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套装共二十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套装共二十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附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影响

  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二日,索契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里,像往常的星期日一样,挤满了来宾。其中有一群大学生。六七年以前,他们还都是些童年小学生。他们和别的孩子们一样,那时就写信给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了他把保尔·柯察金介绍给他们而表示感谢。那些孩子们曾经坚决向他保证,万一法西斯匪徒侵犯我们祖国,他们将站在苏联的全部国境上作战,就像他们的父兄当时作战那样,像保尔·柯察金当时作战那样。

  大学生们激动地读着斯大林同志发给第一骑兵军团司令员关于向波兰白军进攻的命令;在那次进攻中,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参加了作战。他们仔细地看着那份发给战斗员奥斯特洛夫斯基,授权他在资产阶级的住宅中搜集书籍的证明书。

  在纪念馆的静寂中,扬声器突然发出了莫洛托夫的讲话声。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向全国广播,告诉人民:法西斯匪徒已开始向我国作可恶的挑衅。

  莫洛托夫确信地结束他的演讲词说: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必将被打垮。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纪念馆里,人走空了。大学生们当时立下决心——立即上前线,大家匆匆赶回疗养院去了。其中有一个在来宾题字册上留下一句话:“尼古莱,我们向你起誓:我们一定要像你作战时那样,跟那些无耻的敌人斗争到底,直到心的最后一跳。”

  过了几天,索契和莫斯科两地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里,就有许多司令员和红军战士来到。

  他们要求在出发之前送他们几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让他们带在身边。

  上尉谢林写信给奥斯特洛夫斯基夫人拉伊莎说:

  “作战中,只要一有间断,你就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恳切向您要求,请您再给我寄几册来,要不然我要给那些战士闹死了。他们说:‘我们读了一遍,要读第二遍,还要再读第三遍。’这样子的读者,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碰到。”

  这之前,保尔·柯察金曾经帮助许多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加紧地建设工厂,努力地争取丰收,积极地搞好工作。如今,他又到了战斗行列里的红军士兵们的身边,和他们一起挺身保卫列宁的城、斯大林的城,在伟大的卫国战争的整个广大的前线上作战了。

  一九四二年的十月里,斯大林格勒有一个红军中士纳托洛辛,在一所炸坍的大学宿舍里找到一本烧焦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破书,把它带到防空洞来。就在守卫这地区的危难时刻里,斯大林格勒的英勇保卫者们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里找出适当的地方,高声地读起来了。

  上尉巴斯欣回忆当时的情形说:

  “那时一切都渐渐静息下来,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保尔·柯察金在我们中间活起来了,好像在跟我们讲话,号召我们坚持抵抗。”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著名英雄崔可夫将军称他的战士为柯察金的新生代。同时,在斯大林格勒前线的好几个地区里,指挥员们管那些战绩卓越的兵士叫柯察金。这个称号,是要在战斗中取得的。

  一个红军士兵,有一次跟着他的一连从敌人的包围圈里冲出来,他说:“哦,好热烈呀!我简直就觉得奥斯特洛夫斯基正在我们的右翼上,伏在机关枪后面,帮着我们,把我们救了出来。”

  四十个年青的共青团员战士从另一战线用相仿的话语写信给渥尔加:

  “当我们冲锋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在我们的战斗序列的右翼上,保尔·柯察金正端着枪奋勇前进,像打内战一样地打击着那些恶劣的法西斯匪徒。”

  莫斯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里,有一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费多尔·费多托夫的一张染满血迹的团员证陈列在一起。这位共青团员英雄,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始终没有离开过那本书。

  有一艘战舰上的海员,把一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送到海军博物馆去陈列。书上染有班长苏联英雄库洛比亚特尼柯夫的血迹。

  这艘战舰上的英勇的船员们,曾经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坚持和三十架法西斯轰炸机作战。船身中了一千五百发枪弹。船上人员已伤亡过半。可是船员们终于完成了战斗任务。为了纪念这些海员英雄的功勋伟绩,这一本描写保尔·柯察金的书就送到博物馆去陈列,因为它跟那些海员一起作过战。

  当苏维埃军队经过奥斯特洛夫斯基住过的、或工作过的几个城镇的时候,他们更以绝大的憎恨来打击敌人。在诺伏罗西斯克城下,一个炮兵连接二连三地发着排炮。长官的命令是:“为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开火!”

