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7. 尿床

  尿床在医学上称为遗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常见的麻烦事儿。5岁儿童大约有15%还会尿床,男女比例为4∶1。几乎所有孩子最终都会自然成长度过这一阶段,不过还是有多达5%的孩子10多岁的时候偶尔还会尿床。

  原因

  头出生的一两年,我们膀胱排空反射是完全自动的,孩子会尿湿尿布。到两岁左右的某个时候,孩子会开始感觉到膀胱满了,会有意识地憋住尿,抑制自动的膀胱排空反射。憋尿会拉伸并锻炼膀胱肌肉。白天,几乎所有孩子都能有意识地抑制膀胱排空反射,而夜间憋尿,也就是无意识地抑制膀胱排空反射,通常要等到3~6岁之间的某个时候,男孩通常会晚一些。

  有的孩子天生膀胱就是比较小,更容易装满,有的研究还提出,某些孩子没有分泌足够的抗利尿激素(ADH),这种激素由脑垂体在睡眠中分泌,导致肾脏制造的尿液减少,这样膀胱就不会装满。如果“大脑-膀胱”夜间通讯发育迟缓,或是膀胱较小无法容纳整夜的尿液,孩子就会继续尿床。时间和发育通常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对尿床者的睡眠研究表明,尿床最可能发生在睡眠的Δ阶段,即深度睡眠阶段,而且尿床者的Δ阶段可能睡得更深,持续时间更长。

  膀胱成熟的年龄因人而异,男孩比女孩晚一些。你干脆把尿床看作另一种发育里程碑吧,有走路晚的孩子、说话晚的孩子,也有较晚停止尿床的孩子。等孩子能够无意识地抑制膀胱排空反射时,夜间膀胱控制就算大功告成了。

  四个要点

  (1)尿床是一种睡眠问题。你可以把尿床看作大脑与膀胱之间的通讯问题,当孩子睡得太沉,就会完全忽略膀胱发出的信号,晚上,他既不知道自己的膀胱满了,也没有发育出抑制膀胱自动排空的能力。事实上,“睡眠遗尿”这个词比“尿床”更为形象、准确。

  (2)尿床很少出于心理问题。你已经明白了孩子尿床的生理原因和神经发育学原因,现在可以丢掉“孩子晚上懒”的想法了。你要给予孩子同情和抚慰,就像是他生其他病的时候一样。

  (3)尿床可治。在很久以前,父母和医生治尿床都采取“他会长大”的办法。虽然这个办法没错,而且确实有效,不过以现代的观点和管理技术而言,你完全可以避免让孩子在湿漉漉的床上醒来,而你的洗衣房里扔满了尿湿的床单。

  (4)尿床可能有遗传方面的原因。如果父母双方都在6岁之后还尿床,那孩子大约有80%的几率尿床;如果父母中只有一方夜间尿床,孩子大约有40%的几率会出现该问题。

  健康小贴士:谁尿湿的谁洗

  膀胱长在孩子身上,要学会控制膀胱的也是他,因此他同样应该为自己尿湿的东西负责。家长高高兴兴地鼓励、帮助孩子洗床单,要具体取决于他的年龄和成熟度。千万别让孩子把洗床单看作惩罚,而应看作尿床之后自然的后续事件。此外,这样做很有可能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地训练自己的膀胱。

  干爽夜晚九步走

  这套循序渐进的方法我们在自己的诊所里实践了近30年,根据我们的估计,这套久经考验的办法有效率至少有70%。虽然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做完全套九步,不过问题通常解决得很快,大多数孩子几个月内就会迎来干爽的夜晚。

  (1)记录日志。以30天为周期,在日历上写下孩子尿床的频率。尿床的日子标“W”,干爽的日子标“D”。在出现“W”的那天,要记录下白天和晚上出现过什么不寻常的事情,例如不同的膳食、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压力等级、家里或学校里发生的丧气事等等,尝试找出尿床的诱因或模式。比如说,孩子周末是否较少尿床,因为比起上学的日子来,周末活动量更大、压力更小?

  (2)咨询医生。虽然大多时候尿床只是发育中的小毛病,不过偶尔也会有生理上的异常或健康问题影响到膀胱控制。医生首先会为孩子做全面的物理检查,确认与控制膀胱有关的神经没有异常。儿科医生还可能会观察孩子排尿,确认尿流稳定有力,排尿的开口(尿道口)大小正常。

  如果孩子的膀胱小于正常值,医生可能会让你测量孩子的尿量。方法如下:给孩子喝很多水,让他尽量憋尿,然后让他尿到一个杯子里,排空膀胱。确保孩子彻底排空(“嘘嘘三次”)。孩子的膀胱容量通常是年龄乘以2,单位为盎司, 5岁的孩子应该能憋住7盎司尿液。如果医生怀疑孩子的膀胱过小,他可能会推荐孩子采用下面的锻炼方法延展膀胱,憋住更多尿液:

  “尽量长时间憋尿……”这叫作渐进性憋尿:每天一次,鼓励孩子喝很多液体,然后尽量长时间憋住。你要告诉孩子,这是在扩展膀胱容量,就像气球一样,膀胱容量增大了,他就不用老跑厕所。以这种方法锻炼几周后,再用杯子测量一下孩子的憋尿量有无增长。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孩子自己愿意并能够配合,通常要到8~9岁。

  健康小贴士:别憋尿!

