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计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1
计篇
一单元 《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人们常常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列,其实《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不是计谋的计。
1 不可轻易打仗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 兵:兵器,用兵。文中代指战争。
② 道:关键。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仔细研究。
历史故事
武王伐商
周武王时,周国已经是个强大的国家,占有天下的三分之二,在国力上并不逊于商朝。
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为人残暴,周武王的父亲在位时,就已为灭商积极准备。武王继位后,周国力量继续壮大。到他继位的第二年,武王率大军前往商朝国都朝歌。当大军到达黄河南岸的孟津时,有八百诸侯闻讯赶来,都想加入武王的军队。但武王和大臣姜子牙认为灭商的时机还不成熟,不能轻易发兵。因此军队渡过黄河后,又班师回朝了。
这次行军,算是对灭商的预演,史称“孟津之会”。“孟津之会”后不久,商朝分崩离析,纣王众叛亲离。武王觉得时机已到,这才集结军队,向朝歌进发。
周武王
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名叫姬发,是周文王的次子。他继位时,统治天下的还是商朝。姬发继承父志,使周国日益强盛,最终联合各部落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朝军队,建立周朝。
华杉详解
孙子指出军事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所以他的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不是战而胜之之法,而是先胜后战之法。我们要记住这四句话,在以后的阅读中多思考背后深刻的道理。
如果把孙子说的都做到了,就没有战了,就“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也正因如此,孙子与伍子胥同朝为将,伍子胥留下很多精彩的故事,我们却很少见到孙子有什么傲人的战功。
《孙子兵法》有言:“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胜于易胜也。”也就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大多是因为这一仗本来就容易胜,而不是打仗的人一定智勇双全。孙子认为的胜利,应该是先胜在战前的谋略,他轻视可歌可泣的战斗传奇,而追求兵不血刃,未战先胜,不战而胜。武王的“孟津之会”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孟津之会,武王似乎是可以战了,但他和姜子牙还是选择了不战。因为他觉得还有失败的可能,他不要求胜,要求不败,要避免失败的可能。他不是要去夺取战斗的胜利,而是要先胜后战,彻底胜利之后,再去作战。
孙子这种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敬畏心,仅对军事家们有警示意义吗?不,这个道理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意义。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这一份敬畏心、责任心,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可能对自己、对家庭和身边的人产生影响,那我们是不是就能对学习更用心、对工作更投入、对身边人更有爱呢?
我的学习,可能就是“死生之地”;我的言行,可能就关系“存亡之道”。希望大家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都有一份敬畏心和责任心。
2 道:发动战争的基础
原文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注释
① 经:纵线,古人把“主要的东西”看作“经”,也有纲领、大纲的意思。
② 校之以计:校通“较”,比较。计,计算。把对情况的估计做比较。
③ 索其情:索,求索。情,详情。用这些对比来探索战争胜败的情势。
④ 上:指君主,也可指决定战争的将领。
译文
所以,要用五项(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为经,拿(双方优劣的)估计做比较,来探索敌对双方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是道、天、地、将、法。而所谓“道”就是政治,是人民与君主的意见一致。这样,就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敢违抗。
历史故事
韩原之战
韩原之战是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斗中,秦穆公因追击晋军,不幸被晋军包围,还被晋军所伤。就在他即将被俘虏之际,有三百多名乡下人赶来迎击晋军。
这三百多乡人为何为穆公效命呢?原来以前,穆公曾丢失过一匹爱马,当他派人寻找时,发现爱马竟被一伙乡人分着吃掉了。随行的卫兵立刻要斩杀这伙胆大包天的乡人,可穆公看他们并不知道马是自己的,就原谅了他们,还额外送了这些人酒喝。所以韩原之战时,这些人拼死冲开晋军包围,令穆公得以生还,更使得秦军最终俘虏了晋惠公。
秦穆公
春秋时期的秦国国君。秦穆公继位后,任用了一批很有才干的大臣,击败强国晋国,逐渐灭掉诸多西戎国家。他极大地扩张了秦国的疆域,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华杉详解
上一篇提到,《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敌我双方,进行优劣势比较。那么,是计算比较敌我双方的哪些方面呢?孙子提出了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其中,道就是第一位。
孙子的“道”,定义非常明确,就是“令民与上同意也”——让人民与君上,士兵与大将,意见一致。也就是后文会提到的“上下同欲者胜”。
上下同心同德同欲,是战争的基础。全国人民支持我,我才打;不支持,就不要轻举妄动。
所以,我们发现有些战争并不正义,可是人民支持,就能打得起来。比如日本的侵华战争明明是不正义的,可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大肆宣传,获得了日本人民的狂热支持,最后弄出了自杀式袭击等荒谬的战斗。再比如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些战争有对错,大多数战争则无关对错。秦国与晋国积怨日久才发生了韩原之战,到底秦穆公是不是正义的一方,这很难说。可因为三百多名乡人对他心怀感激,所以愿意为他拼命。至于这场战争该不该打,他们并不考虑。
由此可见,兵家的“道”并不见得是宇宙真理,关键就在于人民支不支持战争,效不效忠君主,能不能为国捐躯。至于这个“道”究竟正不正义,可能要过几年、十几年才看得出来;过几十年、一百年才能有一致的结论。
把“道”列在第一条,就是告诉我们,在战争中,宣传和战争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此,有的传播史学家把孙子列为第一个提出战争宣传的人。要在“道”上胜出,关键是抓政策、抓宣传,让大家都愿意跟着我们一起作战。就如同我们组织策划事情时,一定要考虑到参与者的想法,整合集体的意见,鼓动群体的信心。大家同心同德,事情才能做成功。
名家注解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王皙注:“用兵之道,人和为本,天时地利助之。”
3 天:军事气象学
原文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注释
① 阴阳:昼夜。
② 时制:在文中指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译文
“天”就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等气候季节的情况。
历史故事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孙权、刘备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的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
