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缀忘集

12.致黄晶晶(2)

缀忘集 张 勇 1902 2021-04-06 09:0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缀忘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2.致黄晶晶(2)

  晶晶弟:

  你好!

  你读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史,这对于概要性地把握中国哲学史当然是有帮助的,但是冯先生的《哲学史新编》和他原来的哲学史是有区别的,他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修改”了他原来的观点和写法,前后有区别的,所以他这里的问题比较大,这一点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也要看其他学者的哲学史以做参考,不要一味入了他的笼罩。其次,你所说研究文学要有哲学修养的看法是对的,中国的学问,本来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前辈学人也一直这样说,文史哲的基础对于做好学问来说,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我要求你们选读先秦典籍的一个原因,先秦的书,文史哲是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培养我们学问的整体观是很有帮助的。所以,顺便说一下,你选的先秦典籍是哪一部?读研究著作要有一个基本文献的基础,才能对学者的研究有真切的感受,也才能判断他们观点的正确与否,这个工作不能少。下面,就你提到的几个问题,我作一简略的回答:一、汉初黄老思想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一个变种,我们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读过的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所说的道家,其实即已是黄老思想,而不是老子和庄子的那个道家,这种黄老思想的构成比较复杂,但最主流的一支是和西汉统治者的统治术联系在一起的,讲的是在道的指引下如何治理天下,思想来源上已经融合了儒家和法家的东西,不是纯粹的道家了,而老庄的那个道家讨论的人的存在的根本问题,无关于统治术,是纯粹的学术。我觉得这是两者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区别。黄老思想的代表是《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这个学术思想,可以看这两本书;如果只想简单把握一下,我觉得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的相关论述是比较简明扼要的,此外也可以参看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第二卷。

  二、谶纬之学是依附经学而衍生的一套带有神学性质的庞大学术体系,并不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当然他的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思想是和谶纬有一定联系的。至于他的“独尊儒术”和谶纬是不是有联系,我似乎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讨论,我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不能回答,只能存疑,惭愧之至!

  三、所谓中国文学嬗变要由曲到小说的说法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实际上,小说和曲的演变发展应该说是一直走着各自的道路,只不过到了元代二者似乎恰好走到了一个都得以繁荣的阶段,然后又沿着各自的轨道各自发展演化,它们或许是彼此有过影响的,但是一定说要由谁先产生发展,然后谁才能产生发展,这样的看法似乎还没有人提过,可能你的说法存在着某种误解。

  四、寓言是小说的一种前文体,它对小说是有影响的,但的确还不是小说,这就需要我们熟悉中国乃至西方小说的历史,也决定于在小说史的基础上我们怎么理解小说的概念。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可以帮助你理解西方小说的历史和概念,中国方面,从文体角度辨析小说的历史和概念的书,老实说,似乎尚没有相当好的著作,需要从大量古代小说理论的资料和作品中去辨析和理解,我《中国近世白话短篇小说叙事发展研究》就文言小说的文体概念和白话小说的文体问题做过一点儿工作(抱歉我至今仍然没有拿到书,所以尚没有寄给你们)。读一些西方文论关于小说文体的讨论对我们理解中国小说的文体问题,是会有帮助的。

  读书有疑问,是个很好的事情,逐步思考,逐步解决,逐步积累,就会逐步进步。

  暂此。

  祝

  好!

  张勇

  2008年10月25日 缀忘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