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者的角度讲问题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爸爸的陪伴:厚道的童年日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从设计者的角度讲问题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前一段时间,厚道问过我:“马路上左转待转区的作用是什么?”
我指着正在左右直行的车说:“这时候我们进待转区,碍事吗?”
“碍事。”
“你看左前方和右前方正在进入待转区的车,他们进待转区碍事吗?”
“不碍事。”
“对,不仅不碍事,而且马上轮到他们走了。这时候,我们进待转区碍事吗?”
他想了想:“碍事。”
等我们右侧的车开始直行了,我说:“这回我们进待转区,碍事吗?”
“不碍了。”
“对,因为下一次负责我们的红灯该变绿了。这样每次都可以多通过一些车,可以提高通行效率。”
“噢!”
讲了那么多,我是想让他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
对于如何使用待转区,我可以简化地告诉他:“相同方向直行车开始行走了,我们就可以进入左转带转区。”他记住了,也会知道怎么走,但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
下午,走到十字路口,这里新施划了直行待行区。我说:“哎,直行也有待转区了!”
厚道说:“直行,应该叫‘待直区’吧?”
我笑了:“是不应该叫‘待转区’,应该叫‘直行待行区’吧?儿子,你观察一下,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这个待行区?”
他看了大约10秒钟,我们左前和右前的左转车已经开始走了,他说:“现在就可以进了。”
“是的,现在刚好,既不碍事,我们后面还能多通过几辆车。”
厚妈说:“为什么呢?”
我和厚道都没有回答厚妈,也许我们都清楚:这些讲清楚很麻烦,另外,说了厚妈也不一定懂!
之前我给厚道讲“左转待转区”的时候,是站在设计者的角度讲的,他明白了设计的原理与道理,这样理解起“直行待行区”来,则驾轻就熟。所以,我们站在设计者的角度为孩子讲,孩子也会从这个角度看问题。
重点是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比如:指导孩子朗诵。
第一种方法:读完题目后,告诉孩子,停留五秒再进入主题,让背景音乐响一会儿。
第二种方法:读完题目后,让音乐流淌一会儿,让我们的感情酝酿一下,再开始正文。
前者是固定的方法,比较死板;后者则是原理,是灵活的。孩子知道了这个原理,会举一反三地应用,根据不同的文章,让感情酝酿适合的时间。
再比如:前几天我们去彩印一张照片,那台彩印机的外壳被卸掉了,架在墙上。打印的时候,我把厚道举到我的肩上,让他观察机器是如何打印的。他看后说:“噢,原来是一层一层打印的。”他用小手在自己的脸上比画着:“先打印眉毛,再打印眼睛,再打印鼻子……这样。” 爸爸的陪伴:厚道的童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