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历代名人咏四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陆
琴台·司马相如
琴台在成都通惠门一带,靠近司马相如故宅。晋《益州耆旧传》《益州记》载,司马相如宅在市桥西,即今成都通惠门附近,其地有相如琴台。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年时代曾读书学剑,汉景帝时家境殷实,捐得郎官,后投奔梁孝王,在梁园与邹阳、枚乘等一批著名文士交往,写下了著名的《子虚赋》。梁孝王死后,相如回到成都,其时家境衰微,不得不依托于做临邛县令的故人王吉,住进该县城郭下的小亭中。卓王孙为临邛首富,设宴请王吉率相如聚会,席间王吉请相如弹琴,由此引发卓氏新寡的女儿卓文君对他的爱慕,由此酿成一段佳话。
相关诗词:
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
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
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
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
(梁·萧纲《登琴台》)
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唐·卢照邻《相如琴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题注: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
(唐·杜甫《琴台》)
君不见成都郭西有琴台,长卿遗迹埋尘埃。千年乃为狐兔窟,化作佛庙空崔嵬。黄须老人犹记得,昔时荒破樵苏入。锄犁畏践牛脚匀,古瓮耕开数逾十。乃知昔人用意深,瓮下取声元为琴。人琴不见瓮已掘,唯有鸟雀来悲吟。一朝风流随手尽,况复千年何所讯?安得雄词吊汝魂,寂寞秋芜耿寒磷。
(宋·宋京《琴台》)
【链接一】琴台路
琴台路在成都市十二桥古建筑比较密集、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地段,周围有杜甫草堂、青羊宫、百花潭、文化宫等古文化遗址及公园。
琴台路老街是成都市的珠宝一条街,市内大型珠宝楼在这里荟萃,也兼有少数小规模餐饮店,街区缺乏统一性,特色不突出。改造后的琴台路于2002年底正式通行,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琴台路在改造过程中注重特色街区的营造以及同周围环境的结合。
琴台路最富特色的是全长约九百二十米、横贯整条街道的汉画像砖带,这条砖带荟萃了中国目前面世的绝大部分汉画像内容,如宴饮、歌舞、弋射、车马出巡等。这条砖带由十六万块青石砖铺筑而成,表现内容有古代市井趣事、百姓人物、飞禽走兽、神仙鬼怪等,可谓遍地是故事。
相关诗词:
流光溢彩琴台路,车马喧阗广聚财。
高栋重檐望不尽,锦城富丽压江淮。
(现代·殷明辉《琴台路》)
【链接二】驷马桥
驷马桥在成都城北,原名升仙桥,水曰“升仙水”。司马相如得汉武帝征召,过此桥时曾题市门:不乘高车驷马,不过其下。故后又称“驷马桥”。
相关诗词: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
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唐·岑参《升仙桥》)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
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
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唐·汪遵《升仙桥二首》)
我过升仙桥,石心收不纵。忆昔题桥人,清风吹残梦。当其微贱时,苦把焦桐弄。未逢狗监杨,文章只覆瓮。帝前才一言,声名腾五凤。摛笔赋大人,飘飘凌云送。高车驷马归,乡邻若雷閧。试思题桥词,谈言微偶中。
(现代·胡牧生《司马长卿升仙桥》)
【链接三】万里桥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相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祎聘吴,至此桥,感慨地说:“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后人因此称之“万里桥”。
相关诗词: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唐·岑参《万里桥》)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潮平。
拿舟直驶修篁里,坐听风湍澈骨清。
(宋·吕大防《万里亭》)
长江万里涉波涛,慷慨登舟使节劳。
山隔巫庐云盖回,江连吴楚浪花高。
三分鼎立东西帝,百战关临上下牢。
朱雀桥边回首处,连天春草似青袍。
(清·骆成骧《万里桥》) 历代名人咏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