当时,曹操号称要以八十万水军和步兵攻打东吴,吴国大部分臣子都主张投降,只有鲁肃和周瑜坚决反对投降。他们分析利弊,最终坚定了孙权反击的决心。于是,孙权联刘抗曹,在赤壁火烧曹军,将曹操的势力遏制在北方,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为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多典故、成语和歇后语,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自己查查看噢。
孙权
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在孙权之前,他的父兄孙坚和孙策已在江东建立了割据势力。但随着两人先后身亡,孙权开始统率吴国,成为一方诸侯。在赤壁之战期间,他与刘备建立了联盟,打败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周瑜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是孙策好友,从少年时便一直追随孙策左右。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继任。周瑜与长史张昭共同主事。他被孙权赞为“王佐之才”,后世也对他多有称赞。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
华杉详解
曹操本人也读过《孙子兵法》,还说过“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可他在赤壁大战中却没做到自己说的,结果导致了战败。
其实兵家讲“天”,除了是指气候和季节等可以利用来作战的自然因素,还有其他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天下大势,顺天应人。这是大形势、大战略,在举兵前就要定好。
第二层含义,是指夜观星相的占卜。占卜在古代很重要,但主要是宣传给别人听的,领导者自己往往不会迷信这些。
就比如周武王伐纣时,在共头山布阵。当天狂风暴雨惊雷,军旗战鼓都吹毁了,武王战车上的卫士都吓得要死。大臣周公就认为天象不吉利,要求退兵。可姜子牙却认为周军是贤仁之师,讨伐商纣这样的暴君是顺应天理,说“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他把算卦的签骂为枯草,把占卜吉凶的龟背骂为朽骨,喝令把这些都烧了,自己率队先行。武王从之,最后灭了商纣。
从姜子牙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天时里也包括“人和”的部分,而且这部分还很重要。中国人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自己人的和;“天时”则是天下人之和。商纣不得人心,周军伐商是天下人之和,所以尽管天气一时不利,也不足以动摇姜子牙伐商的决心。
考虑到气象条件再作战,因利制宜,才是孙子科学的军事气象学。至于观星、占卜、烧乌龟背之类的“天时”,只是迷信。我们当然不能依靠这种“天时”,要知道,是先有“人和”的基础,有我们平时的积累和准备,天时、地利到来时,我们才能抓住机会。
4 地:行军和地形的重要性
原文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注释
① 死生:死地和生地。
译文
“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险峻或平坦、广阔或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
历史故事
陶侃镇守武昌
陶侃是东晋时的名将,他勤于吏职,也很有军事才能。
东晋首都在长江以南的建康(今南京),陶侃后来就长期驻守在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这个安排,认为应该派兵驻守在长江以北的邾城,才更有利于戒备北方的敌国。陶侃每次都不为所动,但众人劝谏的次数太多了,有一天,陶侃就带着手下将领们到江北打猎。到了江北,陶侃指着周围地形分析道:“邾城与我们隔着长江,内无所倚,外接敌寇,即使派兵驻守,也对江南的安全无益。所以我们与其依靠邾城,不如依靠长江天险。”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事实也证明陶侃的眼光十分精准。后来,东晋另一位将领庾亮,派精兵数万人驻守邾城,结果后赵攻打东晋时,邾城孤立无援,最终兵败城陷。
陶侃
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由于才能而逐渐高升。他为东晋屡次平定起义和叛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也精于吏治,治理荆州时,史称“路不拾遗”,为人所称道。
华杉详解
《孙子兵法》后面有个《九地篇》,详细分析了九种地形的特点和运用,所以此处对地形就说得比较简略。
孙子认为,带兵打仗的人一定要知道地形,这样才能知道行军路线;知道哪用步兵,哪用骑兵;知道哪里可以展开兵力,哪里可以一夫当关扼住咽喉;知道哪些地方利于兵士作战,哪些地方容易导致兵士逃散。
古往今来,长江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防线,陶侃对于驻守江南还是江北的一番解释,就足可看出地形的重要性。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很多,现在也很多。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我方大将粟裕也是打仗的人才,他的军队仿佛每次都是从天而降,靠的就是地图和行军。因为粟裕把地图和地形都记得滚瓜烂熟了,所以在淮海战役里,他的部队才能在战区穿来插去,神出鬼没。
对于打战,很多人认为交火了,开炮了,才是“打起来了”。实际上,交火开炮只是最后见分晓的那一步,在此之前对地形和行军路线的研究,甚至是宿营的选择安排,都是战斗的一部分。把这些战外的事情都做好了,胜负自然早已决定。打仗是如此,我们的学习不也是一样吗?有些同学喜欢临时抱佛脚,快考试了才开始复习,假期快结束了才开始写作业。这样或许一次两次能成功,但真的次次都能成功吗?
名家注解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张预注:“凡用兵,贵先知地形。知远近,则能为迂直之计。知险易,则能审步骑之利。知广狭,则能度众寡之用。知死生,则能识战散之势。”
5 将:将领的人格排序
原文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译文
所谓“将”,就是看将帅的智慧、信用、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
历史故事
吴起爱兵如子
吴起是战国初期军事家,他写的《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一样,也是一本很重要的古代军事典籍。
吴起对待兵将礼贤下士、亲如兄弟。有一次,一位鲁国士兵长了毒疮,生命危在旦夕,吴起得知后,竟然主动帮士兵吸毒疮。可是士兵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却哭得十分伤心,认为儿子迟早要为报效吴起而战死。士兵母亲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吴起在士兵心中的威望很高,因为他爱兵如子,所以士兵都愿意跟随他奋勇作战。
吴起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曾先后为鲁、魏、楚三个国家效力,在内政军事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著有《吴子兵法》,在历史上,与孙武(即孙子)并称“孙吴”。
华杉详解
智、信、仁、勇、严是孙子对将领的人格排序。我们常说智勇双全,但孙子强调的是智将,不是勇将。因为他的价值观是先胜后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先强调用智,第四才是“勇”,而中间还有“信”和“仁”,最后则是“严”。孙子为什么这么排呢?
首先,什么是“智”?
杜牧认为智是识权变,识变通。申包胥认为要靠智慧,才能了解自己的力量极限,衡量天下大势,谋计于庙堂,变通于战场。
什么是“信”呢?
信,就是赏罚分明,是每个人都非常清楚犯什么错受什么刑,立什么功受什么赏。将领赏罚分明,士兵的利益就有了保障,士兵就愿意为他效命。所以信不仅是一种机制,更是一种人格力量:我们心里要装着对方。这点很本质,做事不为其他人考虑,就没法真让人信。
第三是“仁”。
杜牧说:“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所以,勤劳是仁,爱兵如子是仁,爱惜公物也是仁。如果我们用东西不爱惜,随意浪费,就是一种“不仁”。
“勇”比较好理解,就是决谋合战,当机立断,勇往直前。
如果一个人没有勇,他就下不了决心,或者即使下了决心,也不能坚决执行。虽然孙子强调先胜而后战,但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必胜之事,必须勇敢,才能把事做成功。
“严”,就是说,将领要在军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做到令行禁止。
“智信仁勇严”,说来容易做来难。怎么办呢?
