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饮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传统文化阅读与鉴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15.饮食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
【阅读导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经济为主,饲养、渔猎、采集等多种经济综合发展的国家。这种经济模式决定了中国人以谷物为主、辅以肉食和蔬果的饮食结构。
粥,是古代最重要的主食之一。除了将米粒投于水中熬煮以外,还会加入各种豆、菜和肉,甚至中药材。宋朝时有“七宝五味粥”,用香稻米、胡桃、百合、松子等煮成,最初用来供佛斋僧,传至民间后成为“腊八粥”。面食在古代统称为“饼”:炉子里烤的叫“烧饼”,笼屉里蒸的叫“蒸饼”,汤里煮的叫“汤饼”……凡是在面粉中加水制成的都叫作“饼”。其中的“蒸饼”也就是馒头,据说是三国时诸葛亮途经泸水时为祭祀怨鬼而发明的。汤圆和面条则都由“汤饼”发展而来。菜肴烹制方面,早在商周时代就形成了调和五味的理论。由于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人民爱好的口味不同,烹调的方法也不同,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特色。宋时就有“南食”和“北食”的区别,还有所谓“川饭”。到明清时期,中国的主要菜系大体都已成型。
除了主食和菜肴,酒和茶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的酒是由谷物自然发酵起源的。商周时期,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米酒。魏晋名士饮酒成风,唐代的著名文人几乎个个都是酒徒,他们借助酒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忧思、对历史的慨叹。南宋(一说元代)时发明了蒸馏法,白酒遂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秦汉时,很多地方的人已经把茶当成饮料,特别是巴蜀地区尤为流行。到唐代,饮茶的风气逐渐传到北方,还诞生了第一部论述茶的专著——《茶经》。宋以后,茶几乎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王安石《论茶疏》中就说:“茶之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选文】
伊尹说汤 注释标题 选自《吕氏春秋·本味》。据《吕氏春秋新校释》,[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标题为编者所拟。
[战国]吕不韦
汤得伊尹 注释标题 汤:即商汤,商朝的开国之君,原为夏朝方国——商国的国君。伊尹:商初贤相。出生后被有莘国厨子收养,后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辅佐他建立商朝。 ,祓之于庙 注释标题 祓(fú):古代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仪式。 ,爝以爟火 注释标题 爝(jué):用燃烧的苇束祛晦。爟(guàn)火:祓除不祥的炬火。 ,衅以牺猳 注释标题 衅:涂上牲畜的血。牺猳(jiā):祭祀用的公猪。猳,同“豭”,公猪。 。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 注释标题 可对而为乎:可以按照(你说的道理)来治理(国家)吗?对,同“遂”,依循。 ?”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 注释标题 具:供应筹办。 ;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 注释标题 虫:动物。 ,水居者腥,肉玃者臊 注释标题 肉玃:食肉。玃,同“攫”,抓取。 ,草食者膻:臭恶犹美 注释标题 臭恶犹美:(虽然)气味难闻,却可以烹调出美味来。臭,同“嗅”,气味。 ,皆有所以 注释标题 所以:原因。 。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 注释标题 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三材:指水、木、火。 ,九沸九变 注释标题 九:泛指次数多。 ,火为之纪 注释标题 纪:节制。 。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 注释标题 齐(jì):同“剂”,调剂,指按一定比例搭配。 ,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注释标题 射御:射箭和驾驭车马。泛指战术技能等武事。 。故久而不弊 注释标题 弊:败坏。 ,熟而不烂,甘而不哝 注释标题 哝:味道厚重。 ,酸而不酷 注释标题 酷:有酒味。 ,咸而不减 注释标题 咸而不减:咸,指味咸,与淡相对。繁体作“鹹”。减,同“咸”,充满,这里指味道太重。 ,辛而不烈,澹而不薄 注释标题 澹:同“淡”。 ,肥而不 注释标题 月侯(hóu):腻。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注释标题 据《卢仝集(及其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又名《七碗茶诗》《茶歌》。走笔:奋笔疾书。孟谏议:即孟简,唐代水利专家,元和年间任谏议大夫。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注释标题 周公:借指睡梦。《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民间常用“见周公”指做梦。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 注释标题 缄(jiān):封口。借指书信。 ,手阅月团三百片 注释标题 月团:指圆形的茶饼。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注释标题 蛰(zhé)虫:冬眠的动物。 。天子须尝阳羡茶 注释标题 阳羡:今江苏宜兴,产红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 注释标题 仁风:形容皇帝的恩泽像风一样流布。琲(bèi)瓃(léi):珠玉。这里比喻茶树的嫩芽。 ,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 注释标题 至尊:指皇帝。 ,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注释标题 纱帽:一种透气的纱制凉帽。笼:戴。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注释标题 吻:唇。 ;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 注释标题 玉川子:卢仝自号。 ,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注释标题 苏息:休养生息。 ?
