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三章

  白面曹操

  曹操年纪尚轻。虽然他肯充当义士,刺杀董卓,形象伟岸,但仍不过是个白面青年。

  他以二十岁弱冠之龄,即任洛阳北都尉。短短几年之间,他的才干就得到上司赏识,成为朝廷少壮派武官。在如此纷乱多事的宫廷时局之中,他从未失职,反而地位越来越稳固。曹操能与新旧两派势力的高官打成一片,虽然年纪轻轻,却崭露了头角,不知不觉间成为朝臣之中的一员。

  在竹里馆的寿宴上,王允曾说曹操出自名门,为汉初助高祖皇帝创立霸业的相国曹参之后。

  他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其父曹嵩曾任宫内官职,归野后居住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东南),如今年事已高,健在人世。

  曹父自幼疼爱曹操,说此子生有“凤眼”。所谓凤眼,指双眼如凤凰一般细长,眼光有神。

  曹操一直是一个肤白发乌、丹唇明眸、骨骼均匀的美少年。而学舍先生和邻里乡亲都知道他颇有鬼才,称他为“聪明得让人害怕!”

  他少年时曾经有过这样一件故事:少年曹操脑筋聪明,对私塾先生所教的学问闻一知十,因此从不下功夫看书。他喜欢打猎,常常引弓射箭抓捕野兽。他少年早熟,常勾结不良少年诱拐村女。整天吊儿郎当,四处晃荡。

  “这个孩子必须严格管教!”曹操的叔父担心孩子再不严加管教恐怕会走上歧途,于是向曹父建议,“你过于溺爱曹操,这样反而会耽误孩子的。一般在父母眼中只能看到孩子好的一面,却容易忽视孩子的缺点。你要好好管教他!”

  曹嵩闻言大怒,他平日里也听说过曹操的所作所为,于是将曹操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第二天叔父到他家时,忽见曹操倒在院中,仿佛抽风一样,显得痛苦不堪。叔父为人老实,不晓得他在装病,于是惊慌跑去通知曹父。

  曹嵩一听爱子得病,吓得脸色大变,冲到院中。而曹操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在院中玩耍。

  “我儿在哪!曹操快来!”

  “父亲我在这里,您因何事惊慌?”

  “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你的叔父刚才跑来说你抽风倒地,好像生了大病。我这不是赶紧查看,生怕你出了意外!”

  “叔父为何说谎?我并未生病啊!”

  “真是奇怪。”

  “叔父才是奇怪。别人都说他喜欢说谎,喜欢看人家惊慌的样子。他们还说,叔父似乎很不喜欢我,总说我调皮捣蛋,现在又和您说我生病抽风了。”曹操对着父亲和叔父,一脸无辜地撒谎。

  从此之后,曹父不肯再轻信叔父的话了。

  “父亲真是太好骗了啊!”

  曹操愈发忘形嚣张,经常偷奸耍滑,却再也无人可以管束于他。

  曹操在二十岁前一直不务正业。一来家境殷实,二来出身名门。如他叔父所言,从未严加管束。

  但是,曹操虽然有诸多缺点,却又有很多优点。比如他侠肝义胆,在同辈青年中颇有人气。

  “曹操是个聪明人。”

  “他思虑细密,这个人靠得住。”

  在他的同辈之中,桥玄、何颙等人认为曹操的纵横才华是一种特别的本领。还曾有人断言:“天下大乱之时,若无奇才则难以收拾。曹操这种人啊,到时候说不定能出其不意地安天下呢。”

  有一次,桥玄对曹操建议道:“你如今尚无名无势,但我认为你将来一定有所作为。你不妨找机会去见一个叫许子将的人。”

  “他是何许人也?”曹操问。

  “此人非常善于鉴人,还是个学者。”

  “那他就是个相面算卦的人嘛。”

  “别说得如此不堪。他可是个了不起的品评家,相人更是独具慧眼。”

  “这倒有趣!待我去找他拜访拜访。”

  于是曹操择日去许子将府上拜访。当时许府中有许多弟子和客人在场。曹操通上名姓后,就想听他如何评说。谁料许子将只是瞥他一眼,漫不经心地不予理睬。

  “哼!”

  曹操又显露出自幼那耍滑头的样子,揶揄他道:“许先生,你是不是只懂鉴识池中之鱼,却未曾见过海中巨鲸吧。”

  许子将这才从那黑薄的嘴唇后露出满口残牙,他开口说道:“竖子!你不用出言激我。我料你将来会成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听到他的回答,曹操满意而归:“乱世之奸雄?正合我意!”

  不久,曹操于二十岁这年任为北都尉。

  北都尉的实际工作相当于禁宫守卫。曹操初上任之时,要求严格。任何违背宫中规定之人都会受到惩罚,即使高官也一视同仁。某次,就连那十常侍蹇硕的一个亲戚,破禁带刀入宫,都受到了曹操的棒责。

  “小心那个年轻的都尉,他严守规定,若是违反,他可不会轻易通融的。”

  曹操反倒因此受上司重视,很快就升任为骑都尉。在黄巾之乱时,曹操加入王师,征讨转战各地。他总是一身红衣红甲,队伍也执红旗,马匹配红鞍,因此他的队伍无论走到哪里都煞是醒目。在转战到颍川之际,遇到刘关张三人火攻张梁、张宝,令他们三人见状都忍不住暗挑大拇指,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不俗人物。

  而那红衣红甲的不俗人物,正是那骁骑校尉曹操。

  曹操在竹里馆接过司徒王允的七宝名刀,誓要刺杀董卓。是夜回家,他抱着宝刀睡在床上。

  这一夜,他会做一个什么梦呢?