清朝名臣曾国藩带兵时,每天翻《孙子兵法》,他后来总结出两个字:廉、明。“明”,就是要把下属的表现一一看明。打仗的时候,是谁冲锋陷阵,是谁随后助势,是谁拼死阻击,又是谁见危先避,全部看明记清。在平时,每个人办事的勤惰虚实也仔细考核。这样奖惩就能及时、准确、恰当。
曾国藩认为,士兵对将领是否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没法要求。但是人人都盯着自己的利益,对将官在银钱上是否干净,对下属保举提拔是否公平,就十分在意。所以,以“廉明”二字为基础,“智信仁勇严”可以积累而得。没有“廉明”的基础,自己不能服众,赏罚又不准确,“智信仁勇严”也是空的。
大家不妨对照着以上五种解释和曾国藩的建议,慢慢培养自己在做事方面的智、信、仁、勇、严。
名家注解
智
杜牧注:“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之流,用智为先。”
信
杜牧注: “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
仁
杜牧注:“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
勇
杜牧注:“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
严
杜牧注:“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
6 法:将军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军法
原文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注释
① 曲制:部曲、旌旗、金鼓之制,也就是组织架构、部队编制、指挥系统。
② 官道:官,百官之分。道,粮道。
③ 主用:主军费用。
译文
“法”就是指军队的编制、指挥信号的规定、将官的职责,粮道和军需军械的管理等情况和制度。凡是这五方面的情况,将领不能不知道。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取胜,没掌握的就不能取胜。
历史故事
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曹操说的,这句话里的“孙仲谋”就是东吴的统治者孙权。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孙权的赞赏。
孙权,字仲谋,是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孙家在江东的基业,是靠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打下的。后来孙策遇刺身亡,东吴顿时群龙无首。孙策在临终前,把东吴的命运托付到还不满十九岁的孙权手上,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也就是说,在两军对阵、争霸天下方面,孙权不如自己,但在选贤用能、任用人才上,自己不如孙权。
孙权果然不负兄长所望,他以张昭为师父,以周瑜、程普等旧臣统御诸将,先后击败了反叛的部将和宗室内的不满势力。接着,他又广招贤才,网罗了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等一众人才,稳定了江南局势。
孙权的事迹或许不如诸葛亮、周瑜、关羽这些谋臣名将的流传性广,可正是因为他具备统御人才的才能,才奠定了东吴在三国中的地位。
孙策
汉末群雄之一。他是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也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策在父亲孙坚的基础上,统一了江东。可正当他准备发兵北上时,却在狩猎时被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华杉详解
在“道、天、地、将、法”这五事里,“法”排在末位,一般人不太重视,简单把它理解成军法严明。事实上,这一条技术含量非常高,将领的大部分工作都在这儿,交战倒是一下子的事。
“法”其实是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这个词多用在企业里,但企业的管理原本就脱胎于军队的管理。试想一下,如果将领不懂军队的组织架构,军队里到处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编制,那打仗时如何保证军队能听从调遣,每个人都职责明确呢?
我们常说一个英雄雄才大略,其中“道、天、地”是大略,“将”和“法”是雄才,是组织、动员、驾驭、推动。而雄才又往往比大略重要,因为大略可以问别人,可以请顾问,而雄才只能靠自己。
只有雄才,没有大略,也可成为主君;只有大略,没有雄才,那在古代往往就做谋士幕僚。所以,成功的集团,都是雄才君主和大略谋士的黄金搭档,比如刘备与诸葛亮、孙权和周瑜、朱元璋与刘伯温。
不过在生活中,雄才和大略并没有高低之分。我们参加集体活动时,既可以争取做一名负责组织和指挥的领袖,也可以做一名负责具体事情的成员。这两种身份对集体而言,是一样重要的。
7 比较“道、天、地、将、法”的七方面
原文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注释
① 孰:谁,哪个(表示选择)。
② 天地孰得:哪方面得到天时地利。
③ 练:训练。
④ 将:假如。
译文
所以,要估计敌对双方的优劣条件,以此做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就要比较:哪方的主君得人拥护,上下同心?哪方的将领有本事?哪方得天时地利?哪方军法执行得好?哪方武器装备精良?哪方士兵更训练有素?哪方的奖惩公正严明?我从这些比较之中,便能判断谁胜谁败了。
如果能接受我的计谋,用我指挥作战,一定能胜利,我就留下来;如果不接受我的计谋,即使用我,也会失败,那我就离开。
历史故事
韩信投刘邦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是刘邦手下最杰出的将领,可最开始,韩信是投靠在项羽麾下的。
韩信投靠项羽时,项羽是当时最强大的武装势力,但项羽并没有发现韩信的才能,根本不重用他,结果韩信又投靠了刘邦。起初,刘邦也没有很重视韩信,不过他的谋臣萧何认为韩信是将才,极力向刘邦推荐。最终,刘邦郑重地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之后,刘邦询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韩信侃侃而谈,对局势的分析也相当准确,刘邦听后大喜,深恨得到韩信的时间太晚了,从此对韩信言听计从。
对于人才,刘邦不仅比项羽更优待,更重视,在政治格局上,刘邦也技高一筹。刘邦最先攻入秦国时,对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与秦地人民约法三章,其他秦国严刑峻法一概废除,所以秦地人民爱戴他。而项羽呢,他引兵屠戮咸阳,还一把火烧了秦国宫室。项羽一开始就不懂得要天下,他就是要财宝,要美女。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项羽虽勇猛过人,能力超群,可韩信评价他只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在雄才大略上难以和刘邦相比。所以项羽最终败给刘邦,便不足为奇了。
韩信
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出身平民,早年落魄,在秦末群雄并起时曾投靠过不同势力,最终得萧何重视,推荐给刘邦。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赞誉为“兵仙”“神帅”。
华杉详解
孙子不仅提出要比较敌我双方“道、天、地、将、法”这五件事,还具体地提出要从七个方面来比较。第一个方面就是“主孰有道”,即哪一方的君主能分享胜利果实,对民众政策得当,对部下舍得封赏。有道是一种软实力,刘邦有软实力,项羽全是硬实力,在这一条上,项羽一开始就远远地输给了刘邦。
