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说不尽的南北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33 |
联兵伐齐
当听到高演派来的使者宣读遗诏,说要传位于自己之时,高湛是又惊喜,又有些不敢相信。
尽管有之前术士们的预言,高湛还是怕兄长诈死给自己下套,决定小心为上,先派亲信去晋阳打探一番。直到这名亲信发来报告,说他亲至灵堂,掀开棺材见高演确实已死,高湛这才放下心来,喜不自胜地在高归彦等人的迎接下快马赶往晋阳。到了以后,他又先命河南王高孝瑜入宫更换禁卫,然后自己才上殿临丧。
十一月十一日,高湛在晋阳南宫即位,是为北齐武成帝。
高洋去世后短短两年时间,北齐就换了三任皇帝。高殷被废且不去说,就是高湛的上台,实质上也如同一次政变。证据就是高湛即位后,立刻将当年由皇建二年改为太宁元年,而没有采用帝位正常继承情况下传统的逾年改元。至少在外人看来,频繁的帝位更迭说明北齐内部出了问题。
而高湛上台后,群臣很快发现,这位新君既贪酒又好色,兼而宠幸佞臣,绝非励精图治的有道之君。
太宁二年(公元562年)四月,皇太后娄昭君病逝。高湛不但连孝服都不肯穿,还照旧游宴三台,置酒作乐。宫女进白袍,他扔到台下;大臣劝止乐,他怒而掌挝。在此之前,高湛还逼奸了自己的嫂子、高洋的皇后李祖娥,威胁她说:“你若不从,我就杀了你儿子!”以致李祖娥有了身孕。她的儿子太原王高绍德数次求见不得,生气地说:“当我不知道么?娘你肚子大了,所以才不见我!”这话让李祖娥羞惭无地,后来生下一个女婴,她就狠心没有养活。高湛得知后大怒,横刀骂道:“你杀我女,我怎就不能杀你儿!”就当着她的面下令将高绍德用刀环筑杀。李祖娥痛不欲生,高湛则更加恼怒,剥光了她的衣服往死里打,号哭之声震动宫掖,最后昏死过去。高湛命用绢囊装了,一路流血淋漓,把她扔到渠水之中,好半天才苏醒过来,之后用牛车拉了送往妙胜寺为尼。
这一时期,北齐内部还发生了高归彦的叛乱。
由于助高演兄弟发动政变立有大功,后来又迎接高湛即位,高归彦一路高升,得封太傅兼领司徒,一时间风头无两,满朝勋贵竞相邀结。然而好景不长,一来他自己得意忘形,时常“发言陵侮,傍若无人”,二来高元海、魏收等人以功高震主为由对高湛时进谗言,使得高湛很快对他生出了猜忌之心。
太宁二年二月的一天,趁高归彦罢朝在外,高湛拜其为太宰、冀州刺史,第二天连面都不见就命他尽快前往信都上任。到冀州不久,深感不安的高归彦便密谋造反,想等高湛西入晋阳之时乘虚占据邺都。结果被其部下告发,高湛很快便派段韶将其讨平。
此外,高湛还经常终日酣饮,朝事皆委佞臣高元海、和士开等人处理,高、和诸人又争宠弄权、结党倾轧,搞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吏治一天不如一天。而随着以上这些负面信息传入北周,当时正寻求对外征服以进一步提高自身威望的大冢宰宇文护终于萌生了东攻北齐之心。
自从玉壁之战结束后,迄今周、齐两国已经有十来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双方大体以“汾水—函谷关”一线为界,维持了势均力敌的局面。而在这十来年间,北方大草原的形势则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过三代可汗的浴血奋战,突厥人不但彻底攻灭了他们曾经的主子柔然,而且在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的率领下,“西破嚈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成了统治东抵辽海、西至中亚阿姆河流域这片广袤草原的唯一霸主。
从初代可汗阿史那土门开始,宇文泰就力主与突厥结好。为了不得罪突厥人,他甚至主动杀掉了亡国后投奔西魏的柔然余部三千多人。木杆可汗即位后,曾经许诺嫁女给宇文泰,只不过他后来病卒,此事便未能成行。至宇文邕时,木杆又提出把另一个女儿嫁给宇文邕,但这时北齐也来求婚,而且给的聘礼更加优厚,以至于木杆一度动了与北周绝交而联姻北齐之心。最后还是北周使者杨荐以“背恩忘义,有愧鬼神”为由,劝服了十分迷信的木杆。而对于突厥人来说,既然北齐富有财货,那么直接掳掠齐境所得的利益说不定会比聘礼更多。所以木杆最终决定,先助北周攻齐,然后再送女儿与周帝和亲。
