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我爱去“都一处”用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我爱去“都一处”用餐

  在北京前门大街上,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餐馆,它的名字叫“都一处”,以烧麦为主打食品,兼顾其他,样样有自己的特色。

  这家饭店创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开始以卖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莲肉等小菜维持生计。到乾隆十七年,突然一步登天,有了大名。这其中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乾隆这位皇帝为了及时而又准确地了解民情,经常微服私访。那时,既没电视新闻,也没领导人的照片,谁能认出皇上长啥模样?一天,乾隆帝带上几个随从出京城,到通州运河沿线私访。返回京城后天色已晚。乾隆想到前门大街吃点夜宵,结果去一家,一家关门,走了许多家,统统关门歇业。转了半天,只有一家仍开着门。乾隆帝喜出望外,走了进去,美餐一顿,相当满意。过了几天,皇宫派人送来乾隆御笔“都一处”大匾。这时老板才知道那天晚上用餐的几个人中竟有皇上。

  这下“都一处”名扬四海,生意兴隆。

  我在北京住了几十年,我也爱去“都一处”用餐,只因为乾隆年间开这家饭店的老板,是我们山西浮山县的王瑞福先生。我纯粹是出于一种老乡情结,走进“都一处”,如同走进浮山。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