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少年时即胸怀大志,能文章。甲午战争后,提倡新政,为湖南维新运动的中坚力量。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加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捕入狱,与林旭、刘光第等人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其诗富于爱国精神,风格恢阔豪放。陈衍谓:“湖外诗(指王闿运为首的湖湘派)非汉魏六朝盛唐不道,复生年少异才,不为所囿。”有《仁学》、《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等。
狱中题壁
【解题】此诗是谭嗣同的绝笔诗。作于1898年八月初十至十三日间。同年七月初三,谭嗣同奉光绪帝诏至京城。七月二十日,光绪帝下旨,命谭嗣同、林旭等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八月初一,光绪帝从慈禧处,了解到政变的危急,次日写密诏令林旭带出,要康有为迅速离京。并召袁世凯回京。八月初三,康有为、谭嗣同见密诏,知道形势严峻,谭急电湖南的唐才常,要其速偕同志来京相助。后消息被袁世凯泄露,密告于慈禧。八月初六,光绪帝被囚瀛台。谭嗣同与大刀王五商量营救光绪,因防范甚严未成。王五劝谭出逃,遭谭坚拒。后日本使馆亦同意对谭设法保护,然谭嗣同拒绝:“大丈夫不做事则已,做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亦何足惜;且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以变法流血者,请自谭嗣同始!”八月初十,谭等被捕入狱,此诗即是谭书于狱中壁上。艺术表现上,此诗化用典故,借历史人物类比变法之同道,抒发了与之肝胆相照的感情,暗示自己英勇就义的决心,并寄寓了继续斗争的期望。第三句为全诗的警策之句,塑造了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表现了大义凛然的气概,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
《谭嗣同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