保定三年(公元563年)九月底,宇文护遣杨忠统骑兵一万会同突厥自北道伐齐。十二月初,又派达奚武率骑三万自南道出平阳以应杨忠,两路配合对晋阳发动了钳形攻势。
杨忠其人虽自称是汉魏高门弘农杨氏之后,但实际上从其四世祖杨元寿开始,杨家已经落户武川,同六镇鲜卑混居在一起。后来北镇乱起,青年杨忠为避难先后流落于河北和青州,又被北伐的梁军俘往南朝,五年后才随元颢返回北方。不久元颢败亡,杨忠转而为尔朱氏效力。孝武帝时,他又同独孤信一起投到同出武川的贺拔胜麾下镇守荆州。后来贺拔胜败于侯景降梁,杨忠也再度流落南朝,直到三年后才同贺拔胜、独孤信等人西入关中,成了西魏的一名将领。
据说杨忠“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而且很有统兵的才干。在大统年间的战事中,他在沙苑、河桥之战都立有功勋,得封襄武县公、云州刺史。而在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六月十三日夜里,杨忠的妻子吕苦桃在华州般若寺诞下一子,这让三十五岁的杨忠分外高兴。当时有一名法号智仙的尼姑也住在般若寺,她一见到这小儿,便断言他生来与众不同,不可在俗间养育。而那个年代,富贵人家将小孩寄养在佛寺道观是常事,认为此举可以祛灾延福。杨忠便将这男婴交给智仙来抚养,尽量避免他与凡人接触,还舍宅为寺,供智仙居住。
有一天,小儿的生母吕苦桃思子心切,趁智仙不在,悄悄溜进佛寺前来探视。她刚将小儿抱进怀里端详,忽见他头顶上长出角来,身上也生出层层鳞片,顿时吓得将小儿摔落在地。这时智仙从外而入,见此情景就责备吕苦桃道:“这一惊吓,将令他晚得天下好几年!”
这个被亲娘摔了一下而“晚得天下”的小儿,正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而直到十几岁入学前,他都是在智仙的养育下住在佛寺之中,智仙为他取小名为“那罗延”,意思是护法的金刚力士。
这一年,杨坚已经二十三岁。由于是大将军杨忠的嫡子,从少年时代起他便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在仕途上的发展也一帆风顺。他十四岁首任公职,次年便因父亲在平定江陵时的功勋被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爵封成纪县公。十六岁时又升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之号。大约就在这时,杨忠的老上司、大司马独孤信相中了杨家这位身材伟岸、面相深沉的少年,将自己十四岁的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
然而不久后,随着魏周鼎革,尤其是独孤信被宇文护逼令自杀,杨家的处境开始尴尬起来。尽管宇文护在独孤信死后需要借助杨忠来笼络原贺拔胜旧部,但同时对他也不无防范之心。这一时期,杨忠曾告诫身居小宫伯的杨坚说:“两姑之间难为妇!”劝他在皇帝和宇文护之间保持相对中立,以明哲保身。据说周明帝宇文毓即位后,还曾派相面师赵昭考察过自己的这个连襟(明帝皇后为独孤信长女)。赵昭谎称以杨坚的面相,“不过作柱国耳”,当个柱国大将军就到顶了。私下却对杨坚说:“公日后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杨坚也就深自韬晦,秉承父亲的教诲,既不投靠宇文护,也不亲近皇帝,老老实实地当他的侍卫官。
保定三年,宇文护准备与突厥联兵伐齐。当时满朝公卿都认为北齐国富兵强,斛律光又是名将,攻伐晋阳非得十万人马不可。只有杨忠自告奋勇说,有一万精骑即已足够,他斛律明月也不过一“竖子”而已!
这年年初,原六柱国之一的元老侯莫陈崇刚刚被宇文护逼死,杨忠深知在此时切忌对兵权要求过多,再加上有突厥人相助,所以才说一万骑兵便已足够。 说不尽的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