  索契的纪念馆里,墙上挂着近卫军医务队队长静娜·土斯诺洛波娃的照片。她二十岁时就上前线了。她从战场上救出了一百二十三个伤员。在有一次战斗中,静娜自己也受了重伤;她的四肢都截掉了。她失了很多血,全身都被绷带包住,在医院里待了好几个月。在她的眼前是一片绝望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恐惧。

  在那些痛苦的时日里,静娜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的时候,她用嘴把书一页页衔过去。

  这个英勇的少女在给渥尔加的信上说道:

  “我真惭愧:我实在不够勇敢。从此以后,谁也看不到我的眼泪了。”

  静娜住在斯维尔德洛夫医院里,听说有一家工厂遭遇到许多困难,她决定出一点力。她就在无线电里向青年工人们演说。那些年轻人受了这少女的勇气的感动,起誓保证在制造坦克的原定计划上超额完成五辆。自从这一次以后,静娜决心当一个无线电报告员。她在库滋涅茨煤矿区的列宁斯克城的无线电委员会里工作。

  静娜在从列宁斯克寄到索契来的信上说:

  “我的朋友很多,但我所最最敬爱的一个朋友,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莫斯科的纪念馆里陈列着年轻的游击队员林娜的一封信。她的信上说,他们的一队不论到什么地方,总是随身带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时,那本书跟着战士们一起在雪里躺了两天。后来放在柴堆旁边烘干的。

  年青的游击队员们中,如果发现有人意志不振,只要说“想一想保尔!”,胆怯的人就会感到惭愧,他就自动去参加最危险的战斗行动去了。

  游击地区里的孩子们,把最最胆大勇敢的队员叫作保尔·柯察金。

  还是在一九三五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就对别列兹尼克的团员们说明过他写《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的目的。当时作家已经知道,法西斯匪徒正准备和苏联开战。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当时就写道:

  “我要叫没有见过宪兵和地主真面目的年青的一代,能够认清敌人的嘴脸。这一代,终将跟他们发生冲突,并且一定要把他们永远消灭。……到了必须拿起武器来的时候,你们得用不朽的光荣来被覆你们自己,用你们的手把红色的军旗插在柏林。”

  全苏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米哈依洛夫同志在对前方青年将士谈话时,就用这几句话来提醒他们。他热烈地说道:

  “我们要对得起保尔·柯察金和他的战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憎恨敌人,热爱祖国!”

  保尔·柯察金的这种爱和憎,不但教育了前一辈的共青团员,同时也教育了他的一群最年轻的读者。卓娅 、奥列格·柯歇伏依 、莉莎·恰依金娜 、舒拉·契卡林 ——他们都把柯察金在被处死刑的瓦莉娅的墓畔所想的话记在他们的日记本里,作为自己的誓言。

  奥列格的母亲 写了一封信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母亲。她信上说,任何书都没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给奥列格那么强烈的印象。奥列格在六年级的时候,就看完了那部小说的乌克兰文本。他总是一直到深夜也不肯放手。

  奥列格对母亲说:

  “在任何一方面,我都要学保尔的样。不过,他所创造的东西,我大概是创造不出来的。我们这些个少先队员,都没有经历过那种艰苦的生活,我们是在幸福的环境里长大的。每一所学校的大门都为我们敞开着,我们可以自由地替自己选择任何一种职业。要是敌人竟敢侵犯我们的祖国,企图从我们苏维埃人手里抢去一切我们所应用着的东西、斯大林所给予我们的东西的话,那么,我就要像柯察金那样为保卫这一切而斗争,不管我是多大年纪。”

  一九四二年的春天,奥列格又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新看了一遍。

  母亲叶琳娜在信上写道: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是奥列格给自己处理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的一本参考书。只要同志之间有谁表现消极或者意志颓唐,奥列格就从书架上拿下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次总把书中适合于当时情况的话找出来。……”

  奥列格总是补充说道:

  “如果还需要打气的话,我劝你向那位不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去讨教,去请求帮助:奥列格房里,书架上,顶上一格,就是小说第一卷!”

