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缀忘集

28.犁江河小石桥记

缀忘集 张 勇 1544 2021-04-06 09:0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缀忘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8.犁江河小石桥记

  彩云之南,红河之畔,滇南之都有大庠者曰红河学院。其新辟之明德校区乃故蒙自机场旧地,一水绕之,玉带缠腰。水名犁江河,东南入而西北出,婀娜宛转,气韵横生。河之中矗一桥,单孔,南北跨河,大石为之,间杂土木,木之高者二三其上,亭亭如云盖,风过枝摇,倒影旖旎;旧貌磨损,岁月有痕,无语而诉,道尽沧桑。亦校园之一景也。

  溯其源流:初,云南建国联军总司令唐继尧一九二二年五月于此地建简易机场,法国造之双翼飞机号“天马”“银河”者乃停驻盘旋于其间,此实云南航空业之先驱也。后屡加扩建,其最著者乃华夏全民抗倭之一九三八年、一九四二年、一九四四年,蒙自简易机场变身双跑道中型机场,美国C46、C47单翼运输机及B25重型轰炸机遂上下基地。国军、美军、英军相继驻扎;军用、民用,军民两用。犁江河石桥正于此间搭建而成,一桥之生遂与国家存亡民族兴衰之运命相始终,踏石碣而过之抗战勇士与乎运送抗战物资之夥者,何可胜计?夫一桥之小,何其微也?物之微者何其多也?天地之物小而微者,默默焉。然以一桥之小而负国民大义,以一物之微而与乎抗倭大观,此小物之始微而终显也必也。物之微小而幸者,何如此也?国共易代,机场易地,流水飞逝,石桥冷落。复兴庄之农变旧机场为田地,广植石榴,数十年风雨雷霆,千万亩榴花照眼。西历纪元之二○○二年七月,随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红河学院之运筹,犁江河一段纳入本校发展版图;二○○七年四月,官府文印下,遂为红河学院领地。一石之桥,一孔之眼,乃目睹二校之潮起潮落,嬗变更替,何以言之?国民政府中央初级航空军官学校公元一九三九年自桂林移师蒙自,一九四二年再行迁往昆明,是为河畔桥边办学之始,春秋三度,一兴一废;乃今风云再变,石桥易主,黉运复兴,前世今生,学缘非尽,斯亦可为有心者一叹也!世易时移,时过境迁,昔日边疆民族航空开创之光辉,挽山河破碎于既倒之义薄云天,几十度火红佳果之花开花落,俱往矣。所存于今者,唯贯校而过之犁江河与茕茕孑立之小石桥二物而已。所过者已过,所存者当存。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清宁之际,别有造化。

  一水之清,一桥之宁,嵌于天地,入于泮宫。苏子瞻云:“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诚哉斯言!所可观者,水之清,桥之宁;所可乐者,赏心悦目之乐也,而此乐非至乐也,乐之有甚于此者乃吟诵诗书于其侧,争鸣学术于其中。夫大学者,非独风景之美也,学者靡然向学,其乐融融,斯乃美之美者也。昔王介甫论学校曰:“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夫所谓学校者“养天下智仁圣义忠和之士,以至一偏一技一曲之学,无所不养”,区区红院,亦乃天下之一校也,一校之存,天下学人存也;一校之不亡,天下之学不亡也。呜呼!犁江河边,小石桥畔,养学士于其中,造才士于其地,育学术于其上。夫以小邑得贤令,孰不云乎教化之祥瑞而天地之德泽也夫!

  甲午仲春初八日初撰

  泥稗居士张勇书于泥稗斋

  2014年7月18日修订毕 缀忘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