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缀忘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32.致保玲(12)
保玲:
你好!
《吴莱年谱》及《吴莱的交游》已经看完,总体感觉不错。吴莱的交游,目前奠定了基本的框架和格局,照此展开问题不大。年谱部分,则至少是为吴莱做了一个初步的年谱,如果这是第一份年谱的话,在学术上当会有相当之价值,吴莱研究史上当也会留下印记,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也很高兴当初我建议做一个年谱以进行基本学术训练的话你听进去了,这个基础打好了,对以后的学习研究将发挥重要的影响。
自然,以我目力所及,也觉得尚有一些问题,如能修正、补充、丰富,论文当更上一层。兹略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正式年谱之前应该有一个吴莱小传(传略)和一个凡例。前者是对年谱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性的叙述,方便给读者一个总体的印象,后者是对你年谱撰写原则或者方法的一个说明,方便读者理解你的写法与对照资料。一般学术性的年谱写法大概都遵从这样的做法。你可以找一些经典或者代表性的年谱看看,揣摩一下别人的写法。比如可以仿章先生主编“新编明人年谱丛刊”例编写。
二、关于吴莱交游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平面,还没有能够深入挖掘到这些不同层面的交游的学术价值,比如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别人对于吴莱的影响在吴莱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不同人物对吴莱的影响的不同层次和关系,如能在这些层面有所斩获,那么论文的质量必定会进一步提高。
三、与上一个问题相联系的是对于吴莱交游相关材料的处理还过于简略,尤其表现在对材料只有引用,而少有分析的方面,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其实,之所以讨论没有能够深入下去,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能够很好很有效地分析材料,观点和创建要建立在材料的细致分析上,分析得够仔细,就必定能够有深入的叙述,所以,在材料分析这个方面应该再下功夫,这是把讨论引向深入的技术保证。
四、在技术上,存在着大量引用材料而达不到良好效果的现象,比如整首整首引用很长的诗,而又既没有进行分析,也看不出这些引用的诗的其他部分与讨论的主题有何关系,因此造成了行文冗长和拖沓的局面,改变这种状况的做法可以是精简引用,在相关问题的部分只引用相关的诗句,然后稍稍展开分析,必要的时候用叙述性的话语概况整首诗文的情况,把整体介绍与有效引用结合起来。
五、前后引用同一个材料,况且引用的材料又很长的做法是犯忌的,这种情况应该区分不同地方引用的重点,努力做到前后有所区分和侧重,如果目的和效果基本一致,就可以不再引用,而尽量用不同的材料。否则,难免增加文章的累赘感。
六、一些材料的断句有问题。错误的断句将导致一切论述的南辕北辙。
七、在阐述了吴莱的所有交游关系之后,应该还增加一个总结性的部分,对吴莱交游的层次和不同关系进行区分,也对吴莱交游在文学和学术上的意义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使文章的理论性得到提升。
以上诸问题,有的是技术问题,有的是思想问题,有的是观念问题,它们彼此也是互为层次和互相联系的,本身不分先后,也没有主次,逐个突破,整体解决之后,文章就会呈现出更加良好的面貌。但是似乎也难免抽象,有鉴于此,我在文章中已经做过一定的批阅或修改,现在随文发还于你,以便于你研究。
所有意见应该说也只是一些建议,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自行黜落。如再有后见,当及时奉达。
顺致
夏祺!
张勇
2009年8月4日 缀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