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丝路望长安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9章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谢夫人本以为过了年,身体好转便可还乡,哪知道病不由人,心痛头晕气短,又得风寒感冒发烧,回家心切,却身不由己。
魏承祖尽心尽力及时给予诊治,这日号脉见谢夫人心绪不宁便问:“伯母为何事担忧?”
谢夫人说:“我这病,拖累得举家不安,贤侄日夜操劳,真是不好意思得很。我一闭上眼睛就是文元他爹孤孤单单的……”
魏承祖说:“伯母,侄子就是治病的,理应尽心尽力。古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伯母的病要标本兼治。病由心起,阴阳表里,缺一不可。思虑伤心,忧郁伤肺,饥饱伤脾,身病还得心病医,心境静时身亦静。伯母一定要安下心来慢慢调理,做长期打算。”
谢文元说:“母亲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您把心放下,承祖兄给妈治好了病,我们好还乡陪伴父亲。”
魏秀娥说:“是不是秀娥有啥不是,让婆母不顺心?若有不当之处,婆母该说的说,该打的打,秀娥改正,千万不要搁在心里方好。”
谢夫人拉着秀娥的手说:“我把你们一家子都拖累的,要不是你母亲和你这么周到的照顾,我还不知咋样了呢。千万不要为了我累坏了身子,让我心里更加不安。”
魏夫人说:“亲家母你这就见外了。每天能与你说说话,觉得这日子过得挺有意思的。老天会保佑你平平安安的。”
魏承祖开好了方子说:“我一会儿让人把药送过来,这病是急不得的。天冷常坐之处须要四面周密,避风如避箭。早晚散步,屋里空气要清新,开窗通风,千万要注意别让煤烟打着。”
魏夫人说:“老姐姐,先到我房里去,让秀娥、吴妈再仔细察看哪里不严实。”
谢文元送魏承祖出门回来说:“让我来检查吧。”
魏夫人说:“你岳父吩咐了,让你用心读书,不要分心。”
谢文元生活很有规律,五更起长跑,回来洒扫庭院,洗漱问安。早饭后读到午时,午饭后去后院同谢忠铡草、起圈、劈柴、喂马……晚上作文到三更。这习惯是爹爹在世时养成的,春种夏收,苦活脏活累活都能干,必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魏秀娥从小受三从四德的熏陶。自从爹爹把她许配给谢文元,从爹爹的言谈中感到未来的夫君是一位始终如一、知书达理的正人君子。憧憬中的他出现了,而且无处不在,这就是她今生今世要忠贞厮守的人。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谢夫人接到亲戚的书信,真是晴天霹雳:老宅在一场大火中被毁。命不由人,自己的身子又这样不争气,该做长远打算。谢夫人与儿子谢文元、义子谢忠商量:“儿啊,长此下去,怎么是好?娘想搬出去,用你爹爹留给咱们的钱买房置地,自食其力,等来年身体好了再做打算。”
谢文元说:“母亲说的正是儿所想的,承祖兄说母亲的身体再也经不住长途跋涉。儿已长大成人,怎么能长期寄人篱下?应该自食其力,兴家立业。”
谢忠也道:“中,有儿子养家不是问题。”
谢夫人把这个意思对魏夫人说了。
魏夫人说:“老姐姐,万万使不得,若有不当之处,请老姐姐指出来,我们改正。老姐姐若搬出去,要是老爷怪罪下来,我可担当不起。”
谢夫人说:“亲家公和妹妹对我家的恩德,永世难忘。我主意已定,这样麻烦拖累妹妹一家,我实在心里不安。但是文元是个大男人,得成家立业,没个家业怎么能行?还请妹妹谅解。”
魏继业回来后,魏夫人把谢夫人的意思对魏继业讲了,魏继业哪里肯依。
谢夫人一再坚持:“这一冬把亲家忙得够呛,我心里实在不安。儿女大了,也需谨遵礼仪,成家立业也得先有个家业。我想用我家老爷留下的银两和首饰置一处小院,二十亩田地,自食其力。还请亲家成全。”
魏继业说:“亲家,你的意思我理解。只是太仓促了些,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谢夫人回道:“眼看就到了农忙季节,不能再拖了,误了季节又是一年。越快越好,还请亲家成全。”
见谢夫人如此坚定,魏继业少不得细细考量一番,心里也承认谢夫人所思有理。一来,男女授受不亲,虽是订了婚,却也多有不便;二来,他日结婚必得有个去处,有了家,安定下来,也能常来常往;三来,可以考查女婿的自立能力;四来,要换位思考,寄人篱下,怎能心安理得?对亲家母治病也无益处。魏继业说:“既然亲家去意已决,我也不好强留。我家西面不远,有一处宅院、二十亩地要卖,一应手续俱全,我让人去办,只是委屈亲家母了。”
谢夫人谢道:“这就太谢谢亲家了,我让谢忠去付钱。”
魏继业说:“亲家母,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就是。”
魏继业不动声色地把小院收拾得焕然一新、井然有序。谢夫人验收,感念之情难以言表。择吉日良辰,张灯结彩,搬进了自己的新家。
谢夫人住了上房,有谢曾祖的灵位相伴。谢文元住东厢,挨着书房。谢忠为了侍弄牲口,把西北角的房朝后院开了个门。
魏夫人按照魏继业的意思,把厨房上已满十五的囡囡使了过来伺候谢夫人。 丝路望长安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