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蒙田随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青少年名著快读1000部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350.《蒙田随笔》
【点击作者】
蒙田(1533~1592),出生于多尔多涅的蒙泰涅堡,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散文家和人文主义者。蒙田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
【情节浓缩】
《蒙田随笔》全书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妙趣横生。作者摒弃了当时颇为流行的华丽堆砌的写作手法,直接采用单线条的咏叹与勾勒,陈述自己对于自身个体、人类生活方式与现实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循序渐进地将读者引入一泓恬淡清澈的湖水之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作者所感觉的自我;
2.作者所体会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
3.作者所理解的现实世界。
在《论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中,作者在篇首即开宗明义地指出:“当我们所冒犯的人手操我们的生死大权,可以任意报复时,最普遍的感化他们的方法自然就是投降,以引起他们的怜恤和悲悯。可是,相反的方法,即勇敢与刚毅有时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他在书中总结道:“恻隐而动心,是温柔、驯良和软弱的标志,由勇敢的神圣影响而起尊敬心,则是一种倔强不挠的灵魂的标志,他们都崇尚大丈夫的刚毅气概。……对于比较狭隘的灵魂,钦羡与惊异亦可以发生同样的效力。”他告诫人们在危急时刻,应随机应变,区别对待各种险情。
在《论闲逸》中,作者以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心灵,把它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它必定无目标到处漂流,进入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可见作者本身是反对虚无主义的,提倡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即使在闲逸时,也不可使灵魂丧失目标,否则,最终会导致“产生无数妖魔与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蹱而来”。
在《论死后才能断定我们的幸福》中,作者引用苏龙的警告:“人世变幻无常,只要轻轻一动,便可能面目全非,前后迥异。”在感叹生命的变幻无常之外,他给自己定义“幸福”的标准是:“希望我可以善终,就是说,安然逝去,不声不响。”一个人无论生命怎样美丽辉煌,地位、权力与财富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偶然的附属品。在生命的末日来临时,重要的是问心无愧,安然逝去,才能称之为幸福,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
在《热爱生命》中,作者认定“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因为“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尽管作者当时身患重病,但他并没有沉沦气馁,而是采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拥抱生命,感受生活的乐趣。最后,作者引用罗马哲学家塞内卡的话指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希望后来者从一开始就做一个明白人。
在《众师之师》中,作者认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众师之师”,因为他认识到“我一无所知”。认识世界是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的,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就镂刻着“人人应有自知之明”的名言。可见刚愎自用与固执己见才是愚蠢无知的鲜明标志。蒙田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区分两种情况:一是“走自己的路,休管别人议论”,一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作品赏析】
《蒙田随笔》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亦有“思想宝库”的美称,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蒙田行文旁征博引,汪洋恣肆,语言平易明畅,形象亲切生动,富于生活情趣,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真性情。蒙田说:“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素材。”英国的培根和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深受蒙田思想的影响。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则继承了他崇尚理性和经验的思想。 青少年名著快读100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