“将孰有能”,是比较双方将领本事。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知道对方大将厉害,就坚决不出战,派间谍去买通对方宠臣,离间他们君臣关系,把这大将调走,换个笨蛋来,然后一战而胜。
“天地孰得”,是看谁得天时地利。
“法令孰行”则是设下法令,不管是谁,只要他犯法,就一定惩罚。比如曹操,他曾下过一条命令,说踩坏麦田者斩,结果他自己的马受惊冲到麦田里去了。曹操不能把自己斩了,他只好拔剑把自己胡子割了,以须代头。
“赏罚孰明”也很重要,可以说,赏罚能直接决定战斗力。赏罚的关键,一是及时,二是恰当。韩信说项羽待人恭敬慈爱,人有疾病,他能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然而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可见项羽就做不到“赏罚孰明”。
“兵众孰强”,指士兵勇于战斗,听到擂鼓冲杀就高兴,听到鸣金收兵就气愤。
“士卒孰练”和“兵众孰强”有区别,孙子把这两条分开讲,很有意义,“士卒孰练”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人的可塑性都很强,一般经过训练就能从事专业工作,但如果我们能专注地、长期地只练一件事,就能成为世界级专家。所以只要训练好,每个人都有成为顶级专家的机会,我们应该有这个意识,有这个信心。
名家注解
法令孰行
曹操注:“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梅尧臣注:“齐众以法,一众以令。”
兵众孰强
杜牧注:“上下和同,勇于战为强,卒众车多为强。”
张预注:“车坚、马良、士勇、兵利,闻鼓而喜,闻金而怒。”
二单元 孙子的“诡道”
前文提到,孙子的“计”不是阴谋诡计、奇谋巧计,而是计算比较的“计”。不过孙子也不是不讲阴谋诡计。“兵者,诡道也”,孙子对用计其实是很有研究的。
8 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原文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注释
① 计利以听:以通“已”,使。分析有利的条件,使国君听取。
② 势:文中指有利的态势。
③ 因利而制权:因,根据。制,顺应。权,引申为机变。根据有利态势采取应变。
④ 能:可以,文中指能作战。
译文
分析利害条件,使意见被采纳,再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辅助。所谓“势”,就是根据(战场上的)有利时机,采取应变行动。用兵,就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有能力作战的,要装作不能作战的样子。
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举兵攻打吴国,最终获得胜利,并射死了吴王。吴王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告诉儿子夫差不要忘记国仇家恨。后来,夫差在第二次吴越之战中战胜了越国,活捉了越王勾践。
战败之时,勾践走投无路,准备自杀。可有臣子以周文王、晋文公等忍辱负重的例子劝说他,勾践因此归顺了吴国,并在韬光养晦两年之后,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始终不忘国耻,不停积蓄力量。二十年间,越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抓住机会打败了吴国,而勾践也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
勾践
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最有名的事迹便是“卧薪尝胆”。因为这个典故,他也成为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代表人物。
夫差
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夫差执政期间,吴国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他虽然在与晋国的争霸中胜利,但被越国乘虚而入,并在越国再次兴兵讨伐时灭国。
华杉详解
孙子一共讲了十二条诡道,大多数诡道的出发点是造成对方的错误判断,引诱对方失误。可如果对方不上当,不失误,怎么办?那就等待,跟他熬。勾践为了一雪国耻,真是这么“熬”了很久,二十年后,终于等到吴国因连年征战而国力变弱,才一决胜负。
所以想取胜,就要利用各种安排打破平衡。“能而示之不能”是其中一个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使用最频繁且屡试不爽的方法。一旦等来了胜算,就可以出战了。
孙子的观念是先胜后战,不胜不战。没有胜算就要等,所以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不能等待的人,总觉得要战斗才是英雄男子汉,不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等到了,等完了,还要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所以一战而定才是真名将,那些百战百胜的将领,等于打了一百次胜仗,还没解决问题,还要接着打!这种胜仗有什么用呢?所以百战百胜,是兵法还没入门,何况世上也极少有百战百胜的事情。
我们做事时也是这个道理。同学们有没有过这种经验: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学习了,但成绩还是提不上去。要知道,时间久不等于效率高,也不等于提高了专注力。只有时间和效率并重,花出去的时间才有价值。
所以别被自己的“焦虑性动作”影响了,真正重要的工作只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准备,是指积蓄自己实力;等待,就是等待时机出现。
名家注解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李筌注:“计利既定,乃乘形势之变也,佐其外者,常法之外也。”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杜牧注:“夫势者,不可先见,或因敌之害见我之利,或因敌之利见我之害,然后始可制权而取胜也。”
王皙注:“势者,乘其变也。”
能而示之不能
张预注:“实强而示之弱,实勇而示之怯,李牧败匈奴,孙膑斩庞涓之是也。”
9 计策都很简单,关键是戏怎么演
原文
用而示之不用。
注释
① 用:文中指用兵。
译文
想要进攻敌人,装出不进攻的样子。
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乱世中,实力逐渐壮大,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最大的敌人项羽,统一天下。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对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华杉详解
匈奴装作老弱病残骗刘邦的计策,其实很简单,但执行很重要。演戏的人要能挠到对方的痒处,匈奴示弱,就正好满足了刘邦想发动总攻的心理。而刘邦作为看戏的人,就像足球比赛的守门员,反正对方球员射门,不是射左边就是射右边,这就要他能做出判断。至于究竟是左是右,他永远不知道,所以这回中计,不等于下回不中同样的计。匈奴的羸马弱兵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装的,就像射门的左右。刘邦综合判断后,认为是真的,这不能说明他笨,因为就算使臣看到的是匈奴兵强马壮,那也可能是装的。
可见计策都是很简单的,根本用不了三十六计,有三到六个计就够用了。重要的还是执行,是分析对方的心理,让他自己落入圈套。
