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爷的荣誉

第51章

爷的荣誉 王松 3854 2021-04-06 08: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爷的荣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据我四爷说,从时间推算,他娘,也就是秋蕊,应该是云财回来的第二年死的。具体怎么死的,没人知道。据他姥爷,也就是王麦根儿说,一天夜里,云财突然来送信儿,说他小娘不好了。王麦根儿一听感到奇怪,秋蕊一直好好儿的,没听说有什么病。就去村里叫了秦大夫,一块儿赶过来。秦大夫这时眼已不行了,但鼻子还管事。进来先提鼻子闻了闻,又摸了脉,出来摇头对王麦根儿说,人怕不行了,去我家抓付药吧,只能试试,不一定管用。果然,药还没抓来,秋蕊人就殁了。但事后秦大夫说,他当时闻见一股味儿,来之前,秋蕊一定是吐过。王麦根儿问,是什么味儿。秦大夫好像想说,又不太想说,最后就还是没说。

  再后来,秦大夫也病死了。

  这时经过“土改”,官宅已七零八落地分出去,只还剩下我太爷当年住的梨树小院。这小院里种满了梨树,一到春天梨花大放,白得耀眼,晚上院子里都是亮的。云财回来,也就住在这小院里了。云财从小精明,但跟旺福正相反,不好女色。据他自己说,也不是有病,就是没兴趣,一看女人就烦。在北平这些年没成家,也是不喜北平城里的女人,用北平话说就是“事儿事儿的”,难弄。回乡下以后,还是娶了镇上一个烧酒坊家的闺女,叫云香,也就是我后来的三奶奶。有句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云财娶这云香也正应了这句话。云香也很精明。但女人精明跟男人精明又不一样。男人精明是在大处精明,只算大账。女人精明则是大处小处都精明,也就大账小账都算。她嫁了云财,夫妻俩也就滴水不漏。云财回来已经没地种,他在北平这些年一直做买卖,就是有地也不会种,也就只靠卖过日子。这梨树小院有的是梨树,且这些梨树跟一般的梨树又不一样。一般的梨树为了多结果,都矮,杈儿也多,树干也就不成材。我太爷当初种这些梨树不为结果,只为看景,都没嫁接。这一来树干就都长得挺高挺直,有的已经有一海碗粗。云财把这些树一棵一棵砍了,扛到集上去卖。外面的人知道这是当年官宅里出来的梨树,觉着吉利,打了家具能避邪,也就都愿意买。

  就在这时,旺福回来了。

  旺福当年从滹沱河边带出去的队伍,除了在战场上战死的,剩下的还都一直跟着他。这时,这些人又跟着旺福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临出国,被批准回来探家。旺福这次回来,一直住在区上,不知没时间还是别的原因,直到走时也没回家。但云财得着消息,立刻赶到区里。这时区政府大门口的墙上贴着鲜艳的大红喜报,上面写着参加志愿军的人员名单。云财走过来,从头到尾看了几遍,却怎么也找不到旺福的名字。那天我三奶奶云香也去了。云香灵机一动说,别是二哥在外面改了名字。云财这才恍然大悟。再看,果然找到了,有个名字叫“王丙一”。旺福原来的大号叫王炳義,“義”这个繁体字很难写,大概他嫌麻烦,索性就把这个“義”改成了“一”。云财找到旺福的名字,却没去见他,扭头就回来了。就在这天下午,云财干了一件事。他拎着铁锨去王家坟,把我老太爷的老太爷,也就是我八世祖的坟给挖了。其实云财早就动了挖坟的心思,只是一直找不到理由,担心村里人说闲话。现在旺福回来了,而且马上还要走,这回又是出国打仗,家里总要给准备点儿盘缠,这一下也就有了理由。当年我老太爷是朝廷命官,而且有财力建了官宅这样大的一个庄园,自然正是家里最鼎盛的时候。再往上捯,应该也不会差。就算差,上几代的坟都是我老太爷选了坟址之后亲手迁过来的,随葬品应该也不会少。我的八世祖,也就是云财的六世祖。在这个下午,云财把他六世祖的坟挖开,立刻吓了一跳。他把事情还是想简单了。起初以为,再怎么说也就是个坟,挖出棺材肯定都已朽烂了,只能在碎木头渣儿里找点值钱的东西。可这时才发现,他六世祖的这口棺木竟然一点没朽,仅棺材盖就有一尺多厚。云财本来不想惊动村里人,这时没办法了,只好回去叫人。等村里人来了,大家撬开棺盖,五六个年轻人竟然抬不动,且当初迁坟时,迁的只是尸骨,棺木的里面也就丝毫没有糟朽,看上去还完好如初。