饮中八仙歌 注释标题 据《杜甫集校注》,[唐]杜甫著,谢思炜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饮中八仙:指八个爱好饮酒的唐代文人士大夫,即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和焦遂。
[唐]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 注释标题 知章:即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注释标题 汝阳:指李琎,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封汝阳王。朝天:朝见天子。 ,道逢麴车口流涎 注释标题 麴(qū)车:载酒曲的车子。 ,恨不移封向酒泉 注释标题 移封:改换封地。酒泉:今甘肃酒泉。传说城下有泉,其味如酒。 。
左相日兴费万钱 注释标题 左相:指李适之。天宝元年(742)出任左丞相,后遭李林甫排挤罢相。据说能喝一斗不醉,次日照常处理公务。 ,饮如长鲸吸百川 注释标题 长鲸:鲸鱼。 ,衔杯乐圣称世贤 注释标题 衔杯乐圣:贪杯好酒。李适之《罢相作》:“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乐圣,指嗜酒。《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
宗之潇洒美少年 注释标题 宗之:即崔成辅,字宗之,崔日用的儿子,袭父爵封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与李白交情深厚。 ,举觞白眼望青天 注释标题 觞(shāng):大酒杯。白眼:《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注释标题 苏晋:唐开元进士,曾任户部、吏部侍郎。长斋:常年吃斋。绣佛:用彩色丝线绣成的佛像。 ,醉中往往爱逃禅 注释标题 逃禅:逃出禅戒,即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酒,苏晋信佛吃斋,却爱喝酒。 。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注释标题 张旭:见“13.书画”选文《送高闲上人序》注释“张旭”条。 ,脱帽露顶王公前 注释标题 脱帽露顶:《新唐书·张旭传》:“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注释标题 焦遂:事迹未详,据说平时口吃,但一喝酒就能高谈阔论。 ,高谈雄辩惊四筵。
豆粥 注释标题 据《苏轼诗集》,[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宋]苏轼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注释标题 君不见,滹(hū)沱(tuó)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滹沱,指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经河北,入渤海。流澌,江河解冻时随水流动的冰块。公孙,指冯异,字公孙,东汉开国名将。燎,烘烤。刘文叔,即刘秀,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后汉书·王霸传》:“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滹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官属大惧。”《后汉书·冯异传》:“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旁空舍。异抱薪,邓禹热火,光武对灶燎衣。”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 注释标题 金谷:见“14.家园”选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注释“罚依金谷酒数”条。