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馆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贵州馆街
今天的新华大道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多次扩建与改建而成,一直到1988年才全线完工。从红星路到育婴堂街的这一段,是在原来的贵州馆街的基础之上扩建的。
贵州馆街原名玉沙北街,街北在清代有贵州移民所修建的两座会馆,一座是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贵州会馆,另外一座是黔南公所。在一条街上修建两座同省移民的会馆,这在成都是唯一的,就是在全国也属罕见。因为贵州移民的财力较小,所以两座会馆的规模都很小,并未被人们注意,街名也未更改。清光绪年间,贵州籍的丁宝桢出任四川总督,捐资对贵州会馆进行扩建,建筑质量也相当讲究,玉沙北街以后就改名为贵州馆街。
在老成都人的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告诫当官为吏者必须遵纪守法的话,叫作“不要在贵州馆看戏”。这句话源于这样一件真人真事:四川保路运动高潮中,川剧名旦杨素兰慷慨捐水田60亩以助保路同志会。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当时的袁世凯政府为此向杨素兰颁发一枚“嘉乐”勋章以示嘉奖。授勋仪式在贵州馆中举行,并由杨素兰演出折子戏《游园》表示答谢。四川军政府都督尹昌衡一时高兴,酒后失态,竟将台上的杨素兰拉下台来陪酒。留日归国的军政府警察总监杨维认为尹昌衡此举大失礼仪,难以为官场表率,遂决定扣发都督薪俸一月以示惩罚。尹昌衡也表示接受惩罚,同意扣薪一月。此事以后就长久在成都官场之中流传,“不要在贵州馆看戏”这句话也就成了为官者的一句告诫语。
1940年,以魏时珍为首的青年党中的文教界人士共同创办的川康农工学院建于此街,后迁城西万佛寺(今通锦路),更名为成都理学院。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