  奥列格的母亲在信上讲道:

  “这时德国兵到了克拉斯诺顿。奥列格想起保尔在德寇占领下怎样受苦,怎样和敌人斗争。他就踏上了坚决斗争的道路,踏上了柯察金的道路。奥列格把一班朋友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第一次集会就是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书里的几段插话。我时常听到他凭着记忆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里他所喜爱的地方讲给朋友们听。”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应该这样度过他的一生:要做到,没有岁月虚度的悲痛;……而且要做到,在临死的时候能够说一句: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争取全人类解放的斗争。”

  在卓娅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上,就刻着这几句话。苏联的年青英雄的一代,就拿这几句话作为他们的誓言。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预言成了事实。我们的军队凯旋,回到了祖国。

  有一个年青战士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的来宾题字册上写道:

  “古里亚,上回我上前线的时候,曾经来向你告别。这回我凯旋了,我认为我有义务再到馆里来一次,来拜会一下在战斗中鼓励我取得胜利的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很早就流传到国外的许多国家了。

  资产阶级是害怕保尔·柯察金的。在瑞士,一家出版社因为出版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的经理竟遭拘禁,印刷所也给封了门。工人们拥护保尔·柯察金,宣布罢工。

  一九三九年间,当红军协助立陶宛人民从资产阶级政权下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在一所农屋里发现一个重病青年。原来,在苏联军队到达的前一天,宪兵在他家里搜到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把他打个半死。

  法西斯匪徒攻陷法国后,把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的译者费尔德曼教授拘禁起来,接着把他枪毙了。

  在美国,在这个标榜着“民主和自由”的国家里,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的人,时常会受到撤职的处分,甚至还要坐牢。

  可是,在各个国家里,尽管警察和检查机构横施迫害,进步的出版社还是不断地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印出来。各地的工人报纸都有关于保尔·柯察金的文章发表。英国有一个著名作家,在看了这部小说以后,高声喝彩道:“这一部书,使我们为戴有人这个称号而骄傲!”

  在许多人民民主共和国里——在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在这些由英勇的苏联红军从法西斯魔掌下解放出来的国家里,现在正有几百万个新读者热爱地读着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事迹。

  希腊民主军的战士们,随身带了保尔·柯察金的书向他们的敌人——在美英军队支撑下控制着政权的希腊法西斯匪帮进行战斗。

  希腊的爱国人民提到少女阿芬·托斯克的名字时总是特别起敬。她为了祖国的自由,在战斗中作了壮烈的牺牲。她向敌人的机关枪扑过去,用自己的身体封锁了枪火。在她遗下的行军包中,有一本希腊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也帮助了人民解放斗争。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一个个县城、节节向前挺进的时候,在一次激战中,战斗员姚杰(译音)受了重伤。他的眼睛瞎了,医生无法挽救。姚杰想自杀。在医院里,别人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念给他听。这本书,终于挽救了他的生命。他时常高声背诵书中的整整几章。

  后来,姚杰被任命为山东省一所医院的政治指导员。这位盲指导员就亲自把保尔·柯察金的一生经历讲给受了重伤的战斗员们听。姚杰总是拿保尔·柯察金的一生做榜样,向他们灌输勇气,鼓舞他们的热情:去归队,去为祖国战斗到最后的一口气。

  在莫斯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本中文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总书记冯文彬赠给纪念馆的。他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写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曾经带了这一本书进行解放战争。”

  在朝鲜人民英勇反抗美国侵略、争取祖国独立解放的轰轰烈烈的斗争中,保尔·柯察金的不朽形象也帮助了他们。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十周年纪念日,苏联人民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在这腊月天的夜里,许多工厂里的年青工人配置了“柯察金值班”。各地的“柯察金小组”,到现在还在积极活动。

  奥斯特洛夫斯基当初做过电气装配工人的基辅中央铁路工厂,现在已改为车厢修缮厂。好几年来,这里的“共青团员——柯察金小组”每个月都超额完成他们的计划。

  在列宁格勒,斯大林工厂和基洛夫工厂里的“柯察金小组”,工作也非常有成绩。红色维堡人工厂里的共青团员们,受到索契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赠送他们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作为最优秀的青年小组的优胜旗。

  我们今天,全世界上争取和平的斗争愈益广泛地展开了。地球上一切正直纯朴的人,紧靠在伟大的和平旗手斯大林同志的周围,联合了起来,一致向万恶的美英帝国主义——新世界战争的煽动者们作斗争。

  因此,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热烈的话语,在今天听来,有着一种新的力量:

