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说不尽的南北朝

68 范泰的警告

说不尽的南北朝 邙山野人 2879 2021-04-06 08:5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说不尽的南北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68 |

  范泰的警告

  既然在刘裕去世后,许多高门士族成员对执政的徐羡之、傅亮等人心里瞧不起,态度上不合作,那么在北魏入寇北境丧城失地之后,徐、傅等人作为实际执政者势必会受到来自高门士族的质疑和非议。可以想象,当时徐羡之等一定感受到了朝野上下沉重的舆论压力。对这一点,虽然在现存史料中找不到直接的证据,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恰恰反映了当时朝廷内外紧张的政治气氛。

  我们说过,徐羡之资历既老,权位又高,又与皇家有裙带关系,这样的人时间长了,其身边自然会聚拢一批抱粗腿顺杆爬的狐朋狗党。以徐羡之的侄子吴郡太守徐佩之(刘裕女婿徐逵之的亲兄弟)为首,被认为属于徐羡之一党的人还包括侍中王韶之和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和潘盛。王韶之就是前面奉刘裕之命勒死晋安帝司马德宗的那个人,他虽然出身琅琊王氏,但却并非身世显赫的支系,而且他又与王导子孙的王弘、王华这一支素有矛盾,所以才投靠了徐羡之、傅亮以求自保。程道惠其人来历不明,应该也并非高门。邢安泰、潘盛两人从他们的姓氏和所任官职来看,更是寒门出身。史书记载,徐佩之与王、程、邢、潘诸人结为党友,而且他身为吴郡太守却能干预朝廷政事,显然是靠了叔父徐羡之的关系。

  就在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因丧城失地上表自劾后不久,徐佩之等人忽然来找傅亮,说谢晦有可能要谋反,叫傅亮拟一道诏旨诛杀谢晦,而且声称这是徐羡之本人的意思。原来,这段时间谢晦健康状况欠佳,一直告假在家进行针灸拔火罐之类的治疗,所以好久没出来见客。这一来徐佩之等人着了慌,怀疑他是装病在家,背地里策划什么阴谋。要知道当时谢晦担任领军将军,统领宫中禁军,他要想操纵军队发动政变,那可是易如反掌。所以徐佩之等才想要先下手为强,怂恿时任中书监的傅亮假传圣旨,抢先干掉谢晦。好在傅亮头脑冷静,并未被徐佩之鼓动,说我与徐、谢三人同受顾命,岂可自相诛戮?徐佩之等人再三要求,傅亮干脆一甩手说,你们别逼我,再逼老子就辞职不干了!徐佩之等这才作罢。

  这件事的耐人寻味之处是,谢晦好端端地只是生个病几天没露面,何以徐佩之等便会怀疑他要阴谋发动政变?依我看来,这恰恰反映了当时朝野上下以徐羡之、傅亮为首的次等士族集团与王、谢高门士族集团之间充满了不信任甚至对立的紧张关系。这时舆论对徐、傅诸人应对北魏入侵的无能表现加以非议和谴责,无疑会加剧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而谢晦又是顾命大臣里唯一一个出身顶级高门的成员,加之他又执掌禁兵,也难怪徐佩之等人神经兮兮。而且这件事即使不是徐羡之亲自策划,恐怕他也脱不开干系。

  无论如何,由于傅亮的克制,辅政大臣之间算是暂时避免了自相残杀。但建康高门与执政的徐、傅集团之间的对立情绪仍在,而且更糟糕的是,由于皇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的涉入,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变得愈发复杂,刘宋国内的政治局势此后更加不稳定了。

  前面说过,新任的皇帝刘义符是一个天性爱玩的少年,又正处在十八九岁精力旺盛的年纪,偏偏这时要他服三年之丧。按照当时的礼教传统,服丧期间一切娱乐活动都不能搞,一切男女之事都不能干,一切愉快的言语表情都不宜显露,国家大事都交给辅政大臣处理,什么都不用管,而且这样的日子不是三天、三个月,而是要一直持续三年!据史料记载,刘义符是一个“有膂力,善骑射,解音律”的人,这样的人你叫他违背天性不玩不乐守孝三年,那还不得把他逼疯了呀?不过既然已经贵为天子,刘义符认为自己理应享有某些特权,他大概觉得自己不到外面去玩、不让人看见自己玩乐的事就行了呗。于是干脆躲进皇宫内苑玩起了过家家,带着小伙伴们今天盖盖房子搞搞房地产,明天摆个地摊当当小商贩,后天开个party堪比海天盛宴,大后天又玩起了打仗游戏,模拟士兵突击。这么一来二去,时间一长,还是有不少大臣得知了这位爷的荒唐行径。

  大概在景平元年十月前后,已经退休在家的老臣范泰向刘义符上了一封密折,极力劝谏他注意自己的言行。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范泰说自己听闻陛下在后园里时不时地演练武备、金鼓之声传到了宫外,十分担心,因为平白无故从宫里传出杀伐之声,可又看不到命将出师统军出征之事,只会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宫里出了不寻常的事情。加以现在外敌入寇国内,形势并不是特别安定,陛下更应该镇之以静,而不是整天和一些小人混在一起无事生非云云。

  作为一个已经赋闲在家的老干部,范泰在这个时候上密折,除了可以理解为关心社稷安危之外,不由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得到了某些情报,嗅到了某些风声。因为史书说范泰跟徐羡之、傅亮向来不和(范泰也是高门出身,是颁赐刘裕九锡的两个人之一),他之所以选择密折也是为了绕开徐羡之和傅亮,而且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范泰的话里明显含有对刘义符加以警示的意味。似乎他已经预感到,如果刘义符继续这样下去,不久便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可惜的是,这份密折递上去后刘义符无动于衷,既不接纳范泰的意见,也不下诏谴责他多管闲事。也不知道到底是刘义符没有体会到范泰的深意呢,还是他压根就没见到这封密折。

  不管怎样,范泰这封密折里透露出的信息不容忽视。因为很明显,不论刘义符在后宫里是假模假式地玩打仗游戏,还是真刀真枪地演练武备,在徐羡之一党的人眼里,这种行为都宣示出:这位爷可不是什么好伺候的主儿。还没亲政呢就动刀动枪了,真亲政了那你要干什么呀?自古以来,辅政大臣和少主之间很少有关系和谐的,原因也明摆着:“小马乍行嫌路窄”,少主当家正欲大展拳脚之时,没有人愿意眼前多出几个老不死的碍手碍脚。你刘义符在御花园里搞军事演习,谁又知道你的假想敌到底是北方的敌军还是身旁的辅臣呢?保不齐他也想像后来的康熙帝除鳌拜一样,以玩游戏为掩护,实则是训练手下搞点“不寻常的事情”呢!

  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徐羡之、傅亮诸人预感到了未来的前景并不那么美好,出于自保的防卫心理,他们生出了废帝之心。 说不尽的南北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