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成都街巷志.下册

珠市街附东珠市街 西珠市街

成都街巷志.下册 袁庭栋 2299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珠市街附东珠市街 西珠市街

  东门大桥以南的沿府河内侧的街道过去一直叫珠市街。一直到1999年,在对府河南河进行综合整治以后才改名为天仙桥南路,与北边的天仙桥北路形成一条沿府河内侧的南北走向的大街。

  这里地处府河岸边,过去长期是成都东门繁华的水码头。在清光绪年间的地图上,曾经明显地标出了珠市街旁府河边上的一码头、二码头、三码头。由于运到成都的生猪在这里上岸之后要出卖,所以就形成了一个猪市;而猪市上又经常是遍地猪屎,所以人们就把这里叫作猪市街或者猪屎街。这个非正式名称实在不雅,所以才按谐音正式命名为珠市街。昔年珠市街大宗的货物还有竹木、木柴、盐巴、煤炭,煤炭又分为烟囱大灶用的原煤(成都方言叫“生炭”)、炉子上用的焦煤(成都方言叫“岚炭”)、已燃过的二炭(就是北方叫的煤核,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已燃过的煤灰堆中拣出来的,虽然火力不大但是不冒烟,街头贩卖汤圆、醪糟、小面的担挑多用这种二炭),《锦城旧事竹枝词》对此有过记载:“乌黑光亮整船装,府河夜泊下载忙。堂馆行业皆赖此,醪糟担子扯风箱。”

  珠市街大码头 1993年 陈维摄影

  东珠市街 2000年 赖武摄影

  在古老的猪市街上,曾经有过与成都河道水运关系密切的水神祠和船行公所,但是早已不存,现在已经无法寻到当年的遗迹。

  与珠市街的得名相近的街道还有东珠市街与西珠市街。

  东珠市街与西珠市街位于北大街两侧,连接起来就是一条街,南边与正通顺街、酱园公所街平行,向北过一条马道街就是北门大桥和府河。一直到清代后期,这里还是从北门运送各种货物入城的市场,没有形成整体的街道,而且因为有一个猪市而被人们直接称之为“猪市”。清咸丰年间,巴金的祖父李镛在这里购地修建宅院,位置就在今天的正通顺街与东珠市街之间。当他出入后门时,认为这里的地面不清洁,地名也很不雅,就出资在这里修建了一些民房,正式形成了一条街道。因为从此向西就是文殊院附近的珠宝街,所以就把两条街巷命名为东珠市巷与西珠市巷,以后又改名为东珠市街与西珠市街。

  1914年,德国驻蓉领事署设于西珠市街,不久撤销。

  西珠市街上有建于2003年、名列《全球旅游盛典》的观华青年旅舍,是由新加坡人沈观华、日本人植田麻纪夫妇创办的(2007年底已迁往城北,更名为老沈青年旅舍),专门接待外来的旅游者。这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是部队办的八一幼儿园,有池塘、水榭、假山、回廊,现在还剩下一个小花园和一幢中西结合式的小楼。这里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刘家花园,原本是四川著名军阀刘存厚的故宅。

  东珠市街小巷 20世纪80年代 王健摄影

  拆迁中的东珠市街 2003年 王晓庄摄影

  西珠市街德国领事馆 1914年 [德]魏司摄影

  西珠市街刘家花园 1999年 杨永琼提供

  西珠市街德国领事馆中的庭园 1914年 [德]魏司摄影

  刘存厚(1885—1960)简阳人。在日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孙传芳、唐继尧、程潜、尹昌衡等是同班同学。回国后先在云南军界任职,1911年与蔡锷等发动了著名的“重九起义”,任云南都督署参谋部次长。四川军政府成立之后,他回川任川军第四师师长,参加了护国战争。滇军入川后,他出任第一军军长。1917年,他先是站在川军一方与滇军在成都展开巷战,以后又与黔军戴戡所部再次在成都展开巷战,获胜之后当上了四川军务会办和四川督军,但是两次巷战使成都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很大损失。以后他长期站在北洋政府一方与站在广州政府一方的川军对峙,以川陕边防督办的名义驻军川北与陕南,一直到1933年才纳入南京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序列,任二十三军军长。在围攻川陕革命根据地时,他被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打得大败,只得向蒋介石请求处分,自免军职,回成都闭门读书,皈依佛门,并特地在与文殊院相邻的西珠市街修建了这座公馆。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刘存厚逃往台湾,1960年在台湾病故。

  熊克武(左三)、刘存厚(左四)等合影 [法]杜满希提供 成都街巷志.下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