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上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罗城
唐代的成都虽然在经济与文化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获得了“扬一益二”的美誉,但是却有一个难堪的软肋,就是军事上的防御能力不强。唐代后期的唐文宗、唐懿宗、唐僖宗时期,在今天云南地区的南诏地方政权曾经几次举兵反抗朝廷,有四次都攻入蜀中,围攻成都。当时的成都城墙周长不过10里而又无护城河,成都军民困苦不堪。一是城外居民拥入城中之后十分拥挤,吃水困难;二是大量城外居民的房屋被焚毁之后,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唐宋时代成都略图 李思纯1936年绘制 李德琬提供
几次被围城之后,新上任的四川最高军政长官西川节度使高骈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上书朝廷,请求重新修建成都城池,很快得到批准。整个工程于当年6月筹备,8月开工,11月就宣告竣工,正式施工时间只用了96天,出现了成都城市建设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的高速度。这种高速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成都的军民在几次被敌军围城的灾难中吃尽了苦头,故而能够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成都周围八州十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每天走上工地的人数都超过了10万。工程完工之后,成都全城欢庆。成都从此防御能力大增,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被俘虏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当奴隶、做苦工。当时诗人顾云在《筑城篇》一诗中这样写道:“三十六里西川地,围绕城郭峨天横。一家人率一口甓(按:甓即城砖,当时规定每家必须送一块城砖到施工现场),版筑才兴城已成。役夫登城无倦色,馔饱觞酣方暂息。不假神龟出指踪,尽凭心匠为筹策。画阁团团真铁瓮,堵阔巉岩齐石壁。风吹四面旌旗动,火焰相烧满天赤。散花楼晚挂残虹,濯锦秋江澄倒碧。西川父老贺子孙,从兹始是中国人!”此诗的最后两句,特别能反映当年我们成都先辈的自豪之情。
新修筑的成都城墙既称为太玄城,又叫罗城。由于太玄城的名称太雅,未能流传,所以这座新城后来一直都叫作罗城。罗城的本义,就是包罗、扩大的城池。罗城周长25里,相当于今天的11公里。城墙底宽2丈6尺,相当于今天的8米。城墙的剖面呈梯形,高度也是8米,顶部的宽度为1丈多,相当于今天的5米左右。城墙顶部修建了用于守城的城楼、库房、通道等各种建筑物5608间。为了在发生战事时便于与攻城的敌人作战,城墙顶部的外侧还建有墙垛(又称女儿墙),在每道城门之外修建了我国古代筑城布局中常用的瓮城(也称为月城),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又修建了便于以弓弩或火炮消灭攻城敌人的“马面”。城墙的主体用黏土夯筑,但是墙的外层完全用大砖砌成。从目前已经见到的历史记载考察,这是成都城墙的外表第一次使用砖砌。
罗城在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两道城门,东面为大东门和小东门,南面为万里桥门和笮桥门,西面为大西门和小西门,北面只知道有一道门叫太玄门,另一道城门可能叫朝天门。
罗城建成之后,城墙内的面积约为7.3平方公里,比原来老城的面积扩大了6倍,将原来已经沿袭了1000多年的大城与小城相邻相依的老格局变成为大城包小城的新格局。这种大城包小城的新格局,一直沿袭到近代。
为了提高城市的防御能力,高骈主持修建罗城时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挖掘了人工河道,将原来二江并流于城南的河道流向进行了改变,让原来的内江(即郫江)从成都城西北角的縻枣堰改道,不再是原来的向南流再向东流,而是改为先向东流再向南流,在城外的东南角即如今合江亭的位置二江汇流,这就是今天的府河与南河的流向。也就是说,在建成罗城之时,成都就从原来的二江双过城下,变为了如今二江抱城的格局。而在西边则利用原有的部分小溪开挖了一条西壕(即后来的西郊河的前身),使成都城外四方都有河道作为护城河。这是成都城第一次有城有池,在墙外第一次有了完整的护城河。
罗城修建与二江抱城的格局形成之后,成都的城墙格局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一直保持到了近代。
改革开放之后,考古工作者相继在同仁路发现了残高有6米的唐代的罗城残址(见“同仁路”),在外南人民路125号的地方发现了罗城的城门遗址,旁边还发现了一座宋代的城门(外南人民路现在已经并入扩建后的锦里西路)。由此可知,罗城是唐代以后历代成都筑城的基础。也可以说,罗城的形状也就是一直到近代的成都城的形状,罗城的范围只比近代所见到的清代的成都城稍小。
1990年外南人民路发掘的唐宋时期罗城底部排水渠 李绪成摄影
1994年同仁路发掘的罗城遗址 李绪成摄影 成都街巷志.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