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七、主持人要注意选择角度、位置和时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七、主持人要注意选择角度、位置和时机

  主持人如果能够到事件现场,要做到有效观察,其观察角度、观察位置、观察时机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事件的发生地点进行现场采访时,场地虽然无法改变,但观察角度与观察位置却是可以选择的。人的观察总是会有各种各样局限的,而最佳角度与最佳位置的确定,为缩小这种局限性提供了可能性。

  现场观察对主持人采访报道新闻,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是对事过境迁的追访,如果主持人能够将有关当事人约至现场,让当事人触景生情,因境忆事,主持人借此边谈边观察,也同单纯在演播室里的“做”有极大的区别。就采访而言,多为事后的访问,在时间上很难保证采访与事件时间上的一致性。有时,单靠当事人的口述,主持人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有些事实可能弄不清楚,听不明白。如果能够选择一个适当的采访地点,对于主持人理解、领会受访内容是极有帮助的。观察地点的确定要因人因事而定,根据采访对象和事件本身的性质,观察地点可以灵活变动,在不影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主持人有确定观察点的自主权。观察地点的成功选择,便于主持人了解采访对象,培养其感性认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持人的观察采访,还应该注意时机的选择。客观世界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事件发生的时间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谓观察时机,是指主持人对采访对象的专访时机的把握尺度,它是由报道内容所决定的。在不同的情况下,观察到的内容会有极大的差别,而选择最佳时机,正是为了挖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内容。有时,新闻事实的发生是有时机性的,这一尺度的掌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强调主持人应该到现场去观察,就是要通过这一特殊的实践,去核对事实,纠正差错,防止失实。不但要经过浅层观察把握住表象的真实,还要通过深层观察做到本质的真实。对于那些通过间接途径获得的第二手资料、第三手资料,也只有通过现场的观察,才能发现和纠正其中的差错。特别是当主持人要进行深层报道时,更应该到事发现场,将其表层观察与深层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察出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在思维活动的综合比较过程中,分辨出“真相”与“假象”。另外,人在观察客观世界时,耳闻目睹“感觉”到的情况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对于自己的感觉器官,“相信”与“迷信”不是一回事。眼睛所看到的内容,有真相,也有假象,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就会出现新闻报道的失实。

  主持人要做到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就需要学习和运用辩证法,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多角度、全方位观察报道对象。千万不可一知半解,对报道的事实只求“大概”,“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借助于一时的冲动予以报道。实践证明,如果不善于观察,往往会注重事物的表象,却“察”不出事物的实质和真相,而主持人通常是进行深层报道的,这样是很难保证报道的深度的。

  当然,强调主持人的观察能力,是强调它作为手段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不能否认采访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意味着,作为手段,它并不是万能的。同人的知识有关,有时人的观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主持人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些事物光靠观察不一定能够抓住其中的要领与本质。客观现实的复杂性,造成有时观察到的也许是假象,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观察,才能“察”出事物的真相。特别是有的采访对象,会由于某种原因而有意制造出各种假象去迷惑主持人,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复杂的事实面前,必须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主持人这个“万事通”也不例外。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主持人的知识结构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挑战。一些专业性强的科技新闻或栏目,自己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是无法把握的,同时,它也意味着,在许多场合,光凭观察是不能准确把握事实的。此外,认识事物时,只用眼睛观察,不可能对事物的内部规律,事态发展的曲折原委完全清楚地深刻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事件的复杂变化,问题的发展起伏,并不都是眼睛能看到的。所以,主持人应该学会各种手段的配合使用,在多种感性认识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升华为理性认识。而在升华的过程中,仍需要多方面了解情况,为分析、概括、研究提供材料。无论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都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 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