不过刘邦在这次事件中有个优点,就是后来把刺探消息的娄敬放出来,封了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他又把前面说匈奴可击的十几个使臣全斩了,可见错误承认得不彻底,没承担决策责任。
晚清名将曾国藩曾专门说过,领导者要独立承担决策责任的问题。因为成败无定,就算敌人用计,关键也看领导者怎么判断。把失败归咎在替自己出主意的人身上,曾国藩认识这是庸人的行为。
在社会上,我们还能看到很多明明很简单的欺诈案件,却每次都有人上当受骗。这一半是因为骗人的人可恶,一半也是因为受骗者自己决策失误。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总结经验,不一定能保证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至少会降低我们犯错的概率。
10 战略欺骗,让敌人没有防备
原文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译文
想要向近处时,就装作要向远处;想要向远处时,就装作要向近处的样子。
历史故事
韩信木罂渡江
魏王豹是秦朝灭亡后,项羽所封的一位王。最初,他归顺刘邦,并帮助刘邦讨伐项羽。后来刘邦形势不利,魏王豹就以母亲生病为理由,说要回家探视,结果转而投靠了项羽。
因为魏王豹所控制的地区十分重要,所以刘邦先是派郦食其去劝说魏王豹重新归顺自己,魏王豹断然拒绝。见劝说无效,刘邦就准备向魏王豹发兵,他任用韩信为左丞相,与灌婴、曹参一起伐魏。
韩信率军从关中出发,兵临黄河岸边。魏王豹闻讯,也把重兵调集到黄河岸边,并封锁了黄河渡口临晋关。韩信派人侦察,发现对岸全是魏兵,只有上游夏阳魏兵不多,他便打算从夏阳渡河。
为了渡河,韩信只搜到了一百多艘船,可他仍然每天在临晋关排兵列阵,装作要渡河的样子。魏王豹等了几天,并不见韩信发兵,以为汉军一时不敢渡河。但他没想到,韩信偷偷安排人采买制作了许多木罂——一种腹大口小的装水的木罐,并带大部队转到夏阳,用木罂扎成筏,从夏阳渡河了。最后,韩信从侧翼打了魏王豹一个措手不及,俘虏了他。直到这时,魏王豹还想不明白韩信是怎么过河的。
韩信的计策就是“远而示之近”:要从远处进攻,便在近处演戏。
魏王豹
秦末汉初时期群雄之一。魏王豹是战国时魏王后嗣,秦朝末年,他自立为魏王,后又被项羽封为西魏王。刘邦统一天下期间,韩信攻破魏国,魏王豹兵败受俘,随后被杀。
华杉详解
韩信木罂渡江是“远而示之近”,而“近而示之远”的案例也有。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吴与越隔水相望。越国派士兵分别在上下游相距五里处,夜里鸣鼓而进,吴国只得两边分兵去救。而实际上,越军之所以要晚上打鼓,是因为鼓多人少。等吴军分兵之后,越军主力从正面渡河,大败吴军。
所以“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就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之计。但是声势不一定是虚张的,声东也不一定击西。就像前文所用的守门员的比喻:守门员知道射门的人肯定要用假动作,而那假动作也可能是真动作,那么真真假假,到底谁能赢呢?
其实,赢球的关键不是猜动作的真假。对射门的人来说,要射得稳、准、狠,如果自己踢飞了,人家不守门,我们也进不了;对于守门员来说,就是反应要快,还得有些运气。所以前锋和守门员平时不是训练假动作,而是一练体能,二练技术,三练战术配合,这才是战斗的本质。
韩信经常使用计谋打仗,就容易使人进入误区,以为打仗就是打阴谋诡计。而本质上,运营管理才是将领最重要的工作。韩信指挥军队就像用自己的手臂一样自如,这才是他的真本事,也是他胜利的原因。
所以计策就是那么多,双方都读过兵书,也都会用,但那又如何?孙子反复强调了,计策不是打胜仗的关键。就像我们平时认真上课,积累了充足的实力,好的学习方法就能让我们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可要是没有平时的积累,再好的学习方法也起不了作用。
11 成大事者有三戒,戒贪第一
原文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译文
用小利引诱敌人,使敌人内部混乱,再攻击它。
历史故事
李牧败匈奴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他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李牧优待兵士,严格训练,频繁侦察,但军令只有一条:不许出战!胆敢出战者一律斩首。
这免战牌一挂就是好几年,李牧把全部人缩入营垒,坚壁清野,就算匈奴来袭,他也不出战。李牧几年不战,让赵王很不满,认为他胆怯,就把他撤换了。新来的将领一改李牧坚壁清野的策略,频频出击,结果败多胜少,损失极大。赵王不得已请李牧官复原职,李牧说:“大王要任用我,就必须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无奈,答应不再干涉他的军事策略。
李牧回来后,仍然不出战,前后一共闭城十多年,不仅把自己的士兵憋坏了,也让匈奴人发愁。因为他们十年都没抢到什么东西,快要穷死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李牧忽然大纵畜牧,放牧的人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匈奴抢东西抢红了眼,单于闻之大喜,率大军来袭。李牧布下奇阵,左右夹击,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狼狈而逃,此后十多年,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李牧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是赵国屈指可数的良将。他先是在赵国北边抗击匈奴,后又抵御秦国,但最终被秦国反间计所害。赵王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并将其杀害。
华杉详解
贪是人性的大弱点。匈奴中计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十年都没抢到东西,一旦抢劫成功,就兴奋地忘了该有的戒心。
春秋时,秦穆公问蹇叔:“我怎样才能称霸天下呢?”蹇叔说:“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这就是说,想要雄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贪心,就会失去越多;愤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
我们下判断、做事业,应该把握趋利和避害这两条原则,而且这两条同样重要。可实际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去做一些利益极小而隐患极大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我们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我们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不一定会碰到。于是有的司机不系安全带,觉得自己不会遇到车祸;有的行人乱闯红灯,觉得自己不会遇到危险……
不要让我们的欲望和侥幸心理来左右我们对利害的判断,所有的骗局和危险,都是从贪心或侥幸入手的。或许我可以幸运地躲过九十九次的危机,可一旦遇到一次,后果可能就很难挽回了。
名家注解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李筌注:“敌贪利必乱,乱则可取之。”
12 不能胜利,就要能等待
原文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注释
① 实:充实。
② 备:戒备。
译文
如果敌人力量充实,就要戒备它;如果敌人兵力强大,就要避免与它战斗。
历史故事
白衣渡江
“白衣渡江”就是江陵之战,是东吴大将吕蒙奇袭荆州的一战。
