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朱光潜先生谈读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朱光潜先生谈读书

  亲们:

  有三句话,你知道是谁说的吗?

  第一句: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第二句: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第三句:我常分析中国社会的病根,觉得它可以归原到一个字——懒。懒,所以萎靡因循;懒,所以马虎苟且,遇不应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决定不做;懒,于是对一切事情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遇事偷安取巧,逐渐走到人格的堕落。

  我冥冥中,似乎听到有位朋友说:我知道。我问是谁?答曰: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朱光潜先生。

  真了不起,完全正确。看来,在我的60多万粉丝中,大有藏龙卧虎之人,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也。

  以上我只是设了个“圈套”,是个引子,我的用意是把朱光潜老先生关于读书的教导引出来,我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首先,朱先生劝告人们,必须认真读书。因为读书是要算清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得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让其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求学问的路程上去探索,去发现新的世界。把读书比喻为算前人的总账,这个提法颇为新颖。其实,真是这么回事。作为后人应该看看前人写了什么,哪些对,哪些不对。对的继承,不对的批判,然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长征,把自己的新的经验体会再写出来。读书的过程就是“算总账”与“建新账”的过程。

  其次,朱老强调消化。现在许多人自夸读了许多本书,但“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如同吃饭,吃下去不消化的东西积得越多,越易酿成肠胃病。任何一种学问的相关书籍现在都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而“其中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人把精力花在没用的书上,浪费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所以“读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有句话应成为读书人的座右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得虽少,但消化了;而读了很多,是吞下去,没消化,反而“吃”出胃病来。

  再次,朱老特别强调读书时不要钻牛角尖。世界上的学问虽然是分门别类的,但它们之间的许多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千万不可“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着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朱老指出,现在有些大学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专到不近情理,“好像逼着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

  最后,朱光潜大师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自己的“储藏室”。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过目不忘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在脑子外边另辟“储藏室”,把脑子装不下的,或装下了又容易忘的东西转移到“储藏室”里去。可以记笔记,也可以做摘抄卡片,还可以搞点索引,而后分门别类放在一起,到你用的时候,一喊它们都出来向咱报到来了。这样做,“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

  朱光潜告诉我们的这几点,不知你感觉如何,反正老夫受益匪浅。让我们共同努力,读好书,并读出成果来!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