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七章

  大乱之兆

  时值中平六年 之夏。

  京师洛阳皇宫里,灵帝罹患重病。

  灵帝自知病情严重,于病榻之上传旨:“传何进觐见。”

  大将军何进立刻入宫觐见。那何进原本是一介屠夫,其妹是洛阳城里的绝色美人,因其美色得以入宫当上贵妃娘娘。后来何氏受皇帝宠幸怀上龙种,生下皇子辩,晋升皇后,人称何后。

  她的哥哥何进也受其恩泽,身居要职,手握大权。

  何进安慰病中的灵帝:“请陛下放心!无论如何,何某都会守护皇上,守护皇子殿下的。”

  “嗯……”

  何进退下后,灵帝仍然惴惴不安。他心中烦恼,忧愁未解。

  在后宫之中,除何后之外,还有一位宠姬王美人,她生下皇子协。

  何后非常嫉妒,竟然暗中下鸩毒杀死了王美人。而皇子协则交由董太后照顾。

  董太后非常疼爱皇子协,而灵帝也可怜皇子协自幼丧母,与皇子辩相比,更加偏爱皇子协。

  于是,十常侍中的蹇硕曾至灵帝病榻前,为其谏言:“若皇上欲立皇子协为太子,必先诛杀何后之兄何进,永绝后患。”

  “也罢!”

  灵帝脸色苍白,点头答应。

  灵帝自知病入膏肓,时日有限,于是立刻下旨再传何进。

  何进听到皇上再传,不禁起疑:“皇上昨日刚刚召我觐见,怎么今天又传?”

  他以为可能是灵帝的病情突有变化,于是派人打探,结果却发现病情稳定。不过他打听到十常侍的蹇硕等人似乎在密谋于己不利的决定。

  “区区宦官,使出雕虫小技怎会陷害我何进!”

  于是何进拒绝进宫,且将朝廷重臣都请到家中,密谋商议:“十常侍意图谋害朝廷重臣,事实确凿!如今这天下黎民将十常侍之徒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何某认为应该借此机会,将其一举拿下,为天下除害。不知众位大人意下如何?”

  “……”

  众人闻言,并不表态,只是面露惊色。就在此时,从厅堂一隅站起一人,该人仪表堂堂,气质卓越。他大胆直言:“何将军言之有理!只是如今这十常侍在宫中势力庞大。何将军虽然实力雄厚,但倘若一着不慎而失手的话,恐怕会招来灭门惨祸啊。”

  该人正是典军校尉曹操。何进只当他是一个区区小将,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沉下脸来,责骂曹操:“岂有此理!你一个毛头后生哪里懂得朝中大事!还不速给我退下!”

  众人更是缄口不言。而正在此时,传来灵帝驾崩之讯。

  何进得此消息后,立即传达给众位大臣:“何某刚才得知一个重大情况,此事事关重大,尚未公之于天下,请诸公听好。”

  他先稳住众人,之后沉声宣告:“当今天子染恙已久,不幸于今日,在嘉德殿中驾崩。”

  “……”

  听到何进此言,席间众人陷入一片死寂之中,久久无人出声。众位大臣虽精于政治,但仍难掩惊讶之色。天子病入膏肓,时日已久,因此这个消息已是预料之中。但众臣的心中仍不禁忧虑,不知今后朝廷的变局如何,也不知自己的命运如何。这时局终将有何变化,无论如何思考,前景都是一片黯然。

  这厢何进密谋如何除掉十常侍;而那厢十常侍也在暗中策划,试图杀死何进。

  这灵帝之死,将是何种征兆?

  众臣一时人人自危,似乎身边危机四伏。莫非这预示着汉朝四百年天下,就要至此崩塌瓦解了吗?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地产生这种预感,而这动荡的时局之中有此想法也不足为奇。

  在一片短暂的默祷中,人人心中都不禁忆起这几年的情景。后宫众妃争风吃醋,权臣宦官争权夺势。人人贪污,人人施恶,以致朝野内外恶政横行,日渐颓废。思虑至此,众臣不免发出嗟叹。

  灵帝生而不幸。

  他死于愚昧无知。在他短暂的人生之中,只能看到十常侍伪造的假象,而对人世间的真实情况却一无所知。

  对十常侍一派而言,灵帝即为“盲帝”,不过是他们手中的一个傀儡。而禁宫内外则是他们玩弄权术、号令天下的舞台。

  这十常侍的恶政如山,罄竹难书。以近年而论,王师平定黄巾之乱后,他们暗中索贿,提醒那些建功立业的部将:“你们能受到如此封赏恩典,全都仰仗十常侍在朝上为你们的仗义美言。如若不知恩图报,对十常侍毫无谢意,未免太过不近人情。”

  有些将士畏惧他们的权势,在十常侍的恩威并施之下,立刻奉上金银财宝。但像皇甫嵩、朱儁这样的建功大将则一口回绝。

  “休得一派胡言!”

  十常侍见二将不识好歹,于是在皇上面前恶语诽谤,导致朱儁、皇甫嵩被削去官职,由赵忠任车骑将军取而代之。

  另外,十常侍又迫使皇上将张让等十三个阉党宦官封为列侯,司空张温任太尉。那些借机得利之人自然对十常侍阿谀奉承,百般讨好,使其羽翼进一步扩张。

  而敢于冒死进谏、指出实情的贤良之臣则被他们打入大牢,遭到斩首或是毒杀。

  禁门之内的乱象早已影响到民间。那些曾被平定的黄巾余党,以及心生反意的逆臣再度出现,遍布各地。而这些危机也屡屡传到京师洛阳。

  时局动荡,风云再起。乱世中人的命运也遭到巨大冲击,而随之改变。刘备曾征战沙场,又走进仕途,后弃官归野,被代州刘恢所收容。他起伏不定的命运在这时局的冲击之中,终于迎来了幸运的转机。

  黄匪之乱已平,但又有乱党在各地兴风作乱。在乱党之中,以渔阳(天津市北部)的张举、张纯,以及长沙、江夏(今湖北省,麻城县附近)一带的土匪最为猖獗。

  然而十常侍总是谎报皇上:“如今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一片大好!”

