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国卷(共18本)

青年与自然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国卷(共18本)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青年与自然

  导读

  本文载于1924年《春晖》第3号。

  1922年,丰子恺先生在夏丏尊的邀请下,来到上虞春晖中学任教。春晖中学濒临风光旖旎的白马湖,环境幽雅,如置画中。在这里,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四人被人戏称为“白马湖四友”,如同兄弟般相处,在生活和艺术的天地里尽情享受人间情味。

  独居白马湖畔“小杨柳屋”的丰子恺开始了散文和漫画的创作。本篇就在此写成,刊登在夏丏尊创办的校刊《春晖》上。

  丰子恺先生具有独特的美学思想与艺术主张,并一直热心从事审美教育。他认为,自然能够熏陶和感化人,让人产生美的感受,这正是对艺术教育的最通俗、最直白、最具体、最简单的解说,而青年受自然的感化最多。丰子恺认为,自然万物中,月和花与人最亲,这二者对于青年,尤其有着巨大的感化力。月和花本身是“美”,可以对青年表示出爱心。青年受到月和花的感化,也会生出爱心,更加热爱生活。

  作者以月与花对青年的巨大感化力为例,层层深入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自然对于青年的情感与性格完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而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生活和艺术,充分享受自然万物的赐予。

  英诗人瓦姿瓦斯(Wordsworth)的诗里说道:“嫩草萌动的春天的田野所告诉我们的教训,比古今圣贤所说的法语指示我们更多的道理。”这正是赞美自然对人的感化力,又正是艺术教育的简单的解说,吾人每当花晨月夕,起无限的感兴。人生精神的发展、思想的进步、至理的觉悟、已往的忏悔、未来的企图,一切这等的动机,大都在这等花晨月夕的感兴中发生的。青年受自然的感化和暗示最多。青年是人生最中坚的、最有变化的一部分。青年一步步地踏进成人的境域去的时候,对于他们所天天接近而最不解的自然,容易发生种种的能动的疑问。这等疑问唤起了他们的无限的感想。这感想各人不同,各用以影响到自己的意志和行为。在孩儿时代,是感观主宰的时代,那时对自然所起的感情大都是在受动的。在成人时代,阅世较深,现实的境遇比较的固定,自然的感化也鲜能深入他们的腑肺,但不过有时引起一时的感兴。唯有极盛的青年期受自然的感化最多。

  吾人多常接近的自然,如日月星辰、山川花木等,其中花和月最与人亲。在自然中,月仿佛是慈爱的圣母玛利亚(Maria),花仿佛是绰约的女神阿佛洛忒(Aphrodite),常常对人做温和的微笑。

  青年与月

  吾人一切的感觉,最初是由“光”而引起的。所以光的感化比人其他一切更大。例如曙光、晨星等,足以唤起人的宗教心。人对于光的注目,也比对其他一切更易。小孩生周数小时,就有明安的感觉;数日,便能欢迎适当的光;半年,就能对洋灯微笑。这可以证明人类对光本来是欢迎的。不但幼时,成人喜光的证据也很多。例如妇人们不惜千金去购买刚石、明雨,蛮人集玻璃片或种种发光的东西来装饰,都可以证明凡人是生来有爱光的共通性的。

  月是有光物体的一种。月的光有一种特有的性质,是天体中最切实的有兴味的东西。所以月给青年的影响更大。

  (一)月是宗教的感情的必要的创意者。在幻觉时代的孩儿,见了挂在天空中的明净的白玉盘,每起奇妙的无顿着的空想。所谓活物主义,便是他们把月拟人,以为月是太阳的亲戚,对月唱歌,对月舞蹈。他们以月为友,且以为月也是以友情对待儿童的,在他月面歌舞,否则他便嫌寂寞。又或想象月里有神,有孩子群,有玩具。或梦想身入月中,和月同游。在小儿话或歌中,常可以见到这种幻觉,到了十四五岁以后的青年期,变为更有力的感情。

  (二)月暗示“爱”。月的团圆的形、月的温柔的光,和月下的天国似的世界,凡关于月的东西,无不知青年的神圣的“爱”相调和,且同性质的。心的爱的世界的状态,可以拿月色的银灰色的世界来代表的。所以月夜的青年,容易被唤起爱的感情:月下追念亡父母或友人的语声,又或者想起离别的恋人或友人,在月中看出亡父母或友人的容颜。或者月下隐闻亡父母或友人的语言声音,又或想起离别的恋人或至友,乞月的传言寄语,在诗词中所常见的。“多磨恋爱”(stormy love)的青年,因月的感化,足以维持纯洁的精神,不敢流于堕落或自弃。“多磨恋爱”青年女子,往往对月祈祷。用这慰藉来鼓励她的勇气,维持她的希望。在实际上,这泛爱的月真是慈母似的佑护青年,真已完全酬答青年对月的祈愿了。试看瑞烟笼罩的大地上,万人均得浴月的柔光。这正是表示月的泛爱,且助人与人的爱。