敲冰:冰雪融化。 ,帐下烹煎皆美人;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注释标题 萍齑(jī)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萍齑,一种酱菜。咄嗟,片刻间。石季伦,即石崇,字季伦,西晋富豪,金谷园的主人。《晋书·石崇传》:“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每冬,得韭萍齑;尝与恺出游,争入洛城,崇牛迅若飞禽,恺绝不能及。恺每以此三事为恨,乃密货崇帐下问其所以。”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秔光似玉 注释标题 地碓(duì):舂米的工具。秔:同“粳”(jīng),粳米。 ,沙瓶煮豆软如酥 注释标题 沙瓶:砂锅。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注释标题 曳履:拖着鞋子。 。
厨者王小余传 注释标题 据《小仓山房诗文集》,[清]袁枚著,周本淳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袁枚
小余,王姓,肉吏之贱者也 注释标题 肉吏:厨役。 。工烹饪,闻其臭者 注释标题 臭:同“嗅”,气味。 ,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 注释标题 颐逐逐然:馋涎欲滴的样子。颐,腮帮。逐逐然,迫不及待的样子。 。初来请食单,余惧其侈,然有颍昌侯之思焉 注释标题 颖昌侯:即何曾,西晋开国功臣,封颍昌乡侯。《晋书·何曾传》:“(曾)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宴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唶曰 注释标题 唶(jiè):感叹。 :“予故窭人子 注释标题 窭(jù)人:穷苦人。 ,每餐缗钱不能以寸也 注释标题 缗(mín)钱:用绳子穿连成串的钱。 。”笑而应曰:“诺!”顷之,供净馔一头 注释标题 净馔:素菜。头:计量筵席的单位。 ,甘而不能已于咽以饱。客闻之,争有主孟之请 注释标题 主孟之请:指请他准备饭食给自己吃。主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里克的妻子。《国语·晋语二》:“中饮,优施起舞,谓里克妻曰:‘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 。
小余治具 注释标题 治具:准备饭食。 ,必亲市物 注释标题 市:购买。 ,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既得,泔之 注释标题 泔:浸泡。 ,奥之 注释标题 奥:腌渍。 ,脱之 注释标题 脱:剥皮剔骨。 ,作之 注释标题 作:去除鱼鳞。 。客嘈嘈然 注释标题 嘈嘈然:众声喧哗的样子。 ,属餍而舞 注释标题 属餍(yàn):吃饱。 ,欲吞其器者屡矣。然其簋不过六七 注释标题 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过亦不治。又其倚灶时,雀立不转目 注释标题 雀立:毕恭毕敬地站立。 ,釜中瞠也 注释标题 釜:锅。瞠(chēng):瞪大眼睛看。 。呼张噏之 注释标题 噏:同“吸”。 ,寂如无闻。眣火者曰“猛” 注释标题 眣:应作“䀢”,同“瞬”。使眼色。火者:厨房中烧火的人。 ,则炀者如赤日 注释标题 炀(yáng):火旺。 ;曰“撤”,则传薪者以递减;曰“且燃蕴” 注释标题 燃蕴:指熄灭明火。蕴,蓄火。 ,则置之如弃;曰“羹定”,则侍者急以器受。或稍忤及弛期 注释标题 忤:违背。弛期:拖延。 ,必仇怒叫噪,若稍纵即逝者。所用堇荁之滑及盐豉、酒酱之滋 注释标题 堇荁(huán):古代用来调味的作料。滑:指滑料,能使菜肴口感柔滑的作料。滋:调料。 ,奋臂下,未尝见其染指试也。毕,乃沃手坐 注释标题 沃手:洗手。 ,涤磨其钳铦、刀削、笮帚之属 注释标题 铦(xiān):叉子。笮(zuó)帚:洗刷用的竹帚。 ,凡三十余种,庋而置之满箱 注释标题 庋(guǐ):收藏。 。他人掇汁而捼莏学之 注释标题 掇(chuò):同“啜”,尝。捼(ruó)莏(suō):双手互相揉搓。这里是形容学做菜前未经充分准备,连手都没洗。 ,勿肖也。