荆州原本是刘备向孙权借来的,但刘备借了不还,最后双方谈判,各分了一半,这让孙权心理很不平衡。再加上后来,关羽恃强抢了东吴粮仓,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孙权就下决心要夺回荆州。
负责夺回荆州的,是东吴的吕蒙,而吕蒙一上任就装病。接替吕蒙工作的是陆逊,那时他还默默无闻,关羽因此对东吴放松了戒心。结果吕蒙即刻率大军杀回来,取了荆州,抄了关羽后路。到此战结束时,关羽被俘斩首。
吕蒙
东汉末年名将。吕蒙年轻时追随孙策,以胆气著称。孙权接管东吴后,吕蒙渐受重用,屡立战功。他设计了袭取荆州的作战,击败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
关羽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一直忠心追随刘备。关羽的战绩威震华夏,连曹操都避他的锋芒。此外,关羽去世后还逐渐被民间神化,被尊为“关公”,受人供奉。
华杉详解
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行动才有机会,却忘了事物的另一面:行动必有代价。所以《孙子兵法》开篇就说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动作就是生死存亡,不仅是战士们的生死存亡,也是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孙子兵法》第二个观念:胜可知而不可为。通过探查敌方,我便知道有没有胜算,如果没有胜算,我想上战场强行取胜,那就是“不可为”。因为有些敌人是像关羽那样身经百战的,不是吕蒙喊几句口号就能打败的。
第三个观念是不要百战百胜,要一战而定。这条前文讲解过了。打过来打过去没打出结果,这是白白流血,浪费钱粮。正确的做法是要看准时机,稳准狠,一战而定,解决问题。关羽就是典型的百战百胜,一败而亡。《孙子兵法》说,真正的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因为善战者只打容易的仗,就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关羽则恰恰和孙子的标准相反,他威名赫赫,在民间集道德、智慧、武功于一身,而在专业人士看来,关羽实则误国。他丢了荆州,直接导致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失败,蜀国从此没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格。
所以当敌方实力强盛时,我们一要防备避战;二要耐心忍耐;三要外交协调;四要等他犯错,引他失误;五则看准时机,一鼓而下。结合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对目标要有足够的耐心。遇到不会的题目或暂时跨不过去的难关,不妨先放在一边,放松一下心情,换几种思路,然后再接再厉。
13 针对敌将的激怒法
原文
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注释
① 怒:文中的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敌人自怒;一种是我激敌人怒。
② 挠:弯曲而不能发挥力量。
译文
敌人易怒,就屈挠它;敌人卑怯,就使它骄傲。
历史故事
汜水之战
楚汉之争时,项羽在成皋与刘邦对峙,僵持不下,刘邦就转而骚扰项羽的后方。
项羽被迫率军去保护补给线。临行前,他委任曹咎守成皋,并仔细叮嘱他不要与汉军交战。项羽走后,刘邦就在成皋城边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日在台上羞辱楚军。曹咎终于沉不住气了,率军出战。楚军渡过汜水,刚渡到一半时,汉军就来了个标准水战战术:半渡而击。楚军大败,成皋失陷,战局平衡就此打破,曹咎也愧见项羽,在河边自刎而死。
曹咎
楚汉时期项羽手下将领。在项梁、项羽叔侄还没有起义时,曹咎因帮忙写信,为项氏的项梁抵罪,而受到项氏的信任,被项羽重用。
华杉详解
“怒而挠之”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将法,对刚烈易怒的敌将特别好用。
曹咎已经被项羽强调了很多次不要出战,但他还是忍不住,就为了解一时之恨,逞一时快意,本来要干的最重要的事也不顾了。结果恨没解,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其实曹咎的错误,我们很多人也会犯,一旦气愤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发泄,毕竟撒气很痛快,忍气很难受。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见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与曹咎相比,刘邦的皇后吕雉就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本谋意识”。刘邦死后,匈奴冒顿又开始打汉朝的主意,他特意写了一封言辞极为不敬的国书给吕后,上面写道:“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大意就是,我老婆死了,你老公没了,不如咱俩成亲如何?
群臣激愤,樊哙说:“我愿意带着十万精兵,横扫匈奴。”吕雉身为太后,收到这样的信当然也很生气,但她沉住气,没忘掉自己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策略是维护汉初的稳定。于是她给冒顿回信说:“感谢单于还惦记着我们哪。不过我们这儿有什么可以招待单于您呢?想来只有雄关万山、兵马甲士可供一观吧。单于一定想来游玩,诗书雅颂都没啥意思,只有将士们陪您‘游猎’。我年老气衰,发齿脱落,但是要打猎,还是乐意跟大家一起娱乐娱乐!”冒顿看到吕后大局在握,只好作罢,赔礼修好。
其实不只是愤怒,生活中的很多干扰都会令我们离本谋和初心越来越远。这种时候,我们就该谨记我们最根本的目标,要拒绝冲动,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坚持本谋,不忘初心。
14 疲劳战的打法
原文
佚而劳之。
注释
① 佚:通“逸”,安逸。
译文
如果敌人休整充分,就使他们疲劳。
历史故事
柏举之战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夺取国家政权后,就有了向外扩张、与他国争霸的雄心。楚国是与吴国接壤的大国,于是吴王便决定攻打楚国。
为了削弱楚军的力量,吴王阖闾向伍子胥讨教战略战术,伍子胥便献计分兵作战,让楚军疲于奔命。阖闾依计而行,以一支军队攻打夷、潜等地,引得楚军来救,楚军一到,吴军就退了。然后吴国又用另一支军队攻打围弦,楚军来后,吴军又退了。如此反反复复,让楚军“一岁而七奔命”,最后在关键一战中败给吴国。
阖闾
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和军事统帅。阖闾在一系列与楚国的战争中,数度获胜,是春秋战国时代第一个攻克他国都城的人。但在后来的吴越战争中,阖闾被越大夫斩落脚趾,重伤而死。
伍子胥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本是楚国人,楚王听信谗言杀害伍子胥家人,于是他逃到吴国。在吴国,他辅佐吴王成为一霸,但最终仍被谗言所害,被阖闾之子夫差命令自杀。
华杉详解
从前面的几条计策可以看出,孙子的计谋都不复杂,兵法也都很简单,困难的,其实是领导者的判断。比如吴军来了,楚将怎么知道他是来骚扰的,还是来总攻的呢?实际上这个答案没人知道,也没人敢确定。
这时怎么办?那就要胸中有全局,时刻记住:是我要调动敌人,不要让敌人调动我。比如李牧防匈奴,坚壁清野,城门一关,任对方如何挑衅,我没准备好,我就不出战。一年没准备好,就一年不战;十年没准备好,就十年不战。哪天准备好了,时机到了,就一战而定。李牧这样做,就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保护好了自己。
