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成都街巷志.下册

瘟祖庙街

成都街巷志.下册 袁庭栋 948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瘟祖庙街

  今天的草堂东路在1981年以前的老街名叫瘟祖庙街,因为在这条街上有一座清嘉庆年间修建的瘟祖庙。

  瘟祖,或称瘟神、疫鬼,是古代先民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出于对各种疾病的恐惧而虚构出来的鬼神,早期有三种,后期有五种,又称五瘟,而且拟人化为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道教神系中将五瘟神列为匡阜真人的部将,所以在各地修建的瘟祖庙中的塑像一般都是五座(此外,我国有些地方还以牛魔王为瘟神)。民间认为,各种各样的疾病都是由这五位瘟神造成的,故而建庙祭拜,免除疫病流行。隋唐时期,民间都以端午这一天为驱除瘟疫的日子,所以也就在这一天祭瘟神。明清时期则改为二月十九,一般都称为送瘟神。过去成都的送瘟神是按道教的仪式在瘟祖庙内举行清醮会,所以也叫打清醮,时间要安排好几天。除了在庙中设坛念经、焚香祷告之外,还要用纸扎成船只,船中安放瘟神和火神(火神是民间认为造成火灾的鬼神,故而在送瘟神时也一并送火神),摆放在瘟祖庙内供奉。到了打清醮的最后一天,就抬到庙外,在鼓乐声中一火烧掉,送瘟神上天。毛泽东主席在《送瘟神》一诗中的名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正是描绘的这一情景。

  老成都不只一处瘟祖庙,例如在今天岷山饭店南侧原来的南城墙内还有一条东瘟祖庙街,街上也建有瘟祖庙,成都最早期的工会组织华阳县工会就是于1918年设在这个瘟祖庙内。这条东瘟祖庙街在修建人民南路时拆除了大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修建岷山饭店时才全部拆除。又如在原来南巷子旁边的席草田街过去建有慈云庵,庵内也建有瘟祖神像,每年春天的清醮会也是一个很热闹的庙会。此外在暑袜中街原来也有一座瘟祖庙,据记载,不是道教宫观,而是一座佛教寺庙。 成都街巷志.下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