  第二天,曹操如常来到董卓的相国府。

  “相国何在?”他询问小吏。

  “相国大人刚进小阁,正在书房歇息。”

  曹操立刻来至小阁,向董卓请安。董相国正斜倚在榻上饮茶,而吕布侍立一旁。

  “你今天来得好迟啊。”董卓一见曹操就如此责备。

  当时已经日上三竿,相国府各处的工作都已完成,曹操到时正是午休时分。

  “相国恕罪!只怪我那马儿太不中用,跑得不快。”

  “你怎么连一匹好马都没有吗?”

  “回禀相国,实在惭愧啊,我的薪饷不多,买不起好马呀。”

  “吕布何在?”董卓笑着回头,“你现在去,到我的马厩,给曹操选匹好马。”

  “遵命。”吕布领命去了后院马厩。

  曹操暗忖:“现在机会正好。”

  他一时紧张,心脏怦怦直跳。虽然现在没有吕布在一旁阻挠,但那董卓身体肥胖,力气很大,也很难对付。万一失手,恐怕自己也会难逃一死。于是他按下心神,寻找时机。他知道董卓体肥,坐久了总会疲劳的。

  正在这时,董卓果然在床上翻了个身,将后背正对曹操。

  “此乃天赐良机!”曹操心里一阵狂喜,他偷偷拔出七宝刀,慢慢靠近床边。

  而宝刀此时却折射了一道光线,恰巧映在董卓的床头镜中。

  董卓被闪光一晃,略有所惊。他立刻坐起身来,瞪视曹操问道:“那是什么在闪光?”

  曹操手中仍握着宝刀,来不及隐藏。但他毫不慌张,反而笑道:“回禀相国,那是在下新得的一把稀世名刀。不敢私藏,特地拿来献给相国。若您中意,则请随身佩带。刚才我擦拭了一下刀鞘,这宝刀果然了得,一擦之下闪耀无比。”

  曹操面上毫无惊慌之色,微笑着双手呈上宝刀。

  “什么宝贝?呈上来给我看看。”

  董卓正将七宝刀拿在手上鉴赏之时,正巧吕布挑完马回来了。

  董卓好像很中意,对吕布说道:“这还果然是把好刀!你来看看如何?”

  曹操接着说:“这个是刀鞘,你看这七彩宝石多么漂亮啊!”

  说着把宝刀和剑鞘都递给吕布。

  吕布接过宝刀和刀鞘并不多言。他拿刀在手,对曹操说道:“马已经挑好了,你快去看看吧。”

  曹操谢道:“有劳了!我这就去看!”

  他跟着吕布来到院中,欣喜地抚摸着马鬃,道:“多谢相国赐马。这果然是匹好马!我真想骑给相国看一看啊。”

  董卓并不以为意,随口应道:“行啊,你就上马试骑一圈吧。”

  曹操得令,飞身上马。他先慢慢在院中兜转一圈,又扬起一鞭,策马驰出相国府大门,绝尘而去。

  “曹操怎么试马这么久还不回来?”董卓立在院中等了半晌,有些不耐烦。

  “他不就是试骑一下嘛,怎么跑这么远还不回来?曹操这小子!”他再三问道,此时已心生怀疑。

  吕布到此时才开口说道:“相国大人,恐怕曹操不会回来了。”

  “何出此言?”

  “他刚才特意在属下不在之时,才向您献刀,这一点着实可疑。”

  “嗯!我也觉得他今日之举非常异常。”

  “此时曹操得此宝马,恐怕早已逃出城外了。”

  “若此事当真,曹操此人绝不能轻饶!来人啊!把李儒叫来!”

  李儒来到相国跟前,听了前后经过之后说道:“糟糕!让曹操驱马而逃相当于放虎归山。他的妻儿老小都住在城外,此番前来,一定是专程要取相国的性命来的。”

  “真是可恼!李儒,你说现在如何是好?”

  “属下认为,现在相国应该立刻派人去曹操住处,谎称相国有事要立刻召见于他。如那曹操真无隐情,则必会立刻前来。不过我猜测,他早已逃之夭夭,不会老实在家里等候了。”

  话虽如此,李儒仍然立刻派人去探,不一会,就有士兵回来禀报: “就在刚才,曹操骑着一匹骏马飞奔出了东门。东门守卫见状起疑,就飞马去追,将他在城外关口截下后,曹操说他是奉了相国急命而外出的。又说若是官兵阻拦,耽误了大事,会受相国的责罚。因此官兵们便不再阻拦,任曹操扬鞭出关了。现在去往何处,竟无人知晓。”

  “岂有此理!”董卓气得怒火填胸,“这曹操小儿,平时我对他多加提拔,他却背叛于我。实在可恨!我定要将他捉拿到手,严加惩罚!来人啊!”

  “属下在。”

  “速速派人,将曹操的相貌服装描画下来,将画像分发各地,张榜悬赏,严令缉捕!”

  “属下遵命。”

  “榜上就说,若能活捉曹操,则封万户侯,若有献曹操首级到相国府者,则重赏千金!”

  “属下即刻布置。”

  “且慢!”李儒正要退下,董卓又把他叫回来,补充说道,“曹操献刀的计谋周密,绝非他一人能为之,背后一定有其他同党。”

  “想必如此。”

  “如此看来,事态严峻。你在追捕曹操的同时,还要捉拿他的同党。将这王城之中的可疑人员一一甄别,若有嫌犯则要严加拷问。”

  “属下遵命!此事事不宜迟,属下一定办好。”

  李儒领命,大步离去。他立刻召集捕吏,抓捕曹操及其同党。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