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来想方设法引诱敌人失误。楚军未必不能像李牧那样,不管吴军怎么挑衅,都闭门不出。可惜楚国的领导者在兵法上是个无能之辈,这就是敌人的一个重大失误,吴军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古人看的都是同一本兵法,都会背,但差距怎么这么大呢?说来说去,还是判断的问题。是判断不了敌情吗?不,表面上是对敌情没判断,本质上是对自己没判断。我们只要对自己判断清楚了,任他什么敌情,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办。就像我们做选择题时,总是会遇到干扰选项故意影响我们的判断,且这些错误选项跟正确答案看起来很像。如果我们记不清楚知识点,很容易就被迷惑了。但只要记住了根本的知识点,任他选项怎么干扰,我们自然知道该怎么选了。
15 我们为什么会中“离间计”
原文
亲而离之。
译文
如果敌人团结和睦,就挑拨离间它。
历史故事
临阵换将
战国时,秦国与赵国间爆发了长平之战,这是对赵国十分关键的一战,赵王派了老将廉颇统帅赵军。
起初,廉颇打了几场败仗,他便越发谨慎,采取了筑垒固守、疲劳敌军、见机行事的作战方针。这个战略其实是很正确的,廉颇坚守三年,用兵持重,又发动当地民众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秦军数次挑战,廉颇都严格约束部下不得出兵,令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
秦国看速胜不行,就使用了离间计,派人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又认为廉颇怯战,果然中计,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阻,坚决用赵括换了廉颇。
赵括的军事才能并不高,可他却完全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部署,还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计谋得逞,便派大将白起率兵攻赵,最终在长平大败赵括军,射杀赵括,坑杀赵兵四十余万。赵国从此元气大伤。
廉颇
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在赵国期间,他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可赵国新君继位后,不再重用廉颇。他于是离开赵国,投奔魏国,但也未得到魏国的重用。最后他前往楚国,并死于楚地。
华杉详解
我们看那些中离间计的人,总觉得他们很笨,明明是很值得怀疑的话,居然也会信。殊不知,中计的人,本来心里就不信任对方。赵王中计换下廉颇,未必是赵王愚蠢,而是他对廉颇打败仗和之后不出战已经非常不满,正找不到机会换他。秦国间谍的工作,实际上是帮了他的忙,还替他想好了替换人选。如果不是赵王不满廉颇在先,离间计未必会起效。
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刘邦离间了项羽的谋臣范增。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常为项羽出谋划策,结果简简单单就被离间,告老还乡而去。这里面主要的问题,不是间谍多高明,而是项羽本来就多疑,他心里有鬼,间谍的话正好说中了他的心事。那范增有没有问题呢?其实也有。鸿门宴上,项羽没听他的话,把刘邦放走了,他冲着项庄大骂:“竖子不足与之谋!”实际上,人人都知道他在指桑骂槐,想骂的是项羽。范增什么智慧都有,就是没有和项羽相处的智慧,而这恰恰是他扶助项羽成就霸业最需要的基本素质。
由此可见,离间计会成功,大部分是由于领导者自己不坚定,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集体内部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和敌人的关系很简单,就是利益之争,打打谈谈。亲人朋友的关系就不一样了,有恩恩怨怨,爱恨情仇。相信大部分同学都有过这样的心理:觉得父母有时候很烦、很啰唆,但父母确确实实是为我们着想的。对此,我们应该理解朋友和父母的用心。如果他们关心的方式我们不喜欢,那就好好沟通。只有开诚布公,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要想不中离间计,还是靠我们自己的人格和胸怀。
16 保持紧张,不可懈怠
原文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译文
攻打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出乎敌人意料地行动。
历史故事
曹操征乌桓
乌桓是古代的北方民族,官渡之战后,袁绍病亡,其子袁尚、袁熙投奔了乌桓族,被其收留。于是曹操为了彻底统一北方,断绝后患,决定讨伐乌桓。
对这次出征,军师郭嘉献计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袭之,可破灭也。”军队走到易北,他又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不如轻兵间道以出,掩其不意。”这两条,都是强调了乘着敌人没有准备时突然袭击。
曹操采纳其建议,让护送辎重的部队在后缓行,而选精锐之士轻装急进。可是当时北方正是多雨的夏季,行军的道路地势低洼,积水很多,难以通行。另一边,乌桓派兵守住各交通要隘。眼看此时攻击对自己不利,曹操便回师,假装等到秋冬再进军,乌桓因此戒备松弛。但曹操其实是以当地隐士田畴为向导,从一条废弃的小道疾行数百里,直到离乌桓大本营很近时,才被乌桓前哨骑兵发现。这时,曹操的主力还没有抵达,乌桓的军队也尚未排好阵形。曹操没有等待后方主力,而是采用张辽的建议,由张辽指挥先锋部队突击,最终大破乌桓,并临阵斩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
乌桓
乌桓又称“乌丸”,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与魏国接壤。乌桓单于被张辽斩杀后,乌桓人散落各处,被其他游牧民族同化。
郭嘉
汉末著名谋士。郭嘉原是袁绍部下,后来投奔曹操,在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有重大功劳。郭嘉后来在曹操征乌桓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后世称赞他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华杉详解
对于《孙子兵法》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自己就有注解:“击其懈怠,出其空虚。”也就是说,在敌人懈怠和防备空虚时进攻。
前文介绍过的与孙子齐名的军事家吴起,也讲过一句话,叫“出门如见敌”。这是从我方立场出发,说要随时做好与敌人相遇的准备,保持警觉。另外,儒家的“戒慎恐惧”和《诗经》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都是同样的道理。
领导者要随时注意保持团队的紧张状态,看人员松懈了,就要把发条给他紧一紧,因为松懈就会失败。特别是在战场上,敌人挖空心思都在研究我什么地方会松懈,郭嘉说的“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和“不如轻兵间道以出,掩其不意”就是乌桓放松的地方。所以,我们认为没问题、可以放松一下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敌人的研究结论和会击败我们的地方。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小学里,教学楼上常常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这个标语就是从军校的校训中提炼出来的,是为了教小孩子了解和学习紧张。为什么要学习呢?因为保持紧张是训练有素的基础之一。现在,我们在学校很少看见这条标语,但是在学习中时时准备,不懈怠不放松;对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严肃认真地看待,依然是大有益处的。不过,“紧张”也要讲究方法,劳逸结合,在该紧张的时候紧张,才能更好地发挥“紧张”的作用。
