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丝路望长安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43章
吴上元转身往回走,不走大路走小路。天太热苞米都旱了,今天晚上他要给自己的苞米地浇上一水。刚走了不远就看见一个瘦弱的女人,连背带拉地拖着一口袋粮食,后面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像这样个走法,什么时候才能进城呢?他上去从女人手里拿过口袋,往肩上一扛说:“快走,晚了城门关了。”
女人哭着求饶:“好人,这是我娘儿俩的命啊!”
小男孩也上来抢口袋,吴上元给他们一人一个饼说:“我送你俩进城,你的男人呢?”
女人将信将疑地说:“守城被打死了。娃娃快要饿死了。可怜可怜我们吧!”
吴上元说:“你这样走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天黑了要是打起来,还能有命吗!”
女人说:“做个饱死鬼总比饿死鬼强。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弄回去。”
吴上元把母子俩送到,城门已经关了,守军是个有良心的,放母子二人进去。回来的路上又碰上一个老人,吴上元告诉他城门已经关了。老人说:“我儿子战死了,我媳妇疯了,孙子还在家等着吃呢,死也得回去啊。”
吴上元把身上仅有的一个饼给了老汉,说:“豁出来了,我们快些。”他又把老人送到城前,这才趁着夜色从庄稼地里的小路上往回走。起风了,他像精灵似的躲过巡逻兵的盘查,悠忽地进了自家的院子。
“把人急的,咋才回来!”
吴上元吓了一跳,说:“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吴老爹拉着儿子好一番瞧,说:“我和你娘一直为你提心吊胆的,我的儿,你终于平安回来了。这是什么世道!”
吴上元安抚着爹,又问道:“我娘呢?”
“趁停火,你娘在磨坊里推些面藏下。”吴老爹指了指磨坊的方向。
“谢国过来了没有?”
吴老爹没听清,问道:“你说的啥?”
吴上元对着爹的耳朵又问了一遍:“谢先生的大儿子过来没有?”
“来过了,他说他在屈家找个地方过夜,让我们不要担心,好和善的后生。你娘在牛粪火里烧馍馍呢,仗打起来不敢生火的。案板上有烧好的,你拿上吃去。”
吴上元说:“粮食要放好呢,这次城里饿死了不少人,屈老舅把三妹换了两袋子面,才救下了命。”
吴母听了这话,出来了问:“你说的是真的?我的天啊!”
“这还能有假,要不是二哥让我抬伤兵、埋死人,我也得打仗去。”吴上元一边吃一边说。
吴母问:“那咋办呢?这里也是一样抓兵拉夫,不得安宁,你到菜窖里躲着,不去了。”
“咱是上了册的,临阵脱逃是要枪决的,听天由命吧。爹,我把咱家的苞米地浇一下,苞米要是旱死了,今年咋过呢。”
吴母生怕儿子被拉去打仗,忧心得很:“娃啊,命要紧,不知道啥时候打呢,枪子儿乱飞,我看算了吧。”
“不是停火了吗?我回来的时候,有人已经放水了。”他在案板上又拿了两个烧好的大圆馍,“我浇地去了。”
吴母嘱咐道:“千万要小心呢。”
“放心就是了。”吴上元偷偷来到屈芜家的院子里,没敢叫门,从墙上翻进去,小声地说:“大哥,我是上元。”
“我在这里。”谢国从柴草堆里钻了出来。
“大哥,我给你送馍来了。”吴上元把一个大馍递给谢国。
谢国说:“你娘给我了,一个馍吃两天没问题。”
“放到老鼠偷不到的地方,没有的时候救急,这个馍放上十天半月好好的。”
谢国问:“这么厚怎么做熟的?烤进去的黄的就有钱儿厚。”
吴上元解释道:“把饼放到专门的烧锅里,埋到过了火的牛粪火里慢慢煨。大哥,晚上小心些,动静越小越好。我走了。”
吴上元先浇屈芜家的玉米地,这是马军的活跃区,明察暗哨,防不胜防。这会儿没有枪声,只有沙沙的风声,吹走了酷热,带来丝丝清凉。他想,没有战争的日子真好!马仲英狗日的我们不招你不惹你,你打我们干啥呢?我们家的一切都让你毁了,这可都是我们祖孙三代的心血啊!当年我爷爷来这里垦荒,挖地窝子、吃糠咽菜度日子,开荒引水,历经了千辛万苦,我爷爷累死在地里,爹的腰累弯了……
不知不觉,他到了爷爷的坟头,小声说道:“爷爷,你天天看着我们是怎样下苦的,几十年辛辛苦苦才有了今天这份家业,过上安稳的日子,爷爷你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平安无事吧。”他仰面朝天地躺在爷爷的坟头迷糊着了,突然听到不远处巡逻的厉声大喊:“谁?不出来开枪了。”
吴上元紧张极了,不敢轻举妄动。只见一个黑影走出来,哀求道:“军爷,苞米都快旱死了,行行好,让我浇些水。”
巡逻兵骂骂咧咧,几下就把人打倒了。
等巡逻队走远了,吴上元溜过来扶起这个人,才看清是熟人:“是你啊,杨大哥,要紧不要紧?”
杨大哥说:“死不了,我得把苞米浇了。”
屈芜没见吴上元回来,便问谢文元。谢文元说:“不是休战三天嘛,上元跟他爹娘在一起,没回来。”
屈芜想家,对着婆娘说:“娃他妈,我们也回家吧。”
“等把贼娃子打跑了,我们就回家。”
谢文元在一旁若有所思地说道:“天下太平了,我们一起回老家。”
谢文元腰酸背痛,又惦记谢国、吴上元,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当他匆忙赶到地里时,吴上元已经割了一亩多地,谢国割了也有半亩多,他才把心放下。
屈昶芳说:“上元哥你割的真多,我腰疼啊。”
吴上元说:“娃娃家哪里来的腰。往年麦子熟了,请上几个麦客,几天也就收完了,今年可要糟蹋了,能多收一点算一点。你们今天来得好快啊。”
“我坐在车上,我谢大老这么大年纪让上来也不上来,一路小跑。上坡要不是我三哥扶着,我们也没有这么快。我三哥真好啊,论跑步谁都比不上。上元哥多多割,我是饿怕了。后面大队割麦子的上来了,这点麦子哪里经得住割!咱们得快一点往场上拉。要不就成人家的了。”屈昶芳絮絮叨叨地说着。
谢文元说:“吃到嘴里就好,谢昌拉麦子了。”
吴上元对谢文元佩服得很,说:“谢大老这么大年纪真是不一般。”
谢昌把昶芸捆好的麦子往车上装,又问大哥:“你什么时候割的?”
“东方红了就割开了。你看上元,那可真是好把式,顶我两三个。你把咱爹照顾好就好了。”谢国低着头,一边割麦子一边说着。
第三天,大批的灾民如洪水猛兽般涌过来,见了人家就抢。这是最后的时刻,多一点粮食,活着就多一份保证。
谢文元把自己地里割倒的麦子让老弱妇幼拿上些打去。吴上元惦记着昨天晚上送进城的两家人,要是他们能上来,他割下的就让他们去打。当下最重要的是把割下的麦子碾好了拉回城。要是能在城里遇上那对母子和那个老人,也给他们送上些。可惜一直没有见上。 丝路望长安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