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父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太守一类的官,但到陶渊明时,家世衰落,生活艰辛。陶渊明在青年时代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再加上贫困生活的逼迫,也曾几次出仕,但其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士族社会同流合污,于是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隐,此后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归隐以后,陶渊明参加了劳动,接触了农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诗歌痛斥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腐败,表现出高尚的情操。诗风朴素自然,韵味隽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陶渊明诗文现存一百三十余篇,后人辑为《陶靖节集》,通行本以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较好。
移居(其一)
【解题】东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在上京(今江西星子县城西)的房屋被火焚,两年后移居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城郊的南村。《移居》二首就是移居之后不久的作品。本诗主要写诗人移居南村的原因以及移到新居之后与邻居志趣相投的愉快心情,反映出诗人不向自然灾祸屈服的乐观精神。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 ,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 ,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 ,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读《山海经》(其一)
【解题】《山海经》共十八卷,多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晋代郭璞曾为该书作注,并题图赞。本诗中言及“《山海》图”,则陶渊明所读当为郭璞图赞之本。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观览《山海经》所写的一组诗,共十三首。第一首是发端,叙写幽居耕读的乐趣,第二首至第十二首都是歌咏《山海经》所记载的奇异事物。末首叙写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易牙、开方、竖刁等人,三人专权,继而为乱,齐桓公渴馁而死的故事。据学者考证,这一组诗作于入宋以后,当是永初三年(422)的作品,作者时年五十八岁。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 ,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