17 军事机密不可泄露
原文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注释
① 此:这些,指前文所述的所有计谋。
译文
这些都是兵家克敌制胜的方法,不能事先泄露了(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临机应变)。
历史故事
冒顿夺位
这位冒顿,就是前文中给吕雉写信挑衅的匈奴单于。他本来是太子,但他的父亲想让小儿子即位。于是把冒顿派到月氏做人质,又发兵攻打月氏,目的就是借月氏之手杀掉冒顿。
但是冒顿偷了一匹宝马逃了回来,父亲见他如此勇敢,就打消了杀他的念头。可冒顿知道了父亲的阴谋后,却下了弑父谋反的决心。
为了谋反,冒顿没跟任何人商量,而是一个人秘密训练部下。他的办法就是把部下训练出条件反射:只要他把箭往哪儿射,部下就会自动行动。最后,冒顿在一次和父亲打猎的时候,突然将响箭射向父亲。他的所有部下没有任何犹豫,将箭全部射向单于,无意中帮冒顿篡位成功。
冒顿
匈奴单于、军事家和军事统帅。冒顿雄才大略,不仅统一了北方草原,还带领匈奴征服西域诸国。当时汉朝初建,休养生息,没有实力与匈奴开战,冒顿最终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使匈奴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
华杉详解
“不可先传也”的传,就是泄露的意思。诡计要是泄露了,大家都知道,自然就没用了。孙子前面讲了那么多计谋,想要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让人知道。而且最保险的是,不仅不让敌人知道,也不能让自己人知道,因为知道的人多了,秘密就容易泄露。
所以,如果要在战争中运用计谋,保密工作是第一位的,它比计谋本身还重要。
冒顿做的保密工作,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端例子。因为古往今来,谋反几乎都需要同伙帮忙,必须跟人商量。而失败的风险就在这儿:我跟别人商量,就把人逼上了绝路,他要么死心塌地追随我,要么立即出卖我,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冒顿成功了,但失败的例子更多。比如戊戌变法时,谭嗣同去找袁世凯参加谋反,袁世凯觉得维新派不能成功,立刻就投靠了慈禧太后的阵营。
名家注解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曹操注:“传,犹泄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应变,不可先传也。”
18 多算、少算和无算的差距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① 夫:发语词,无实际意义。
② 庙算:古代打仗前,会在庙堂举行仪式,讨论作战计谋。
译文
未开战时,就预计可以打胜仗的,是因为我方获胜条件充分;打仗前就预计不能胜利的,是因为我方战胜的条件不充分。条件充分的一方会获胜,不充分的一方不会胜利,何况那些没有获胜条件的呢?所以不用实际打起来,我根据这些,就可以预见到胜负了。
历史故事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天下而展开的一系列战争。这场争斗,最终以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作为结束。
项羽出身于楚国的名门,自小跟随叔父项梁东征西战,学习了很多作战本领。后来,他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成为秦末义军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各路诸侯都臣服于他。刘邦跟项羽比,条件就差得太多了。刘邦原先只是担任一个亭长的小官。一开始他投奔项羽,之后与项羽一道,名义上听命于楚怀王。
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的路程比项羽短,所以他先一步进了咸阳。事后,项羽不满刘邦抢了自己的功劳,想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可临时又犹豫不决,让刘邦以上厕所的借口逃跑了。秦国灭亡后,项羽把刘邦分封到了偏僻的巴蜀,刘邦屈就于汉王的封号,在封地内招贤纳士,壮大自己,随后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反攻关中地区。经过几番激战,刘邦与项羽达成和议,划定界限“中分天下”。之后,项羽依约东撤,刘邦却率军追击。最终,汉军在垓下包围了楚军,项羽听见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已尽归汉军,于是拔剑自刎。
勇猛善战的项羽之所以输给刘邦,看似是刘邦一步步阴谋诡计的效果,其实是刘邦在“五事七计”方面全部都胜过项羽的必然结果。
项羽
秦末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项羽指挥的巨鹿之战,是灭亡秦国的关键一战。之后,他自称西楚霸王,强盛一时。但因为性格原因和一系列战略失误,他最终被刘邦所败,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资格,自刎于乌江旁。
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乱世中逐渐壮大,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最大的敌人项羽,统一天下。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对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一段话,是对第一篇《计篇》的概括,也就是对“五事七计,十二诡道”的概括。其中,“庙算”算的就是“五事七计”,庙算没有胜算就不打,韬光养晦,继续准备;庙算算赢了再兴师动众,到战场上去见个分晓。等上了战场,才开始使用计谋。
所以“五事七计”是战争的基本面,是最根本的实力和战略,而“十二诡道”都是奇谋巧计,是“招数”。这些招数往往很精彩,最能让人津津乐道,引发无数四两拨千斤、贪巧求速的“奇迹”。但是做任何事,奇谋巧计都不是本质。刘邦赢了项羽,每一步都有奇谋诡道,但本质还是“五事七计”的全面领先。从入关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开始,刘邦就已经甩开项羽几条街。这一点从前文韩信选择刘邦而不选择项羽的故事上,也可见一斑。
中国历史上奇谋诡道第一人是诸葛亮,他的故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怎么打也赢不了,因为他的庙算、“五事七计”根本都没有胜算。所以司马懿骂他逆天而行,也是有道理的。
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踏踏实实把作业做好,把笔记记好是“五事七计”;指望考场上超常发挥是“诡道”。但超常发挥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超常发挥还是要以平时的学习为基础。所有真功夫和成绩,都是靠时间和汗水积累的,这道理比奇谋诡道听着要乏味枯燥很多,却是真正常胜不败的技术。
名家注解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李笙注:“太一遁甲置算之法,六十算以上为多算,六十算以下为少算。”
《计篇》全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