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肥而不腻的“砂锅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肥而不腻的“砂锅居”

  我多次去“砂锅居”就餐。这不,去年吾儿渊洁还陪我去吃了一顿。现在“砂锅居”的经营方针,越来越大众化,砂锅分大中小三号,个人去吃,来个小砂锅就可以吃得很好了。

  当服务员把小砂锅端到咱面前时,揭开砂锅盖,热气腾腾,随之而来的是扑鼻的香味。最上边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层白肉片儿,下一层是豆腐粉条,再下一层是白菜萝卜片等。这时,我从兜里掏出小酒壶,把这一层白白嫩嫩的肉片当突破口,边吃边喝,进而扩大范围,向纵深发展。

  “砂锅居”的核心就是这肥肉片儿。肥肉有补脑的作用,但肥肉往往与腻连在一起。“砂锅居”的奇妙之处,就是肥而不腻。即使把砂锅上面那一层肥肉片全消灭掉,你也感觉不出腻来。

  这个奇妙从何而来?

  “砂锅居”创建于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相传,当时宫廷和各王府都用全猪祭祖。祭祖后,宫廷和各王府就把这些猪赏给了更夫们。这些更夫就把吃不完的肉拿出去换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更夫就与从宫里退下来的厨师合伙,开始经营砂锅煮肉。这种肉味道极佳,肥而不腻,被人们誉为“京都一绝”。一传十,十传百,竟传到乾隆皇帝的耳朵里,遂下旨让“砂锅居”的师傅入宫制作。乾隆皇帝吃后非常满意,于是题笔赐字:“此乃珍馐,味之一绝”。从此,“砂锅居”一举成名,名扬四海。

  到了嘉庆年间,“砂锅居”的生意更加红火。盛传:“缸瓦市里吃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后来更享有“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美誉。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