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个成语故事(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每日三个成语故事(二)
亲们:
成语确实不简单,它是在很长的时期内,经过千锤百炼而流传下来的。许多成语含有很丰富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在这封信中,我想给大家谈的第一个成语是“尺短寸长”。
平时我们在有些文章或演讲中,常引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但未必知道它的出处。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这句话出自屈原的《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说的是屈原曾多次向楚王提出治国理政的主张,但楚王一点听不进去,还把屈原流放至外地。屈原心中苦闷,就找了个算卦的先生给自己算一卦。他对算卦的先生说:“对君主应该真诚直言呢,还是虚假应酬?应为真理牺牲一切呢,还是奴颜婢膝?应与天鹅比翼高飞呢,还是与鸡鸭去争夺食物?”
算卦先生说:“你提的问题我实在难以回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神也有不灵之时,你的问题我没法算呀!”
我讲的第二个成语是:“齿亡舌存”。
春秋时期,老子的老师常枞患了大病,老子前去看望老师。师生间有段对话:
常枞说,经过故乡时要下车,你记住了吗?
老子回答,经过故乡下车,这是告诉我们不能忘本呀!
常枞又说,看到乔木就迎上去,你懂吗?
老子说,看到乔木迎上去,这是让我们敬老。常枞点头表示答对了。
接着常枞把嘴张开,让老子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说,当然还在。
常枞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老师的牙早就不在了。
常枞接着问,你知道为什么舌头在,而牙不在了吗?
老子说,舌头之所以存在因为它柔软,牙齿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它刚硬。
常枞说,世界上的许多道理都包含在以上对话中了,我临终前没什么要告诉你的了。
说了半天“齿亡舌存”的道理,就在于舌柔软,而牙齿太硬了。它告诫人们,不能锋芒毕露呀,要学会低调做人。
我再和大家谈谈“巢毁卵破”这个成语。
在孔夫子的后代中有个叫孔融的人。是否就是让梨的那位?不错,是他。相传曹操准备带大军攻打刘备和孙权时,孔融认为不妥,他劝曹操不要出兵。曹操哪会听他的?孔融碰了钉子后在背后妄议曹操,被他的政敌向曹操打了小报告。曹操火冒三丈,他可不管你是孔子的后代,也不管你小时让梨,品性有多好,脑子有多么聪明,下令把孔融逮捕,并决定处死他全家。在如此大祸临头之时,孔融的两个年幼的儿子,表现出少有的沉稳,还在不慌不忙地下棋。当来人逮捕孔融时,孔融说,可否只杀我本人,保全孩子的性命?然而,两个孩子却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是说鸟窝都翻了,鸟蛋还能完整无损吗?二话没说,脸不变色心不跳,跟着父亲一起被捕。他们的结果就不用老夫我多费笔墨了。
亲们,我还是信奉: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你们看,我已发了三条成语;外出散了步;拍了北京的天空;又写了这封“情书”。干了这么多活儿,才八点多。多好!真是勤能补拙啊!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