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64节·
有的批评家总爱说,谁谁的作品缺少鲁迅先生那样深刻的批判性。
对此种批判,我颇不以为然。文学所描写的都是一些普通人。他们已经活得非常艰难,再那么尖刻地对待他们、批判他们,就算称不上残忍,也会觉得于心不忍。这样的判断正是文学中绝对不能缺席的宽宏大量与仁至义尽。近百年来,大家都说,从鲁迅开始,主要的艺术主张就是批判。时至今日,这种批判是不是太多了?太多了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吧?就像对待我们国家的足球一样,十几亿人都在骂他,足球还是没有起色,哪怕请再好的外国教练也还是不行。唯有努力发现发掘中国足球的长处优点,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对国民的劣根性批判太多,却对国民的优良品质忽略太久,才是莫大的失算。
我多次表明,自己在探究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民族几千年来,连绵不绝,生生不息,一定有其优秀的品质。要警惕我们有可能出现身在此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错觉。比如美国,他们自己对政治层面的东西批判很深刻,可是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性却几乎很少批评。在美国的艺术作品中,美国人的性格总是那么阳刚、张扬、甚至有点夸张,他们不断描绘这种美国精神而不觉得腻烦。这放在中国的艺术作品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可能也是一个年轻国家和历史悠久国家的区别吧。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