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苏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神宗熙宁间出任杭州通判,历知密、徐州、湖州。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祐间,累迁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绍圣初,又以作文讥斥先朝的罪名,远谪惠州、儋州。他在政治上反对激进的政治变革,担任地方官期间,关心民瘼,卓有政绩。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主张“有为而作”,以诗文批判现实弊端。所作诗词文,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后因屡遭贬谪,不断反省,浸淫禅道,去其圭角,豪放凌厉之气转为旷达任运。其散文有战国纵横家辩丽横肆之风,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有宋一代诗歌的新风气;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创“以诗为词”的手法,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开创了豪放词派,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诗集通行者有孔凡礼点校本。

  和子由渑池怀旧 注释标题 渑池:今属河南三门峡市。这是和弟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诗的次韵诗。苏辙原诗曰:“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辙尝为此县簿,未赴而中第)?旧宿僧房壁共题(辙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解题】嘉祐六年(1061),苏氏兄弟至京师应试制科,苏轼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凤翔签判;苏辙因对策历陈时弊,言语直切,被降入第四等,故上书“奏乞养亲”,未任职。苏轼觉得不免遗憾,其《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曰:“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仲冬时,兄弟二人依依惜别,苏轼谆谆告诫弟弟“慎勿苦爱高官职”(《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苏辙想到苏轼赴任凤翔路途必经渑池。记起五年前他们首次入汴京,途中曾在渑池逗留,于是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接到苏辙诗后,作此和诗步其原韵。此诗由苏辙原诗“共道长途怕雪泥”一句生发出来,很巧妙地用了一个佛经典故,将人的生命印迹譬喻为雪泥鸿爪,出于偶然,去留无心,老僧、坏壁等一切的陈迹都在时间的流逝中化为虚无,人生更是如此,一切都在时间中消逝、褪去,因此应该随遇而安,不必太在乎去留。往日兄弟雁行,虽然路长人困,但可以携手并肩奔赴崎岖的前程,而今却是“独骑瘦马踏残月”(《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诗末二句不免流露出怏怏惆怅的意绪。此诗疏直流易,然长于譬喻,“雪泥鸿爪”因此而变为成语。刘壎《隐居通议》卷十曰:“鸿泥之喻,真是造理,前人所未到也。且悠然感慨,令人动情,世不可率尔读之,要须具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往岁,马死于二陵 ,骑驴至渑池。)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校点《苏轼诗集》,中华书局2016年版。

  定风波

  【解题】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诬陷苏轼诗文多讥刺朝政,苏轼在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别称“乌台”)狱受审,史称为“乌台诗案”。苏轼因此案,于次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被贬后苏轼曾有过震惊、失意和彷徨,但很快就从这种消极情绪中挣脱出来,汲取儒家“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力量,参透佛理道学,进入超然独立、自然逍遥的人生境界。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时在黄州任上。通过“道中遇雨”的场景,表达词人的处事态度和人生感悟。道中遇雨,同行者狼狈不堪,而词人独不觉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阵雨过后,“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道路不也是如此吗?有挫折,有坎坷,坚持下去,自然会有明朗的前景。况且阴晴风雨等外在的得失对于一个有道者来说,算得了什么呢!这是一种超然物外、乐天豁达的人生意趣,是消泯外在的险夷、超越世俗穷达羁绊的精神自由境界。苏轼晚年曾曰:“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可与此词相参。在词为艳科、柳永词风行朝野的北宋时期,苏轼以词抒写性情,思考人生,开拓了词的境界,提升了词的品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荔支叹

  【解题】苏轼性格正直率真,曾经说:“嗟夫,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则发,不暇思也。未发而思之则未至,已发而思之则无及,以此终身,不知所思。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受父亲苏洵的影响,他主张诗文应该“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凫绎先生诗集叙》)。他的诗文创作,秉承了自《诗经》以来的“讽喻”传统,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新乐府精神,直面现实问题,揭露政治弊端。即使是屡遭政治挫折,这种创作精神也并没有完全消退。正如李贽所说:“文忠困厄一生,尽心尽力干办国家事一生。”(《焚书·文公著书》)《荔支叹》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时苏轼已59岁,被贬于惠州(今属广东)。岭南盛产荔枝,苏轼曾有一绝咏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荔枝进入文学,可追溯到东汉王逸的《荔支赋》,该赋赞美荔枝“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唐代张九龄作《荔支赋》,其中“何斯美之独远,嗟尔命之不逢,每被销于凡口,罕获知于贵躬”,有怀才不遇之叹。自从杨贵妃嗜好荔枝以后,文人笔下的荔枝多了一层政治文化的含义。杜甫《病橘》由酸涩的橘子联想荔枝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又《解闷十二首》其九曰:“先帝贵妃俱寂寞,荔支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张祜《马嵬坡》曰:“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支犹到马嵬坡。”还有杜牧的《过华清宫》等。本诗叹古讽今,由吟咏汉唐进贡荔枝转而写到当时向朝廷进贡北苑茶、牡丹花,对向上层官僚献媚邀宠的卑劣行径给予辛辣的讽刺。首八句,语势迅疾,以形容进贡荔枝之迅捷,逼出“惊尘溅血流千载”一句。中八句,诗人就汉唐进贡荔枝发出议论,汉代尚有唐羌的进谏,可惜唐玄宗时无人谏阻,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天生尤物,却给国家和百姓造成深重的灾难,所以但愿老天怜悯百姓,不生此尤物。“雨顺风调”二句正体现了诗人的民本思想,纪昀却批评“二句凡猥”,实则显出纪昀思想之凡猥。“君不见”以下数句转笔揭露当时官僚丁谓、蔡襄、钱惟演等趋炎附势、争新买宠的丑恶行径。全篇讽古与刺今相呼应,叙事、议论和咏叹相结合,主旨鲜明,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 ,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 ,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 ,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 ,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 。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校点《苏轼诗集》,中华书局2016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