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张元幹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张元幹

  张元幹(1091—1161),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入李纲麾下,积极投入抗金斗争,南宋初年,遭秦桧迫害,曾被削籍下狱。后漫游江南,客死他乡。张元幹年轻时轻狂放荡,词风绮艳。直到靖康之难后,亲眼目睹朝廷投降派的嘴脸,亲身经历了空前的浩劫,词风才变得沉郁慷慨,后期词作多叙写山河残破、国家沉沦的悲痛,抒发报国无门的苦闷,发出“气吞骄虏”的怒吼。词集《芦川词》,有曹济平笺注本。

  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解题】南宋高宗时,宋金矛盾尖锐,朝廷中主战和主和两派也相互斗争。绍兴初,就在岳飞抗金节节胜利的时候,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说服高宗,向金屈己求和,激起朝野的反对。绍兴八年(1138)十一月,时任枢密院编修的胡铨上书《上高宗封事》,请斩秦桧、王伦、孙近三人头。高宗和秦桧震怒,将胡铨贬至福州(今属福建省),任福州佥判。张元幹曾是主战派将领李纲的僚属,绍兴元年(1131)秦桧参知政事,张元幹“不屑与奸佞同朝,飘然挂冠”(毛晋《芦川词跋》),休官乡居多年。这时胡铨贬至福州,二人都是坚定的主战派,志同道合,相互交游,诗词唱和,成为挚友。绍兴十二年(1142)秋,秦桧指使党羽罗汝楫论胡铨饰非横议,将胡铨贬谪至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张元幹作此词送行。胡铨遭贬谪时,亲党避嫌畏祸,唯恐去之不速,而张元幹、王庭珪等作诗词送之,并因此受到牵连。张元幹虽休官回乡,秦桧还是找到其他借口,将其投入监狱,削籍为民。但是,张元幹却因此而声名大震。张元幹虽居偏鄙之乡,却“梦绕神州路”,中原沦陷、天崩地坼的危难政局时时萦绕心头。而如此情势之下,力主抗金的友人胡铨却是一贬再贬,词人发出“天意从来高难问”的愤激之词。上片里,词人恫懁时局,痛心国事,为好友鸣不平,复杂情感积聚心头,冲口而出。下片写在疏星淡月的凄清的秋夜,为落难的好友饯行,依依惜别。但这不是儿女间的个人私情,而是伸张正义、抨击邪恶、关涉今古兴亡的大是非,表达了词人对胡铨的支持和敬重,也升华了这首送别词作的主题,迥异于一般友朋间的寻常赠别。蔡戡《芦川居士词序》称赞张元幹“忧国爱君之心,愤世嫉邪之气,间寓于歌咏”。晚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评曰:“此类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 、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 ,听《金缕》 。

  曹济平《芦川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