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第26节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刘醒龙 3115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26节·

  都二十年了,还不习惯称自己是团风人,宁肯先说一句自己是老黄冈县人,然后才不嫌啰唆地补充道,就是现在的团风县。老黄冈县很大,大到从前的黄州,从前的新洲,都为属地。团风县很小,小到在时下格外流行的各种排序中,都被有意无意地弄到敬陪末席。为了对父老乡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必须为此先说一句,当初将黄冈县拆零的行政决议,是对鄂东文化的无视,是对袓宗基业的纨绔,用明明白白的话来说,就是数典忘祖。

  身为受这块土地养育之恩的游子,很理解更多乡亲需要关于这地方的文献史实,也同样理解这地方有识之士的执着与不甘,所以为团风县编纂一部简史,显然是无奈之中的坚持,是努力之下的妥协。当然也是自媒体时代传承经典的一次创意。

  历史的尴尬如何形容?尴尬的历史如何评说?面对已是不争的现实,一方面要实实在在面对,该做的不仅要做,还要做好,每一件事都要做出不一样的精彩。不叫黄冈的团风,县域面积838平方公里,只要每一平方公里流传一个精彩故事,就会有838个精彩故事。虽然建县只有二十年,只要每一年都向前迈出一个坚实的步伐,就有了二十步坚实的跨越。所有这些故事,都包含在始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一直沿用至1995年的老黄冈县志史之中。所有前进的步伐,都是延续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1398年的人性文脉。

  如同这简史,暂且向现实妥协,依这世俗之所称,向上追溯,虽旧石器时期只剩余遗迹,往下便可知团风在商代为举国属地,春秋时,又成了俗话说的吴头楚尾蔡脚,是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之楚国经蔡国称霸中原的主要通道。又因为夏商时代,即有行政建置,秦汉之际,亦为郡国之属,团风注定是长江中游著名码头,且在三国时期地名乌林,是长江中游一带,与赤壁大战之乌林,在各要素上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处所。偏偏数百年后,别的几处也开始叫乌林了,真的乌林却不愿叫乌林,改名换姓称为团风,如是一直以来总是断不了考古界的否定之否定,考证考证再考证。那些后来自称的乌林,除了成为一段历史的瓜葛,再三声明的丁点来头,甚至都达不到县乡一级。唯我团风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来都是不争事实。春秋后期巴人在楚地西部式微,被迁徙到团风地域,巴水河畔,至两晋时期形成著名的五水蛮,每有兴风作浪,即与各朝禁卫大军血战于团风为中心的巴水、举水等五水之上,虽然最终完全溶入汉地,其英勇善战、血气方刚的文化性格,至今还使团风地方人众,凡事显得更勇于担当和敢作敢为。明末清初,也是惯于渴饮巴举二水的诗人杜茶村,为邻里家乡题写“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之句,于声名卓著之外,重要的是对故土亲人的心血传记。

  天下地理,也可以说成是用大地写成的道理。有山有水则称位置优越,家乡北部所倚大崎山,高不过700米,却是佛道名山,更是盛夏江汉一带避暑第一方便处,也是清凉胜过远处高山的奇妙所在。南边所抱长江,江水一改别处凶神恶煞模样,从三江口分出天赐美丽的罗霍洲,再到隔水眺望的西山胜境,然后是因前后二赋被世所尽知的赤壁矶,将天地造人而慈悲于人,将人感天地而献身天地的大慈大悲大仁大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物有产则珍惜为物产丰富。家乡最让人难忘记的是那泥水田中种出来的荸荠,向东过了巴水,向西只要越过举水,向北向南,一旦过了大崎山与长江,那泥水中长出来相貌相同的小小东西,生在团风就如香甜水果,落到外地就变得像是咀嚼渣滓。还有家人在厨房随随便便做出一种为面食狗脚,果真是全世界再无第二份的美食。还有同样由家人在家中随随便便做出来的面食包面,真个是人世间万千美食中的美食。

  又有所谓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心底黄冈,眼前团风。即便不与大的黄冈计较,单以小的团风计数,莫不是五水之中心,莫不是五水之重点。得幸天造地设的垂青,才有历史长河中如星斗者,如杜牧、苏东坡等莅临我乡,以及由本土生长的李四光、熊十力、王亚南、秦兆阳、殷海光等显赫中华。

  作为县的团风,二十年来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民间绘画、黄冈善书、民间武术、龙舟会、天符圣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其倾尽所能接纳的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其中代表成为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两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贯通境内,这样的变化让古老的家乡显出新的活力。

  2012年,应团风诸位要求,为家乡写了一首歌:

  桃花雨,梅花霜,

  山回龙处红半江。

  梦里曾忆青梅愁,

  白首常将儿歌唱。

  天涯近,天堂远,

  有一个梦想叫故乡!

  云飞静,水流响,

  乌林古道万代长。

  慈母芳华织春秋,

  百年父老垦沧桑。

  天涯近,天堂远,

  有一个梦想叫故乡!

  这几年时有国际同行来访,常将这首歌唱家乡的歌放给他们听。那一次塞尔维亚作家协会主席带几个作家诗人来访,听过这歌后,执意要我送给各位一份。我照办了。现今世界,塞尔维亚算是对家园失落有刻骨铭心之痛的。

  家园的迷失还有别的方式,譬如作为文化符号的称谓。

  所以,最后一定还要记上一笔,百年政治,千年文化,团风作为县名,注定是暂时的,等到团风不再是县名,等到团风县重新成为黄冈县,等到黄州重新称为黄州城,那时节,无论中国,无论中国湖北,无论中国湖北东部,才会是真的政通人和,万众享乐。

  上面这段文字,是应团风亲友之邀,为《团风简史》写的序言。写完这篇序言,自己心里突然觉得格外踏实。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