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国学在台湾

曲选

国学在台湾 王鹏华 1951 2021-04-06 08:5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国学在台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曲选

  白朴

  学习重点:

  一、认识散曲小令的基本形式。

  二、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三、体会这首小令所抒发的情感。

  课前暖身:

  元曲介绍

  曲是金、元以来新兴的韵文,一般称为元曲。曲要依据曲调填写,每个曲调都有名称,叫作曲牌。曲牌和内容无关,曲牌下面的题目才与内容有关。同一曲牌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但可在曲调允许的情况下增字,称为“亲字”,以捕捉语气,增加语义,今人多以小字来表示亲字。如本课沉醉东风渔父词中的“黄”“绿”“虽无”“却有”即为亲字。

  元曲又分为散曲和杂剧两类。一、散曲:性质和词相近,可以歌唱,可分为小令和散套。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散套又称“套曲”“套数”,用同宫调的若干小令组成(所谓宫调,类似现代音乐中所说的调,如:C大调、D大调等)。二、杂剧:是元代的歌剧,主要由曲(唱词),加上科(动作)、白(说白或是对话)组成,可以在舞台上演出。

  课文导读:

  这首小令选自全元散曲。沉醉东风是曲牌名,渔父词是题目。渔父,渔夫。父,对老年人的通称。曲中描写如诗如画的秋江风光,赞颂渔父闲适自在、超脱凡俗的生活,传达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追求理想的不悔。

  作者介绍: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元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西元一二二六年),卒年不详。幼年时,正值蒙古灭金,与父母失散,曾由父亲好友元好问教养数年;入元之后,终身不仕。白朴自幼聪慧,攻读百家经史,既有深厚的学养,而又兼长于诗、词、曲。词集名《天籁集》,今存百余首,大多为怀古、闲适之作。散曲今存小令三十七首、套曲四首;杂剧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文辞清丽婉约。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课本原文: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课文赏析:

  这首小令的开头两句,描写渔父的生活环境:黄色的芦花,白色的苹花,装点着秋江的岸边、渡口;堤上的绿柳、滩头的红花交相辉映。黄、白、绿、红,色彩鲜明缤纷,烘托出水乡秋色的绚丽多姿,也暗示了渔父愉悦的心情。

  “虽无刎颈交”以下三句,描写渔父生活的情趣。生活在这样生机盎然、纯净清新的环境中,他虽然没有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却有秋江上的白鹭、沙鸥与他亲近,真诚相伴。白鹭、沙鸥时而翩翩飞翔,时而掠水而起,一个“点”字,写活了鸥、鹭的灵巧及逍遥闲适,和开头两句的静态描绘,形成动静对照,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点题作结。作者说这个“不识字烟波钓叟”如此悠然自得的心境,足以傲视达官显贵,显示作者对于渔隐生活的向往。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善用典故,对仗工整,是元代散曲中的名篇。 国学在台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