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庆云街
因为在街上长期有成都晚报社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所以成都人对庆云南街是比较熟悉的。与庆云南街相邻,还有庆云北街和庆云西街。
庆云南街在清代本来是书院街的北段,因为街上有一个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的尼庵叫庆云庵,所以在清代后期就将这条街改名为庆云庵南街,同时也命名了相邻的庆云庵北街和庆云庵西街。民国初年尼庵消失,于是在街道名称中就取消了那个庵字,而只称为庆云南街、庆云北街和庆云西街。庆云庵前面过去还有一个水塘叫庆云塘,塘边还有一条小街叫塘坎街,民国后期均已不存。
抗战期间冯玉祥将军在成都接受学生们捐献的布鞋 建川博物馆提供
“庆云”是古代表示吉祥的常用语。《汉书·天文志》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萧轮囷,是谓庆云。庆云者,喜气也。”
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于1943年底来到成都,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其居住地点与主要联络处就在庆云南街原川军师长蓝文彬的私宅之内。1943年12月到1944年9月期间,冯玉祥将军在成都演讲近百次,发动“救国献金”,成都各界群众捐献金额折合黄金23000余两,珍宝和文物未计算在内。
2001年7月13日奥运成功申办之夜的《成都商报》号外 韩国庆摄影
庆云南街上的《成都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报社旧址是民国时期的成都市警察二分局),1961年3月更名为《成都晚报》。“文化大革命”中曾经改名为《新成都报》和《成都日报》。1983年1月1日又恢复为《成都晚报》。2001年7月1日,《成都日报》作为中共成都市委机关报以对开的形式重新复刊,而《成都晚报》则以四开的形式改为市民报继续经营。相邻的《成都日报》集团报业大厦建成之后,两家报纸都迁进了新建的报业大厦,正门也都改到了红星路上。
20世纪90年代创刊、在成都影响甚大的《成都商报》原来也在庆云南街,现在也在报业大厦内。
民国时期的四川省主席邓锡侯的公馆就在庆云西街西口,即今天红星路与庆云西街交会路口四川广播电台大楼那个位置。
邓锡侯
邓锡侯(1889—1964)营山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代表人物之一。1906年入四川陆军小学堂,以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深造之后加入川军,历任师长、军长。1934年曾经参加“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当主力红军长征过四川时,他在得到故友朱德与刘伯承的密信之后对红军采取了尾随不攻的态度。抗日战争中出川对日作战,任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四十五军军长,率军从川陕路步行到达宝鸡,然后赴山西前线,在战场上与八路军关系友好。1937年底,他率军开赴鲁南,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著名的抗日英雄王铭章师长就是他的部下。刘湘病故之后他回川主持川康军务,为大后方的建设与全面支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47年任四川省主席,因为对蒋介石的全面内战方针多有抵制,在蒋的逼迫之下辞职。与此同时,他和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都有联系。1949年12月9日,他与刘文辉、潘文华在彭县起义,迎接成都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先后担任过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长、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副主任委员。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