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来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感知的来源?
感知是存在的本质,存在就是在感知,人们立即会追问:感知从哪里来?按思维的逻辑关系,一切都有其来源,感知不会无缘无故存在,感知的起因、来源和推动感知的力是什么?答䅁很简单:来自于非感知。人们马上会问:非感知又来自哪里?非感知是什么?问题产生了,这两个问题合理吗?问题的本身符合逻辑吗?非感知怎么被感知?能被感知的事物是非感知吗?如果回答,非感知不能被感知,人们不但不理解,而且会很愤怒,认为这是在诡辩,人们认为,如果存在就是在感知,那么感知一定有一个可知的来源,一个可以探究到的来处。人们的思维逻辑一直如此,力后面必有力,因后面必有因,这是科学思维,也是科学正在做的事情,科学一直在追究最远的远、最大的大、最小的小,科学一直在不断的挑战有限,就是基于这种逻辑,所以,空间、外空间、外外空间;物质、微物质、微微物质;以前的以前、无限的以前正在被发现……人们在满足好奇的惊喜中发现,与这一切存在相比,人渺小得可以忽略,人自己不算什么,强大的是无限的存在。人被这个"无限"彻底埋葬,这就是科学认识的结果。
人不能找到存在的始点和终点,人不能找到力后面的力和因后面的因,这逼死了多少钻牛角尖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牛顿找不到第一推动力,最后找到上帝之手。有人说,科学的终点是哲学,哲学的终点是神学,就是一个绝望的结论,人们的思维逻辑本身不符合逻辑,无限无穷不合逻辑。
我们一直认为,我们面对的存在是无限的存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无限的世界,我们的认识也是无穷无限的认识,所以在理论上,人类有无限的自由。殊不知,这个无限的逻辑害了我们,使我们严重的误解了存在、误解了世界,更误解了自己。无限的结果是不可知,不可知的结果是无根由,无根由的存在是不可靠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的暂时存在,这就是人类为自己设置的存在处境。人早就发现绝对的自由是不可靠的,但是一直未找到物质存在的限制是什么,人的自由存在的限制是什么,没有这个限,一切存在就缺乏根据,人没有一个终极的限,人就永远无家可归。但限在哪里?这不是一个科学数据,也不是一个科学结论,存在之限本就不是一个科学问题。
限是什么?限就是规则、法则、界限,无限生无,有限生有,一切的有都是限的产物,无就是无限的结果,限得越多、越严格,所限事物的存在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唯物论的缺陷就是逻辑上缺少终极之限,而唯心论本身就建立在无限之上。存在之限在哪里?自由的人类找不着限,就如同飞在空中的鸟找不到大地,人将何去何从?
人的无限思维逻辑并非来自事物的无限存在,正是人的无限逻辑使事物处于无限状态,所以,无限在人不在物,物是有限的,只是人对其限视而不见,人自己更是有限的,但人对自己的有限完全不觉,所以造出了无限的追问。存在有限和人有限,限在哪里?限在感知,感知和非感知就是一切存在的界限,也是人越不过去的界限。感知和非感知是一条清晰、明确、不可能逾越的界线,正因为有非感知,被感知的事物才得以存在,正因为有非感知,人的自由被严格限制,一切只在感知中,人只能感知到一切,非感知是一条刚性的界线。
感知是存在和人的界限,人从此有了家园,结束了流浪的无限生活;物质的产生、存在与变化从此有了根据;时空的秩序与限制也有了依据,时空与宇宙不再是无限的扩张……感知为限,这个限制就是一切产生之元,一切起源于感知,一切追问在感知以内进行,一切存在到非感知为止,这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再没有无穷无限的问题,再没有无穷无尽的追问,再没有宇宙的终极起源和物质的客观来源。再没有从前的从前、以后的以后,也没有外面的外面、里面的里面,大到哪里为止?小到哪里为止的逻辑困境被破解。一切从感知开始,到非感知为止,任何事物和任何人都受到限制。从此以后,不但一切以感知为限制,一切更以感知为前提,客观与主观,唯物与唯心的争执结束,一切以感知原理为准,一切从感知出发,一切到感知结束,感知是检验存在的唯一标准。一切以感知为目的,一切从实现感知目的中获得意义。
从感知到非感知是极严格、极有限的范围,万物与人只能在这个空间范围内存在,任何越界之举都是徒劳的和没有意义的,在感知范围内,万物与人有足够的存在空间,也有着不可穷尽的可能性。
再用唯物观来设想事物的存在状态是没有意义的,人设想的只能是感知状态,而感知状态不可能缺少感知者,用感知态去设想非感知态是一个极大的逻辑错误,非感知态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我们只能依逻辑推断出感知从非感知而来,我们还想追究非感知从何而来吗?我们还要追问非感知是什么吗?难道我们还不明白非感知存在的意义吗? 《感知新文明》(感知论.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