  如果医生没有建议,不要尝试憋尿法。一般而言,我们希望孩子注意聆听膀胱的信号,不要置之不理,而渐进式憋尿法只能短期使用,帮助孩子提高膀胱容量。同时,我们倾向于少在女孩身上使用这种蓄意的憋尿法,因为女孩的生理特征使得她们更容易尿路感染(UTI),而减轻尿路感染最好的办法之一便是常上厕所,保持膀胱空置。有尿路异常(如膀胱回流)的男孩也不应尝试憋尿法。

  如果医生怀疑孩子的尿路有结构异常或功能异常等问题,他可能会送孩子去看泌尿科医生,做超声波或X光探查孩子的肾脏、膀胱和整个尿路管道。在日志的帮助下,医生可能会寻找某些尿路之外会影响到排尿的隐藏原因,例如下面这些:

  · 扁桃体/增殖腺肥大。根据我们的经验,这是尿床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在夜间,扁桃体或增殖腺会部分阻塞呼吸,导致阻塞性睡眠窒息,干扰正常的睡眠循环。这会进一步干扰睡中的“大脑-膀胱”通讯,导致尿床。

  · 便秘。满当当的肠子会把满当当的膀胱“挤空”(便秘的治疗见P245。)

  · 食物敏感。垃圾食物会造成垃圾的睡眠,尿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工色素和含咖啡因的饮料都对尿床有影响。

  · 压力。充满压力的白天常常会带来湿漉漉的夜晚,你要试着为孩子的生命减减压。

  · 注意力缺失障碍(ADD)。ADD儿童更有可能尿床,大概是因为白天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太短,不够让他们乖乖坐着或站着彻底排空膀胱。出于这个原因,他们的膀胱容量可能较小。此外,ADD儿童的睡眠质量通常较差,这会促进夜间尿床(见P166)。

  尿床的孩子大约只有5%有隐藏的健康原因,对其他的孩子来说,这只不过是发育中的小毛病而已。

  了解更多

  《干爽一整夜》(Dry All Night)之类的图画书能够帮助你向孩子解释他的肾脏是如何制造尿液并灌满膀胱的。

  (3)看图讲故事。在图片的帮助下,给孩子讲解大脑和膀胱的联系。我们在办公室里向5~7岁的孩子这样解释膀胱训练:画一幅图,大脑上有“导线”连着膀胱,并向孩子解释“大脑-膀胱”通讯:“你的膀胱就像是一个棒球大小的气球,气球里面是小小的神经,就像触须一样,膀胱满了它们就会告诉你。当膀胱满了的时候,它会向你的大脑发信号,大脑就叫你去尿尿。晚上大脑睡觉了,膀胱满了告诉大脑,可大脑却说:‘别烦我,我睡觉呢。’可膀胱实在涨满了,必须排掉,所以你就尿在床上了。我们要做一些好玩的事情,帮助你的大脑在晚上听膀胱的话。”

  (4)排空膀胱再上床。很多孩子上床前很累,或是只去厕所尿了一点点,所以他们睡着的时候膀胱是半满的。你要教会孩子“嘘嘘”三次,可以向孩子这样解释“:嘘,嘘,嘘嘘三次,挤空膀胱,这样尿就排光啦,你上床的时候膀胱就是空空的。”

  (5)临睡前给孩子讲“大脑-膀胱”的故事。在快上床的时候提醒一下孩子:“晚上你的大脑和膀胱是怎么互相说话的呀?”这样,在半睡半醒之间,他就会记住膀胱太满的时候要起来尿尿。就在孩子快睡着的时候,让他重复一下脑子里记得的程序,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知道膀胱觉得满了该干什么:“我感觉膀胱很胀就起来上厕所……我会往脸上泼水好清醒一点,嘘嘘三次。”蒙头睡去之前,要让孩子最后听到的话是:晚上他和他的膀胱应该怎么表现。如果你不想晚上和孩子一起起夜,在他的卧室里放一个闹钟,设定为孩子睡觉后2~3个小时内响,或者按照日志上记录的孩子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设定闹钟。就在他睡着之前,告诉他闹钟响了该干什么:“闹钟响了,你觉得膀胱满满的,于是你走到厕所,嘘嘘三次排空它。”务必在卧室通往厕所的过道上留好夜灯。孩子越大,就需要为尿床负更多责任,你不应该总在半夜被迫起床,那是他的膀胱,不过你可以做一位支持他的教练。