  (三)月狂。因月怀乡,因月生愁,或中夜不寐,或对月涕泣等等,美国斯当来·霍尔氏说是一种精神病,称为月狂。这种状态在青年期最多。境遇坎坷的青年、飘泊的人见月就惹起怨恨和愤懑,诗中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见月伤飘泊的诗。类此者颇多。血气方刚的青年遇到这种力,就发泄出来,甚至便月狂。此时优美的月色在这等青年们的眼里,已变为所谓“伤心色”了。这病影响与消化、发育、睡眠、健康很大。

  青年与花

  幼儿最初的美感是对于花的美感。因为花有美的姿态、可爱的色彩、芳香的气味。在自然物中,是最足以惹人注意的东西。花在下界的地位,仿佛月在天空。幼儿对花,完全是幻觉的。他们与花接吻、为花祈雨。这种拟人的态度,到青年期仍是大部分存着。人类生来就爱花,因此花及于人的影响自然也大。

  (一)青年对花的同情。幼儿时代对花的拟人的态度的形式,到青年的时代还残存着,不过内容变异了。幼儿对花是客观的纯粹的活物主义,青年则带几分主观的色彩,在对花所起的感情的背面,同时起一种对于自身的感触。因为花与青年——特别是女子——在各点上相类似的:生命的丰富、色彩的繁荣、元气的旺盛等,都相类似。花可说是青年的象征,所以青年对花分外有同情,分外爱花。爱花便是他们的自爱。花遭难时,更易得青年的同情。所谓“惜花”、“葬花”,实在是他们的自励。因这同情,青年对花大都是拟人的。不过这拟人对花,实在是因为花生起别种联想。少女与花,有更密切的相似点,因此对花容易使人起淑女的联想。所谓“解语花”、“薄命花、”“轻薄花”等,都是以花喻女的。又如穆尔(Moore)的诗中所谓“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她那些可爱的姐妹,早已不在枝头上……)也是以花比少女。这样的例子不少。少女自己,也是默认花是自己的表号的。她们爱花、栽花、采花,又簪花、吻花,这种举动的背面,隐着少女们的一种自觉——这样明媚鲜妍的自然的精华,正是我们女性的表号。

  人生青年时代犹四季的春天,故曰青春。在时期的关系上,青年与花已有相同的境遇,又青年时代的一切思想感情等精神界的发达,都极绮丽发扬,与花的妩媚极合。因此青年见花仿佛是同调的知交,自然地发生同情。

  (二)花与青年道德的感想。花的形质的清雅不凡,使青年起道德的思想。花的形色,表示人生的复杂的象征:例如就色而论,白色表示纯洁,赤色表示爱情和繁荣,紫色有王者的象征。就形而论,桃花梅花表示复杂的统一,菊花表示整齐,玫瑰花牡丹花表示结构的调和,紫藤花等表示变化的统一。这等象征,在不知不觉之间给青年道德的暗示。菊花的凌霜,梅花的耐寒,对人也有一种孤高纯洁的暗示,山间的花、水溪的花、人迹绝少到的地方的花,也同样地开颜发艳、不求人知。这给人更高尚的暗示,引起人的超然遗世的感想。诗所谓“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引起人对于自然的神秘的探究心,终于崇敬自然的神秘,感人自己的心身。女子受花的道德的暗示,更大于男子。

  (三)花给与青年美的感情。青年的艺术修养方面,得意于花的感化不少。花实在是自然界的精英,是自然美中的最显著的。拉斯京说:“见了一大堆火药爆发,或一处陈列十分华丽的商店,一点也没有可以赞美的价值;见了花苞的开放,倒是极有赞美的价值的。”花在实用上,效用极少,不过极少数的几种作药品等用,此外大都是专供装饰的。然而实际上,装饰用的花赐与人们的恩惠真非浅鲜。青年因花而直接陶冶美的感情,有见解影响于道德。无论家庭学校,凡有青年所居的地方,皆有花,这是艺术教育上最有价值的事件。实利的家庭,以种花为虚空无益的事。实利的学校,养鸡似的待遇学生,更不梦想到青年的直观教育的重大。所谓“爱情的只影也不留的、仓库似的校舍”,实在是对于青年的直觉能力的修养给与破坏的感化的。艺术教育发达的国学校园内的载植和宿舍内的花卉布置,极郑重从事的。即使在都会的、地面狭窄的学校,也必设小巧的花台或窗头的盆载。在实利的人们看来以为虚饰,独不知这是学生的精神的保护者。

  要之,月和花的本身是“美”,月和花的对青年是“爱”。青年对花月——对一切自然——不可不使自身调和与这美和爱,切不可不“有情化”了这等自然,这等自然就会对青年告说种种的宝贵的教训。不但花月,一切自然,常暗示我们美和爱:蝴蝶梦的春野,木梳风冷的秋山,就是路旁的一草一石头,倘用了纯正的优美又温和的同感的心而照观,这等都是专为我们而示美,又应专为我们而示爱的。优美的青年们!近日秋月将圆,黄花盛开。当月色横空、花荫满庭之夜,你们正可以亲近这月魄花灵,永结神圣之爱!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国卷(共18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