或请受教。曰:“难言也。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 注释标题 齐(jì):见本单元选文《伊尹说汤》注释“齐”条。 ,则万口之甘如一口。”
问其目 注释标题 目:关键。 。曰:“浓者先之,清者后之;正者主之,奇者杂之 注释标题 正者主之,奇者杂之:味道纯正的作为主料,味道特别的作为搭配。 ;视其舌倦,辛以震之;待其胃盈,酸以隘之 注释标题 隘:同“溢”,充塞。 。”
曰:“八珍七熬 注释标题 八珍七熬:泛指名贵的食材。 ,贵品也,子能之,宜矣;嗛嗛二卵之餐 注释标题 嗛(qiǎn)嗛:微不足道的样子。 ,子必异于族凡 注释标题 族凡:普通人。 ,何耶?”曰:“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 注释标题 啬(sè):节省。 ,才弱也。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则一芹一菹皆珍怪 注释标题 菹(zū):腌菜。 ;不能,则虽黄雀鲊三楹 注释标题 黄雀鲊(zhǎ)三楹:黄雀鲊,用盐和红曲将黄雀(一说即麻雀)腌渍后制成的美食。楹,古代房屋计量单位,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周密《齐东野语》:“王黼盛时,库内黄雀鲊自地积至栋,凡三楹。” ,无益也。而好名者又必求之于灵霄之炙、红虬之脯、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 注释标题 灵霄之炙(zhì)、红虬(qiú)之脯(fǔ):即“灵消炙”(一作“消灵炙”)、“红虬脯”。据说是唐代同昌公主出嫁时皇帝御赐的美馔。灵霄,指仙境。炙,烤肉。虬,传说中一种无角的龙。脯,肉干。苏鹗《杜阳杂编》:“灵消炙,一羊之肉取之四两,虽经暑毒,终不见败。红虬脯,非虬也。但贮于盘中,则健如虬。红丝高一尺,以箸抑之,无数分;撤,则复其故。”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品质上好的肉和鱼。丸,鸟卵。《吕氏春秋·本味》:“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又:“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 ,不亦诬乎 注释标题 诬:荒唐。 ?”
曰:“子之术,诚工矣。然多所炮炙宰割,大残物命,毋乃为孽欤?”曰:“庖牺氏至今所炮炙宰割者万万世矣 注释标题 庖牺氏:即伏羲。相传伏羲曾教人蓄养牲畜以供食用。 ,乌在其孽庖牺也?虽然,以味媚人者 注释标题 媚:取悦,讨好。 ,物之性也。彼不能尽物之性以表其美于人,而徒使之狼戾枉死于鼎镬间 注释标题 狼戾:即“狼藉”。镬(huò):古代用来烹煮的铁器,形如大盆。 ,是则孽之尤者也。吾能尽《诗》之‘吉蠲’、《易》之‘鼎烹’、《尚书》之‘槁饫’ 注释标题 吉蠲(juān):在准备祭祀用的酒食前,先选定吉日沐浴斋戒。蠲,清洁。《诗经·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鼎烹:这里指用鼎烹饪食物,以祭祀上天,供养圣贤。《易传·鼎》:“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槁(gǎo)饫(yù):犒赏。《槁饫》是《尚书》中失传的一篇。 ,以得先王所以成物之意,而又不肯戕杞柳以为巧 注释标题 戕(qiāng)杞柳以为巧:为了完成技艺而破坏杞柳(的天性)。这里指为了烹制美食而破坏食材的本性。戕,破坏。杞柳,一种落叶乔木,枝条可以编织箱筐等器物。《孟子·告子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 ,殄天物以斗奢 注释标题 殄(tiǎn):毁灭。天物:大自然的产物。 。是固司勋者之所策功也 注释标题 司勋者:掌管功赏事务的官员。策功:记录功劳。策,同“册”。 ,而何孽焉?”
