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其实不是果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说的其实不是果酱
有影评说,台湾陈以文编导的影片《果酱》将昆汀·塔伦蒂诺的环形结构和杨德昌的讲述方式融合在一起。看了《果酱》之后,发现这种说法提炼得还是比较准确的。可以说,陈以文用剪贴前辈的方式完成了他的这部作品,但剪贴下来的东西比起原作还是差了一些火候。比如说环形结构,《果酱》比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以及我看过的另外两部环形结构的佳作——墨西哥的《人·爱·狗》和马其顿的《暴雨将至》,都要松散一些,就是说,那个环的结合处不是那么结实和细密。再比如,《果酱》的“台北之酷、拽、炫”(这是我自己的话)也不是很彻底,它的味道的确很像杨德昌的《麻将》《独立时代》,但是,它不能做到杨德昌那种彻底的疏离和发狠,《果酱》的关键时刻有那么一点心软了。
也许,就是结合处的那么一点松散和关键时刻的那么一点心软,在我看来,也成就了《果酱》。我蛮喜欢这部电影。如果跟杨德昌比,陈以文的电影要显得年轻一些、冲动一些、毛手毛脚一些,当然也似乎要好接近一些,这就像有明显缺点的人总比看上去没有破绽的人要好接近一些一样。
扯开一点说,台湾导演中的三员大将,我最喜欢杨德昌,他的心跳声最为有力和激烈;侯孝贤冥想和玄思太多,身上背负的历史和文化的责任太重;蔡明亮我也相当喜欢,但他很多时候的确太冷淡了,太容易把人冻僵了。
陈以文的血液类型应该和杨德昌是一类的吧,多血质和胆汁质的混合,细腻、敏感、激烈、果断。《果酱》里有一段,两个原本像哥们儿一样交往的人,男孩小凯和女孩佳佳,因为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个成熟的职业女性何小姐,两人的性别意识和情感意识突然被唤醒了。小凯被何小姐吸引,徘徊在街头,为何小姐买花;佳佳这才发现自己一直爱着小凯,又不知如何是好,赶紧去烫头,买新衣服,配隐形眼镜,让自己从一个假小子的模样回复到一个妙龄少女应该的形象上去……这一段戏完全没有对话,只有淡淡的背景音乐,镜头在小凯和佳佳以及各自的全景、中景和特写之间切换,又利索又缠绵,把两个人的内心世界描述得丝丝入扣。
《果酱》
《果酱》里面有一个偶像级人物——歌手高明骏,他演的是一个沉稳柔和的黑道人物华哥。多年前,高明骏嘶哑狂野的歌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我还记得他那首著名的《年轻的心》,当年唱得人血脉偾张。但在《果酱》里面,高明骏演的华哥却有着让人流不出泪来的感伤效果。两场重头戏,一个是和女友分手:女友知道这是段没有结果的恋情,哭着说,我从来没有在乎过你,我从来没有在乎过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分手吧,我真的从来没有在乎过你。华哥沉默地起身离去,面容凄伤但不可动摇。还有一场戏是华哥临死前,当着杀手的面将手头的事平静地处理完。这场戏高明骏演得很稳当,按一句老话讲就是“视死如归”,他把一个黑道人物终于可以了结自己的那种轻松和解脱,不动声色地给演了出来,演技相当高妙。这个人物的败笔就是华哥给小凯讲他童年和爷爷放风筝的那场戏,过于抒情了,把华哥那种饱满密实的个性气质给泄了一个口子。这场戏就是前面所说,陈以文在关键时刻心软了一点。我想,杨德昌如果拍这个戏,他是会咬住的,而且,凭他的劲道,这口气他会咬得很漂亮。
我看任何电影都会关注里面的女人。《果酱》里面的三个女人,何小姐、佳佳、华哥的女友,着墨都不多,但都很有味道。最漂亮的一场戏是在华哥的葬礼上,女友问小凯:“他是被人杀死的吧?”小凯不说话。女友又问:“看来他真是黑道上的人,是不是?”小凯说:“你是他女朋友,你应该比我清楚。”女友眼睛看着远方,面无表情。小凯问:“你和华哥是怎么认识的?”女友沉默,然后向远处走去……陈以文在这里让一个女人咬住了一口气,而且,咬得很漂亮。
看完《果酱》之后,我才想,跟果酱有什么关系?果酱在片子里是几处无关紧要的道具。这也是杨德昌的特点,比如,他的《麻将》跟麻将本身也没有什么关系可言。王顾左右而言他吧。其实,得了要领的人都知道这个秘诀,王顾左右而言他;如果想表达什么,就言说你要表达的那个核心周围的东西,那个核心自然在刻意的隐藏中凸现出来了。
2003/3/14
《霸王别姬》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