  云财这回收获很大,棺材里果然有很多随葬品。云财在北平待了这些年,又是做买卖的,虽跟珠宝玉器隔行,也知道这都是值钱的东西。几天以后,他又来到区上。这回径直来见旺福。旺福刚开完欢送大会,从会场出来时,胸前还戴着大红花。云财迎上去。兄弟俩已经多年不见,互相看着,都已不是当年的样子,不免有些感慨。这时云财递给旺福一个包袱。旺福打开一看,里面有一身新衣裳,两双布鞋,还有一摞大洋。旺福奇怪。他这次回来,已听村里来人说了,云财眼下的日子挺难,只靠卖着吃,现在怎么一下有了这么多钱。云财又拿出两件小东西。一件是个翡翠乌龟,还有一块田黄玉。云财说,这个你也拿着吧,带在身上,都是值钱的东西,到关键时候兴许能派上用场。旺福看看这两件东西,又抬头看看云财,问,哪儿来的?云财先还不想说,旺福再问,才说,是坟里刨出来的。旺福听了脸憋得通红,瞪着云财半天没说话。云财知道旺福心里怎么想,赶紧又说,埋的坟里也是埋着,刨出来,就能用上,这也是祖上的福荫。旺福点头说,没想到,王家的祖坟,最后让你给刨了!

  说罢,把这两个物件儿往云财手里一塞,就转身进去了。

  云财在王家坟挖出他六世祖的棺木,费了很大劲才弄回家来。这显然是一种很稀有的木材,弄回来之后,放在小院里,立刻满院奇香。但云财一直想不好,这么好的棺木能派上什么用场。这时云香灵机一动,出主意说,这木头能做风箱啊。滹沱河边的人做饭都烧柴灶,家家用风箱。云财一听,觉着确实是个主意。用棺材做风箱,当然不能让外人做,倘把这事儿说出去,做的风箱也就没人敢买了。云财就把家里的一个旧躺柜拆了。村里有个木匠,叫罗傻子,是当年罗铁匠的亲叔伯侄子。罗铁匠无后,把这侄子过继过来,本想教他铁匠手艺。可这罗傻子对铁匠手艺没兴趣,却喜木匠,无师自通就会了一门精湛的木匠手艺。云财把这罗傻子叫来,说,这躺柜没用了,想改成四个风箱。罗傻子调量了一下说,四个料不够,只够三个。云财说,三个就三个。于是讲好工钱,罗傻子就在小院里做风箱。等三个风箱做成了,云财在旁边也看明白了。可看是看,做是做,偷艺跟动手还是两回事。但云财毕竟脑子灵透,又拆了一个炕箱,等歪歪扭扭地把两个风箱做出来,也就把这门手艺学会了。

  云财有了这门做风箱的手艺,用六世祖的这口棺木一口气做了二十几个风箱,拿到集市上很快就全卖了。这以后,也就一发而不可收,从六世祖的坟刨到五世祖,又从五世祖刨到四世祖,再刨到三世祖。这时已能看出来,当年我老太爷把怹上辈的几世先人迁来时,确实财大气粗,不仅随葬品一个比一个多,从这些随葬的物件也能看出,这些先人当年都是做官的,且都是文官。云财刨坟以后,又给官宅带来一段“中兴”。坟里的东西都是硬通货,真金白银,棺木又能打成风箱,也就行成一条附加值很高的产业链。后来云财用这些钱,又在梨树小院的旁边盖起两个大院子。这两个院子是为他两个儿子盖的。云财的这两个儿子,也就是我的两个亲叔叔,从小都秉承了云财的精明,刚十多岁跟着他们的母亲,也就是我三奶奶云香去集上卖风箱,就都显露出做生意的天赋。据我四爷说,我这两个叔叔对付讲价钱的人都有各自的独门绝技,一个是软,一个是硬。这两个叔叔大的叫桐林,二的桐森。桐林叔一见有买主儿来还价,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只是眼泪汪汪地说自己的爹怎么不容易,怎么拖着病身子,又怎么起五更睡半夜,为做这些风箱,还把一根手指锯掉了,直说得买主儿也跟着长吁短叹,不好再回嘴,最后也就只好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了。桐森叔则不费这个口舌,要买就撂下钱,风箱扛走,不买,也别站的这儿碍事。其实买东西的都有一种心理,你越是上赶着,他反倒含糊,觉着你这里边肯定有利可赚。而如果带搭不理,爱买不买,他也许就自己凑上来了。所以,我桐林叔和桐森叔的这两手绝活,在集市上也就屡试不爽。

  但我桐林叔也没完全说瞎话。我三爷云财做风箱时,确实把一根手指锯伤了。虽然这手指没掉,伤口却感染了。起初没在意,后来伤口开始溃烂,慢慢从手指烂到手掌,又从手掌烂到胳膊,一直烂到肩膀。后来整个人就都肿起来。这时再去医院,已经没办法了。医生反复询问,我三奶奶云香才说,是做风箱弄破了手。再问,又说,做风箱的木料是从坟里挖出的棺木。大夫们听了都大吃一惊,用棺材做风箱,还从没听说过这么恐怖的事。然后就告诉我三奶奶,这样看,应该是被棺材板上的细菌感染了,当时还没有控制这种细菌的特效药物。

  我三爷云财去世时,四十六岁。 爷的荣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