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谈我的一点写作经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五谈我的一点写作经历
前面说过,我的第一本书出版时,我62岁;第二本书出版时,我72岁;第三本书出版时,我82岁。若按这个速度,我的第四本书出版时,我应该是92岁。然而,我加速了,我比以往提前了8年,也就是说在我84岁时,我的第四本书就出版了。接着再加速,第五本书《父亲的含义是榜样》只相隔一年,就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为什么?分析来分析去,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力量。我80岁上网后,一来通过网络大家知道了我,原来郑洪升就是郑渊洁的爸爸;二来通过网络大家了解了我,知道了我对诸多问题的看法,并有共鸣;三来我的持之以恒的勤奋精神感动了“上帝” ,使我的粉丝队伍不断扩大,在几年之内竟达到几十万;四来我的写作由于充分利用了电脑的先进技术,加快了速度;第五,我每天与几十万年轻人交流,他们在启发着我,鼓励着我,使我增加了写作的劲头和灵感。我常与他们开玩笑,他们也逗我,使我几乎忘记了年龄,常常误认为自己不是86岁,而是68岁。
阁下认为,老夫找的这几条原因对否?
《聊天》一书于2016年出版后,许多朋友表示喜欢,并希望我一鼓作气,继续与古今中外的名人聊下去。有的人甚至提出让我与毛爷爷、邓爷爷聊一聊;还有人提出让我与蒋介石也聊聊。我想,我不能被你们牵着鼻子走,我不聊了,我量力而行,见好就收了。我改写别的体裁了。
那么写什么?现在很提倡转型,我的写作怎么转型?
我决定转写短篇,转写随笔。歌德谈创作时,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写短篇,二是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要无病呻吟。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长篇大论不受欢迎。若是千百字左右的短篇,几分钟就可以“咽”下去一篇;同时,一篇集中谈一个问题,看着也过瘾;再者,像我这么大岁数的人,写篇短的总比写长的省力;还有,在网上发短篇很合适,现炒现卖,可以积少成多。
我转写短篇后,一年中,已发出442篇,近50万字,越写越来劲。在现实生活中,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例如:看球赛可以写,动物园的老虎咬死人可以写,于欢的案子可以写,球星的故事可以写,甚至蚊子咬人前不叫了也可以写。总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子女的方法……均可见诸笔端,随心所欲却不逾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为都是有感而发,与现实息息相关,所以很受大家欢迎。
2017年出版的《父亲的含义是榜样》一书,只是收录了其中的200多个短篇,我还有200多篇随笔,在那里待命,等候出版社的召唤。
前面五谈,谈经过多。下面的第六谈,我想从总体上谈点写作的具体体会。请稍候!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