  “我们大家是在和平劳动的环境里,我们的旗帜就是和平。我们要求和平,我们要建筑一座共产主义的水晶宫。……如果法西斯这条疯狗,竟敢侵犯苏维埃联盟的神圣国境,那么,全国人民都将起来捍卫自己的边疆,千百万的青年战士都将握起武器。”

  今天,千百万爱好和平的苏维埃人已越来越高地筑起共产主义的雄伟建筑。根据伟大的斯大林的英明计划,在不倦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他们正在建造史无前例的大发电站,筑起宏大雄伟的堤坝,开辟绵延数千里的大运河,把几百万顷的荒野变成集体农庄的耕地、牧场,使瘠土化为沃野。

  无数工厂里的敞亮的新车间,在不断扩充。各地集体农庄的丰盛的庄稼,在哗哗作响。

  防护林带上的幼树,在日益长大。无敌的苏维埃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当我们看到报导那些舍身忘我的共产主义建设者们的事迹的时候,当我们读到描写我们国家里的卓越人物的文章的时候,在今天的苏维埃人的形象上,我们看到了保尔·柯察金的面貌。

  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平与事业简明年表

  一九〇四年九月二十九日(新历)——尼古莱生于乌克兰前伏伦郡(现归罗福诺省)奥斯特罗格县维里亚村一个酒厂工人阿列克赛·伊凡诺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中。

  一九一〇至一九一三年(六至九岁)——在维里亚村乡村教会小学读书。

  一九一四年(十岁)——夏季,和父亲一同住在土利亚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从边境上撤退至舍佩托夫卡。

  一九一五年(十一岁)——进舍佩托夫卡两年级制小学。春季,在神学教师的坚持主张下,被学校开除。

  九月——进舍佩托夫卡车站食堂当烧水工人。

  一九一七年(十三岁)二月——被食堂老板辞歇。到车站材料库锯火车用木柴。

  八月——重入两年制小学读书。与布尔什维克工人林尼克(后任舍佩托夫卡革命委员会主席)和贝列德雷楚克认识。

  一九一八年(十四岁)——在发电厂里当火夫助手。同时在高级小学二年级读书。舍佩托夫卡被彼德留拉匪军占领;革命委员会转入地下,尼古莱与革命委员会发生关系。张贴传单。

  一九一九年(十五岁)——冒生命危险,救出被捕的革命委员费多尔·贝列德雷楚克。

  七月二十日——加入乌克兰共产主义青年团。

  八月九日——随同开出舍佩托夫卡的红军部队上前线。

  一九二〇年(十六岁)——在科托夫斯基旅里参加与波兰白军的战斗。

  六月——归入骑兵第一军团队伍。

  八月——进攻里伏夫。腹部和头部受重伤。

  十月——因伤重被解除兵役。

  一九二一年(十七岁)——在乌克兰肃反委员会基辅组织里工作。后受团省委指派进西南铁路中央工厂工作。当电机装配工助手,被选为团支书。同时在电机工程学校就读。

  秋季——参加波雅尔克站铁路支线的铺轨工作。患肠伤寒症及风湿症。

  一九二二年(十八岁)——回基辅进铁路工厂做原来的工作。又进电机工程学校读书。

  八月至九月——到别尔强斯克接受泥浴治疗。

  十一月——参加第聂伯河畔抢救运木的工作。害病,回到舍佩托夫卡。医疗委员会认为他已是残废。

  一九二三年(十九岁)一月——乌克兰共青团舍佩托夫卡地委派奥斯特洛夫斯基为贝列兹夫多团组织书记。同时被任命为普及军训第二大队的政委。

  十月二十七日——团区委书记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一个“最刚毅、最坚定的共青团员”,被批准为乌克兰共产党(布)的候补党员。

  一九二四年(二十岁)——被调为依扎斯拉夫里团区委书记。

  五月二十一日——被选为乌克兰共青团舍佩托夫卡地委委员。

  六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以代表资格参加伏伦郡第八届团员大会。被提名为郡委委员候选人。

  八月九日——被批准为乌克兰共产党(布)党员。同时兼任舍佩托夫卡团地委书记。

  九月——病势加重。

  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七月——在各地医院及疗养院治疗(斯拉佛扬斯克、哈尔科夫、耶夫巴多里)。

