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持人要明确受众差异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主持人要明确受众差异
传播活动的终端是受众,也是整个传播活动的目的所在。
受众一词是从英语audience翻译过来的,从大众传播接受对象的意义上,可以译作受传者、传播对象、传媒大众等。自从人类出现大众传播现象以后,也就有了受众的存在。大众传播的传播者们,总是把自己的传播意图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受众,并有意无意地把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作为自己传播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参照。当人们接受了“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时,那么对于媒体而言,“受众就是上帝”的时代也就不远了。
受众既是一个大概念,又是一个小概念。作为大概念,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受众社会,当电视台进行奥运会或者世界杯足球赛的转播时,就是以整个人类社会为对象的;作为小概念,就某一信息而言,往往传播者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而不是以整个人类社会为对象,如关于农业技术的信息传播,就是面向广大农村受众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可以说,世界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受众。对于同一信息,不同的受众会产生出不同的认知,形成不同的态度,而传播效果的实现,最终是要在受众身上体现出来的,这样,受众自然就成了传播效果的一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了。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不了解受众和不了解受众差异的主持人,是不可能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的。
1.智能上的差异
个体受众首先存在智能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被视为影响传播效果的能力因素。对于正常人来说,智能是后天教育培养出来的。但由于不同个体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其智能差异也就随之产生了。从传播学上看,智能差异表现为对信息符码的识别和解读能力上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在符码的制作上,智能高的受众要求严谨周密,能够抵制不一致和无逻辑观点的影响;智能低的受众则要求简单明了,很少受到复杂与理解难度大的观点的影响。对于智能高的受众,应该采取各种观点并陈的方式,信息的理性程度高,结论较为含蓄,其原有的态度不会轻易地改变;对智能低的受众,则应采取单一观点陈述的方式,信息的感性程度高,结论明确,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倾向。一般情况下,传播者的信息指向应该适中,以中等智能水平的受众为传播对象,这往往是受众的主体。此外,智能水平的高低,还决定着受众参与信息传播活动的能力。
2.态度上的差异
对于传播效果来说,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受众的态度又往往是同他的社会背景与个人背景密切相关的。受众总是生活在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整体之中,其态度的形成必然受其影响,进而影响到对于信息的接收与理解。如对于同一国际事件,各国媒体的态度是有极大差异的,甚至是完全敌对的。传播者同受众的利益是否一致,也影响着传播效果。特别是对于受众利益的理解,是针对多数受众的利益呢,还是少数受众的利益?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受众,对于信息的理解与态度,也存有极大差异。此外,群体对于个体受众的接收、理解信息也产生出很大的影响,和群体利益一致的信息,能够产生出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产生出消极的影响。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处于群体中心地位的受众比群体边缘的受众态度更加坚决,并以自己的身份去影响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一般说来,群体的规模越大,形象越好,对于受众的影响与约束力也就越强,越能有效地吸引成员;否则,群体的凝聚力被淡化,处于松散状态,就会失去对于成员的约束力与吸引力。为了获得满意的传播效果,传播者应该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掌握多数群体的信息需要,使其传播活动能够得到多数群体的支持,掌握各类群体对于所传信息的态度,支持肯定态度,做好否定态度的改变工作,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或行政措施与法律手段,分化瓦解或直接解散,以削弱群体对于个体的吸引力与约束力,为个体态度的改变创造条件。
3.个人背景的差异
关于个人背景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①原有态度,这是受众对于信息冲击的保护网与过滤器。对于同原有态度一致的观点,能够轻松地接受,并自觉地参与传播活动;反之,则回避,或怀疑、歪曲甚至起来反对。
②兴趣爱好能够产生出自觉行为与高度的注意,并形成有效记忆;对于没有兴趣爱好的信息,则拒绝接受,特别是当两种信息发生矛盾时,这一点表现得更加充分。
③阅历与经验,使同一信息的认知效果产生差异,如对于西方文化的涌入,就有各种不同的理解。
④性别与年龄,对于信息的选择与注意的视点,也是有差异的,媒介的栏目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各种差异的满足。性别与年龄的差异,还表现在对于信息认知程度的不同,如对于同一社会问题,其理解的差距往往是无法估量的。
4.心理上的差异
至于传播者的心理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之大是众所周知的,但受众的心理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与传播效果有关的受众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求知心理,在知识爆炸的年代里,每个人都会产生出强烈的求知的紧迫感;
②求实心理,真实是对于信息的最起码的要求,传播效果也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很难想像受众能够忍受媒介对于自己的欺骗;
③求新心理,新是衡量信息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志,失去了新,也就失去了信息的意义,这也是信息与真理的区别;
④求奇心理,奇是新的孪生姐妹,奇能充分调动起受众的注意,提高受众对于信息的强烈兴趣;
⑤崇拜心理,著名的人物、团体、地点和事件,往往能够引起受众特别的兴趣,知名度越高,越能够调动起受众的崇拜心理,其效果也就越突出,人们通常所说的明星效应正是基于这一点;
⑥从众心理,个体的受众往往依赖于一定的群体,其态度的形成受到了群体利益的约束,往往在态度上有意保持同群体的一致性;
⑦同化心理,有意模仿传播者或某一人物形象,有积极的模仿,也有消极的模仿,如美国曾经上演过一部以地铁为背景的暴力影片,第二天,就在纽约的地铁里发生了同影片中所描绘的同样的暴力案件;
⑧显示心理,现代受众往往都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让更多的人参与,也是今后大众传播的发展趋势,对此,主持人应该考虑到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受众的显示心理,提高传播效果;
⑨代替心理,受众存在各种各样的生活遗憾,希望能够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得到一种想像的满足,主持人如果能够满足受众的缺失欲望,就比较容易受到受众的欢迎;
⑩攻击心理,人是最富于攻击性的社会动物,但应该将攻击性心理同攻击性行为区别开来,对此,攻击性信息不仅不会产生出直接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而且能够满足受众的攻击性心理,从战争到体育比赛,从商战到法庭,从外交谈判到总统竞选……攻击,才是真正永恒的主题。
5.个性与气质的差异
受众的个性与气质也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个性是一个社会范围,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一个人的本质的、稳定的、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既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又有鲜明的差异性。能力、气质与性格构成了个性的心理特征。个性特征有其生理基础,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也是大脑机能的反映,影响着人的行为特点,并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 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