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的恩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无端的恩情
王家卫的处女作《旺角卡门》一直没有看过。他的第二部作品《阿飞正传》是看过的,但看了有六七年了吧。再好的电影,经过几年的时间,也是记不完整了(所以要收藏影碟,方便反复看),印象最深的是张国荣在里面打人的姿势,怪怪的,又很帅,因此得了个关于张国荣“美貌、毒辣、轻薄、绝望”的结论。
这回有王家卫作品系列DVD面市,封面精致,影像效果也很不错,干脆买齐了回来。把《旺角卡门》和《阿飞正传》放在一起看,按时间顺序,先看卡门,再看阿飞,真是很惊讶。卡门和阿飞,应该说完全是两个档次的东西。
《旺角卡门》是一部不错的香港黑道江湖片,也可以说是一部王家卫的《天若有情》。但这部片子比起两年后陈木胜的《天若有情》来,可是差了一截。同样是刘德华演的,同样叫“华仔”,同样是黑色的浪漫和宿命,同样是一种残酷发狠的抒情企图,但《天若有情》中的“华仔”比《旺角卡门》里的“华仔”要凄楚、动人得多,也要英俊得多,后者的“华仔”可以说是肥得难看。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旺角卡门》,它有激情和牺牲。
应该说,王家卫的出手之作还是过得去的,但对照现在他的大师地位,这个处女作比较幼稚。有影友评价卡门和阿飞,说,我相信王家卫是那种顿悟的天才。这话我同意。卡门之后两年,阿飞问世——居然这就成了他的巅峰之作。
阿飞迄今为止还是王家卫的最高水准。我是这样看的。看了卡门之后,他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片子我就都看过了,我以为,若分等级,一等,《阿飞正传》(1990);二等,《东邪西毒》(1994)、《春光乍泄》(1997)、《花样年华》(2000);三等,《重庆森林》(1994)、《堕落天使》(1995)、《旺角卡门》(1988)。
《旺角卡门》虽说没有展示出王家卫从第二部作品开始的冷淡傲慢的才气,但也应该说是水准线之上的江湖黑道片。香港的这类影片一向有一种无端的恩情,故事归结起来就是舍命陪小人。常常一个男人冲着男主角喊: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而一个女人总是痛楚地问男主角: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刘德华正是演绎这种男主角的最佳人选之一,他身上有一种简单鲁莽的直线型思维方式,义薄云天,但又毫无意义。这可能也是他的迷人之处吧。在《旺角卡门》和《天若有情》中,他都暴尸街头,是正常社会看来的歹徒,也是他所属的地下秩序中的英雄。王家卫写和拍了这个故事,在我看来,应该是他的青春期的结束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青春期,对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观以外的人和事格外倾心,之后的缅怀方式之一就是为大家贡献一个像《旺角卡门》或《天若有情》那种残酷浪漫的故事。
《旺角卡门》
到了《阿飞正传》,王家卫进入了他的成年世界。他开始以他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这部电影真经得住细看、重看。迷人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虚无、唯美、惨淡、伤痛和恍惚。就像前面所说的,这部电影弥漫着冷淡傲慢的才气,但同时又有一种克制的伤感和激情,它甚至可以说是王家卫最动人的电影。他在《阿飞正传》里描述了青年人的六十年代,十年后,在《花样年华》里又讲了一遍他的六十年代,中年人的六十年代,一样的虚无、唯美、惨淡、伤痛和恍惚,但多了隐忍和认命。
在我看来,《阿飞正传》的动人之一是他对痴情女人的爱怜和同情。在电影中,张曼玉和刘嘉玲先后爱上张国荣——那个妩媚冷血吃软饭的小开,又先后被甩。两个女子,一个清纯老实,一个虚荣花哨,但陷入爱情时都是一样的苦痛,一样的无力自拔。刘嘉玲找不到失踪的张国荣,只好去找张曼玉打听。情敌之间斗嘴,刘嘉玲说:“不管怎么说,他是因为我甩了你。”张曼玉说:“但现在哭的是你不是我。”这段戏绝不是一场简单的争风吃醋,那是女人被男人伤害无处修复只好彼此再撕扯一下的无奈和心酸。真的,女人看这段戏,是要被戳到痛处的。女人之间就是这样,可以因为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成为朋友甚至成为知己,但绝不会是因为同一个男人。当她们爱上同一个男人,她们就是彼此的敌人,永远的敌人。
动人之二是王家卫给了一个对我口味的男性形象。张曼玉苦海挣扎无望,跑到张国荣的楼下,就那么蹲坐着,饮鸩止渴。雨很大,她像一只想自杀的落汤鸡。巡警刘德华开导她,把身上仅有的五块钱借给她,让她赶车回家。过了一些日子,张曼玉到刘德华巡视的街区找他,还钱,看见背对着他的刘德华正在啃干粮。那个背影很寂寞也很清淡。我特别喜欢这段戏。我一向喜欢英俊的穷男人,刘德华是一个,木村拓哉是一个。木村拓哉在很多日剧里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小资,但在《协奏曲》里,他是一个穷男人,在夜间工地上搬建筑材料,漂亮的面孔,艰辛的背影,那种魅力,对我来说,较之他的其他形象,更是无法抗拒。但是,木村拓哉在《人生至上》的那个背了一身债被人追讨四处躲藏的那个穷男人不算。穷,但不能潦倒,更不能拆烂污。我喜欢的英俊穷男人一定是体面的,自重的。
喜欢英俊的穷男人,现在听来是一件多么古怪的念头。对现在的很多女孩来说,英俊是男人的优点,穷,就不仅是男人的缺点了,而是罪过,罪不可赦。但我已经无法改变我的这种爱好了,跟很多我的同龄人一样,我们的青春期过于浪漫和纯真,也可以说是贯串着一种淳厚的傻气,以至于我们最初的爱情模式就被定型为喜欢在朔风中瑟瑟发抖的靓仔,然后,幻想着为他织一件厚厚的大毛衣。
这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无端的恩情吧。
总是为人生的低潮感动,总是背负着想象的重负,总是偏爱所有苦痛的艰涩的诉求,总是幻想着为爱情牺牲的那种幸福。我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和我相似的女人我也遇到了很多。王家卫的《旺角卡门》和《阿飞正传》正好就给了我们这些东西,一个给得简陋了一点,一个给得隆重了一点。
2001/12/3
《遇上1967的女神》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