  一九二六年(二十二岁)七月——到诺伏罗西斯克。与拉雅·玛秋克结识,旋即结婚。

  九月——到哈尔科夫和莫斯科去。

  十月——回诺伏罗西斯克。

  一九二七年(二十三岁)——卧床不起。担任宣传员工作,在家中领导党的几个团员小组的学习。忙于自我教育。

  六月至八月——在克拉斯诺达尔附近的温泉疗养所接受硫黄浴的治疗。

  秋季——回诺伏罗西斯克,写作关于科托夫斯基旅战绩的回忆录。

  十二月——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广播班(至一九二九年结业)。

  一九二八年(二十四岁)——将追述科托夫斯基旅战士战绩的原稿寄至敖德萨,征求战友们的意见。获得赞许的评价。但原稿(未留副本)并未收到,在邮递中遗失了。

  六月——在索契老玛切斯塔第五疗养院治疗。住院期满后仍住在索契。

  十一月——双目失明。

  一九二九年(二十五岁)十月——到莫斯科治眼病。

  从一九二九年十月七日至一九三〇年四月四日——在莫斯科第一国立大学病院治疗。

  一九三〇年(二十六岁)三月二十二日——割除副甲状腺;手术极痛苦,但未奏效。

  四月——迁入莫斯科静寂胡同12号屋。

  五月——到索契重受玛切斯塔浴治疗。

  十月——回莫斯科。开始写作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九三一年(二十七岁)十一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卷完成。

  一九三二年(二十八岁)二月——小说稿受到《青年近卫军》杂志编辑部的赞许。

  三月二十八日——小说在作家俱乐部被提出讨论。

  四月——小说上卷开始发表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奥斯特洛夫斯基被批准加入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协会。

  六月二十七日——动身去索契,进红色莫斯科疗养院。开始写下卷小说。

  十二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卷出版。

  一九三三年(二十九岁)六月——小说下卷杀青。

  一九三四年(三十岁)六月一日——被批准加入苏联作家协会。

  九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卷出版。

  十二月——开始写《暴风雨所诞生的》。

  一九三五年(三十一岁)四月——《暴风雨所诞生的》前五章,发表在索契真理报上。

  五月十六日——联共(布)党索契市委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寓所中听取其创作工作的报告。

  六月二十六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卷合订本初版签字付印。

  五月至九月——编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剧本。

  七月至十月——《暴风雨所诞生的》前几章发表在第七至第十期《青年近卫军》杂志上。

  十月一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授予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列宁勋章。

  十月二日——函致斯大林同志,为党与政府赐给殊奖热烈致谢,并向祖国、党、伟大的领袖和导师表示热烈的敬爱和忠诚。

  十月十二日——乌克兰诸城(基辅和舍佩托夫卡等)为亲爱的作家举行联合广播。奥斯特洛夫斯基发表关于他写作《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工作的广播演说。

  十月二十三日——在索契党积极分子会议上发表广播演说,题目为“我国的作家应该是怎样的”。

  十月二十七日——乌克兰政府决定在索契赠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住宅举行奠基。

  十一月二十四日——接受列宁勋章。

  十二月六日——在亚速海一黑海边区的作家会议上发表广播演说。

  十二月九日——动身去莫斯科,收集资料,以便继续写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十二月十一日——到莫斯科,安顿在当局指定给他的住宅,在高尔基街四十号(今国立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

  一九三六年(三十二岁)一月——写完《暴风雨所诞生的》最后两章。

  工农红军政治部承认奥斯特洛夫斯基为战地记者,并授予旅政委的职衔。

  一月七日——舍佩托夫卡共青团组织推选奥斯特洛夫斯基为第九届全乌克兰团员大会代表。

  二月一日——维尼察省团员大会推选奥斯特洛夫斯基为第十届全苏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的代表。

  四月六日——在第九届全乌克兰团员大会上发表广播演说。

  四月十七日——拟好在第十届全苏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上的演讲稿。由于病势转剧,未发表演讲。

  四月二十八日——父亲阿列克赛去世,时年八十六岁。

  五月十七日——回索契。住在新屋中。

  八月十七日——《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写完。

  十月二十二日——动身去莫斯科。

  十一月十五日——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莫斯科寓所开会,讨论《暴风雨所诞生的》。

  十二月十一日——结束《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的整编工作。

  十二月十六日——肾病转剧。

  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七时五十分——尼古莱·阿列克赛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离世。

  十二月二十五日——遗体火化。

  十二月二十六日——下葬之日,《暴风雨所诞生的》初版问世。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套装共二十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