演中听得出来,特别是种种人间丑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所以长期在成都拥有大量的听众。
曾炳昆(1898—1952)成都相书开山祖师“李相书”的传人,能创作,基本上自编自演,是成都相书技艺最高的艺术家,与贾树三的竹琴、李德才的扬琴、李月秋的清音一道,被誉为曲艺界的“锦城四绝”。当时的商业场三友面馆送给曾炳昆的相书布帐上写着:“滑稽口技,话里有话,雅俗共赏。”
遗憾的是,曾炳昆的传人只有罗俊林与曾小昆二人,第三代传人只有鲁国华一人。如今罗俊林已经去世,曾小昆年逾八旬,还能表演的只有鲁国华一人,而鲁国华也是花甲老人。2004年2月,鲁国华收年轻的口技表演者郭仕军为徒,是门下唯一的徒弟。相书这种成都独有的表演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物种”了。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