曰:“以子之才,不供刀匕于朱门而终老随园 注释标题 朱门:指富贵人家。随园:袁枚在江宁(今江苏南京)购置的园林。 ,何耶?”曰:“知己难,知味尤难。吾苦思殚力以食人,一肴上,则吾之心腹肾肠亦与俱上。而世之嗿声流啜者 注释标题 嗿(tǎn)声流啜:狂饮暴食。嗿,吃东西时发出的响声。啜,羹汤。 ,方与庮败同饇也 注释标题 方与庮(yóu)败同饇(yù)也:哪怕吃腐败的食物也一样能吃饱。庮败,即腐败,这里指腐败的食物。饇,饱。 。是虽奇赏吾 注释标题 奇赏:珍惜赞赏。 ,而吾伎且日退矣 注释标题 伎:同“技”。 。且所谓知己者,非徒知其长之谓,兼知其短之谓。今主人未尝不斥我、难我、掉磬我 注释标题 掉磬:厌烦。 ,而皆刺吾心之所隐疚 注释标题 隐疚:内心的忧虑。 ,是则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也。吾日进矣。休矣,终于此矣!”
未十年,卒。余每食必为之泣。且思其言,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为之传以永其人 注释标题 永:同“咏”。 。
【阅读探究】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吃货”,清代诗人袁枚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但热衷于品尝美食,还留下了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专著——《随园食单》。阅读书中“须知单”一章,思考古人的饮食习惯和我们有哪些异同。
【阅读训练】
利用课余时间去附近的菜市场,找到《随园食单·杂素菜单》里提到的蔬菜,了解其挑选标准。
【拓展阅读】
《闲情偶寄》二则 注释标题 据《闲情偶寄》,[清]李渔著,江巨荣、卢寿荣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李渔
笋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记》曰:“甘受和,白受采。”鲜,即甘之所从出也。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城市之人,向卖菜佣求活者,不得与焉。然他种蔬食,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请以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用肥猪。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以之伴荤,则牛羊鸡鸭等物皆非所宜,独宜于豕,又独宜于肥。肥,非欲其腻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但觉其鲜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尽当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汤。调和之物,惟醋与酒。此制荤笋之大凡也。
笋之为物,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但不当用其渣滓,而用其精液。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
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蟹 注释标题 有删节。
予于饮食之美,无一物不能言之,且无一物不穷其想象、竭其幽渺而言之;独于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此一事一物也者,在我则为饮食中之痴情,在彼则为天地间之怪物矣。
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自初出之日始,至告竣之日止,未尝虚负一夕,缺陷一时。同人知予癖蟹,招者、饷者皆于此日,予因呼九月、十月为“蟹秋”。虑其易尽而难继,又命家人涤瓮酿酒,以备糟之、醉之之用。糟名“蟹糟”,酒名“蟹酿”,瓮名“蟹瓮”。向有一婢,勤于事蟹,即易其名为“蟹奴”,今亡之矣。蟹乎!蟹乎!汝于吾之一生,殆相终始者乎!所不能为汝生色者,未尝于有螃蟹、无监州处作郡,出俸钱以供大嚼,仅以悭囊易汝。即使日购百筐,除供客外,与五十口家人分食,然则入予腹者有几何哉?蟹乎!蟹乎!吾终有愧于汝矣!
蟹之为物至美,而其味坏于食之之人。以之为羹者,鲜则鲜矣,而蟹之美质何在?以之为脍者,腻则腻矣,而蟹之真味不存。更可厌者,断为两截,和以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之色、蟹之香与蟹之真味全失。此皆似嫉蟹之多味,忌蟹之美观,而多方蹂躏,使之泄气而变形者也。世间好物,利在孤行。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食一螯,则气与味纤毫不漏。出于蟹之躯壳者,即入于人之口腹。饮食之三昧,再有深入于此者哉?
凡治他具,皆可人任其劳,我享其逸;独蟹与瓜子、菱角三种,必须自任其劳。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且似不成其为蟹与瓜子、菱角,而别是一物者。此与好香必须自焚,好茶必须自斟,僮仆虽多,不能任其力者,同出一理。讲饮食清供之道者,皆不可不知也。 传统文化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