  但他们另一方面急派孙坚赴长沙讨贼,又迅速提拔刘焉为益州牧,刘虞为幽州牧,命其平定四川、渔阳等地的乱臣贼子。

  此时刘备早已告别故园涿县,重赴五台山下的代州刘恢宅邸。有一日,刘恢交给刘备一封信函,说道:“如今是你重出江湖的良机。你可携我手书赶赴幽州。如今的幽州太守刘虞是我的好朋友,他见到我的推荐以及你的人品,必定会予以重用的。”

  刘备谢过刘恢的知遇之恩后,立即带关羽和张飞及众随从投奔刘虞而去。

  适逢刘虞受命,正准备招兵买马奔赴渔阳讨贼。因此他一见到刘备率众来投,便大喜过望:“你们来得刚好!请随我一同征讨逆贼!”

  遂以收编,同赴渔阳剿匪。

  不久,渔阳之乱暂获平定。刘虞上表朝廷,对刘备等人的功劳大加赞赏。

  同时,公孙瓒也一并保举刘备,称:“此刘备曾率义军,在平定黄巾匪徒之时,表现不俗,战功累累。”

  因此,朝廷奖赏刘备屡次剿匪有功,封刘备为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的县令。

  刘备接旨后立刻率领手下众人赴平原就任。待众人抵达后,发现当地土地肥沃,储粮充足,官库饱满。于是众人皆精神大振,刘备也感叹:“果然上天眷顾,助我聚兵养马。”

  举义军至今,刘关张等众人终于获得应有的奖赏,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于是他们每日练兵不倦,尊义尚武,圈养骏马,饲以燕麦。他们以此地为根基,静观世间的风起云涌。

  ——大事可成?

  果然在这乱世之中,难得太平。虽然乱臣贼党被肃清于野,但京师洛阳皇城的琉璃殿中,却百鬼横行,魔魅跳梁,后宫妇人和恶毒宦官轮番兴风作浪。而正在这时,命运不幸的灵帝,又忽在一夜之间驾崩归西。

  在此朝野震荡之时,已经统治了四百年的汉室天下,终于发出最后土崩瓦解的巨响。大势已去!当灵帝驾崩的噩耗传来之时,众人皆骇得血色尽失,无法动弹。就仿佛大地崩裂,地狱门开,落入深渊一般。他们对于时局的突变难以应对,令人唏嘘。

  这时在何进府中,众人闻讯仍然一时难以消化,瞠目结舌,鸦雀无声,一片死寂。忽然外面又匆忙闯进一人:“何将军,小的有密情禀报!”

  来人正是禁门武官潘隐,他暗通何进已久。

  “哦?何事惊慌?”

  何进起身离席,扔下席间众人,快步走到廊外听潘隐的密报。

  潘隐来报:“灵帝驾崩后,十常侍聚集密谋密不发丧,而是趁机召您入宫再将您秘密处决。之后再昭告天下,立皇子协即位。何大人,这假传圣旨之人可能马上就到。小的拼命赶来送信。”

  何进闻言大怒:“无耻之徒!他们设计害我,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

  他转身回到席间,向文武众臣通报了潘隐的密报。不多时,宫中来人果然抵达何府,传旨的老太监装模作样地宣旨:“天子已危在旦夕,急召何将军进宫,以托汉室后事。请何将军随咱家速速入宫吧。”

  “你这老狐狸!”何进对潘隐下令,“给我杀了他!”

  随后,他聚集群臣,大声宣布:“这帮阉党欺人太甚,如今我已忍无可忍,将做个了断!”

  这时,典军校尉曹操再次发言,他不顾刚才进忠谏被何进斥责的前情,再次上前谏言:“何将军,若您今日打算做个了断,则应先正天子之位,然后再行讨贼。”

  何进不再轻视曹操,而是赞同地深点头。他问道:“有谁愿与我一同拥立新帝,共讨宫内乱贼?”

  他目光炯炯地环视众臣。有人应声而起:“司隶校尉袁绍,愿为将军解忧!”

  大家望向说话之人,看那袁绍身材魁伟,肩宽背厚,威风凛凛,一派习武的勇将模样。

  袁绍乃是汉司徒袁安之孙,袁逢之子。他字本初,出自汝南汝阳(今河南省,淮河上流的北岸)名门,门下文官武将,人才辈出。现任汉室的司隶校尉之职。

  袁绍昂然说道:“请何将军调拨精兵五千,我可率军直入禁门,拥立新帝,诛讨多年盘踞宫廷的阉党之流!”

  何进闻言大喜,立刻下令:“请速去吧!”

  随着何进的一声号令,洛阳王城登时变为一片血腥战场。

  袁绍身披铁甲,率五千御林军杀入大内。他下令紧闭王城八门和城中卫门,又下戒严令,除自己以外,所有人等一律不准进出。

  在此期间,何进也披挂上车骑将军的戎装,率何颙、荀攸、郑泰等人,以及三十多位朝廷重臣,昂首迈进宫门。他们就在灵帝的柩前,立他的外甥皇子辩为太子,并当场即位,拥为新帝。何进率百官山呼万岁,以示礼成。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