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历代名人咏四川

柒 杜甫草堂·杜甫

历代名人咏四川 周啸天 3389 2021-04-06 08: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历代名人咏四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柒

  杜甫草堂·杜甫

  杜甫草堂在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今已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圣地。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玄宗开元末举进士不第,曾漫游齐赵等地。其后往长安求仕,困守十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曾陷贼中,被解至长安,后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授左拾遗。两京收复后,出为华州司功参军。肃宗乾元二年(759),关辅大旱,杜甫因饥馑弃官,于七月携家经秦州、同州,岁尾到达成都(今四川成都)。翌年春天,在友人的帮助下,建起草堂。

  寓蜀期间,杜甫还曾游寓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等地,后随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重返成都。武尝荐举诗人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死,诗人始离成都,此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

  此后草堂屡兴屡废,经明弘治十三年(1500)、清嘉庆十六年(1811)两次大规模重修,始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正式对外开放(1952)。后又成立杜甫纪念馆(1955),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后又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1984)。

  草堂总面积约二百四十亩,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为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他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

  新修茅屋故居景点在碑亭北面,建筑面积二百四十平方米。主体建筑五开间,四座配房,竹条夹墙,裹以黄泥,屋顶系茅草遮苫,再辅以竹篱、菜园、药圃,使整个建筑于古朴中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

  相关诗词: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唐·杜甫《堂成》)

  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唐·杜甫《怀锦水居止二首》其二)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遗》)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唐·雍陶《经杜甫旧宅》)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且相亲。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孝今寂寞。儿呼不苏驴失足,犹恐醒来有新作。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宋·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

  老病吟哦卧草堂,后人称圣复称王。

  千秋史笔承盲左,一代诗名冠李唐。

  微觉天才殊太白,却无题目咏汾阳。

  皮毛摹拟谈宗派,多少呻吟假病方。

  (清·张懋畿《游工部草堂》)

  人日残梅作雪飘,出城携酒碧溪遥。

  无端老杜同心事,四海风尘万里桥。

  (清·张之洞《人日游草堂寺》)

  诗人身后人知敬,谁省严家节度尊?

  志大许身空稷契,名高作客任乾坤。

  画栏拓字人携酒,春水群鸥客到门。

  当日错嗔王录事,竹寒沙碧浣花村。

  (现代·赵熙《草堂》)

  少陵祠宇未全倾,流落能来奠此觥。

  一树枯柟吹欲倒,千竿恶竹斩还生。

  人心已渐忘离乱,天意真难见太平。

  归倚小车还似醉,暮鸦哀怨满江城。

  (现代·陈寅恪《甲申春日谒杜工部祠》) 历代名人咏四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