  (6)摇醒孩子。大多数儿童尿床的时间是入睡几小时内,有的会在更晚的时间尿床。无论你的孩子属于哪种,你可以在睡觉前试试下面的演习:

  · 彻底叫醒孩子,帮助他走到厕所。

  · 让他在脸上泼水好彻底清醒过来。

  · 让他“嘘嘘三次”彻底排空膀胱。

  · 陪他走回床上。

  叫醒孩子的时候,提醒他重复一下第五步中背诵的睡前条件反射程序。

  (7)奖励干爽的夜晚。孩子掌握一项技能的时候你会激励他、奖励他,比如说音乐技能的提高,那么,当他掌握身体技能的时候你也应该奖励。试试贴纸表格,做一份日历,尿床的夜晚贴“W”,干爽的夜晚贴“D”。不尿床的日子让孩子自己把贴纸贴上去,一连出现五张D就奖励一次。对于那些需要几个月时间来进行夜间膀胱训练的孩子来说,也许更合适的奖励策略是以月为单位,比上个月的干爽夜晚多就奖励(比如允许他邀请朋友来过夜),这通常会提供足够的激励。

  健康小贴士:鼓励孩子去朋友家过夜

  开始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让尿床的孩子去别人家过夜太尴尬了,不过这也能成为一种鼓励,此外,他可能会有至少一位朋友还在尿床。从鼓励孩子去最好的朋友家过夜开始,因为好朋友不太可能嘲笑他。和孩子谈到去别人家过夜时,你要表现出“没什么大不了”的态度,如果孩子觉得你没有因为他的问题“受辱”,他害怕的可能性就没那么大。告诉孩子朋友的父母他尿床的问题,他们大概能理解,可能还会想出些主意让孩子舒服一点儿。你可以让孩子带一条塑料床单,或是在睡袋里用别针别个垃圾袋。如果孩子想去的话,还可以鼓励他参加一周或两周的活动营。对于尿床,你越努力帮助他摆脱尴尬,它就越不成为问题。

  (8)试试高科技。如果孩子大部分晚上还是会尿床,甚至在你尝试过上述步骤以后仍无改善,而且这种晚上的麻烦事儿越来越让他感到困扰,试试膀胱调节设备吧。这种设备在儿科医生处或网上有售,包含一块穿在孩子内衣里或是内置在床单里的湿度感应板,如果有一两滴尿液滴到感应板上,就会触发连在孩子睡衣领口的蜂鸣器。这项技术背后的原理是条件反射,孩子的膀胱一满,警报就会响起,满足了让孩子感觉到膀胱装满的条件,使孩子醒来。这个游戏的目标是“打败蜂鸣器”,对孩子来说,就是在警报响起之前起床去上厕所。这种设备我们在儿科实践中使用了20多年,成功率约为90%。我们会在诊所的检查室里试用一次,教孩子和父母如何使用它。我们假装检查室就是孩子的卧室,然后排练整晚的程序。我们在诊所里做的排练是这样的,你在家也可以做:

  · 去厕所“嘘嘘三次”,排光尿液。

  ·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把设备连到孩子身上。

  · 向孩子解释会发生什么:“蜂鸣器会在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帮助膀胱和大脑交流。假如你的膀胱满了,你就该起来了。想象一下自己醒来去上厕所。”

  · 练习一次。在孩子躺在床上的时候,手动打开警报,让孩子听到警报就尽快跳下床,然后带着他走到卫生间,提醒他如何向脸上泼水来让自己清醒,让他“嘘嘘三次”排尿。将这一过程重复三次。

  剩下的就取决于孩子了。记住,在没有完整演练之前不要使用该设备,要让孩子习惯警报的声音或振动,免得被吓到。

  (9)吃药治疗尿床?我们非常不鼓励使用那些老套的药物来防止尿床,例如抗抑郁剂。根据我们的经验,睡眠障碍或焦虑之类的副作用比尿床本身带来的麻烦更加糟糕。DDAVP(醋酸去氨加压素)安全有效,它的作用机制是模仿抗利尿激素ADH的自然反应,减少夜间尿液生成。DDAVP有鼻喷雾也有药片,睡前服用,2~3个月后逐渐停药。记住,对付尿床也要采用“多保健,少吃药”模式,单靠药物不能让孩子不尿床,不过用药物来辅助上述保健技巧通常很有用。大多数时候,解决尿床的是保健而不是药片。

  资源

  我们在实践中使用两种膀胱调节设备:夜间列车R(www. nitetrain-r.com)和嘘嘘报警器(www. pottypager.com)。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