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一章

  徐庶母子

  辽东、辽西也同广袤的河北一起,开始对天子之都年年进贡。许都日渐兴隆,大街小巷都繁华无比,中原之都的规模已经非常宏大。

  在首都之中,天子脚下,人人目空一切。于是,当京城百姓看到曹仁狼狈逃回,又见李典只引少数残兵回京,街头巷尾便立刻议论纷纷。

  “我说,吕旷、吕翔二员大将怎么没有回来?”

  “听说他们两兄弟已经战死沙场了。”

  “丞相派了三万大军前去讨伐,怎么如今只剩这么几个人逃回来?”

  “哎哟!曹仁大败,被人打得屁滚尿流地逃回来了。”

  “几万大军都被打没了,这让曹丞相的脸往哪放啊?”

  “就是的!这两员败将,应该被推出去斩首示众!”

  众口铄金,对打了败仗回京的两人议论纷纷。大家都猜测,曹操听闻惨败,定会勃然大怒。

  但是,当曹仁和李典二人回京,向丞相请罪时,曹操仅仅微微一笑,摆手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们无须多言,退下休息吧。”

  曹操并未过问此次战败的细节,也未追责。曹仁和李典二将也未受到任何处分。

  但是,曹操始终有一件事耿耿于怀。他认为,曹仁精于战术谋略,但在此战中却处处受阻,他的所有计谋被对方全部识破不说,还反攻得逞。这就说明,刘备此战定有高人在背后指点,才能取得如此大捷。

  于是,曹操向曹仁问道:“在你看来,这次攻打刘备的过程中,他那边除了那些旧臣幕僚之外,是不是有什么新人相助?”

  “不错!正如您所料,听说刘备请了一位新军师,名叫单福,此人亲自督战,调动兵马。”

  “单福是何人?”

  曹操仔细回想,却一无头绪,“普天之下,能人何其多也。这个单福如此了得,老夫竟然从未听说过。不知你们是否知晓此人?”

  曹操环顾四周,询问满朝文武大臣,只见程昱一人,面带微笑。曹操便对程昱问道:“程昱,你可知晓此人?”

  “属下对他十分熟悉。”

  “这是何故?”

  “盖因我与此人,乃是颍上同乡。”

  “那么他为人如何?”

  “义胆忠心。”

  “此人的学问又如何?”

  “精通六韬,饱读经书。”

  “那他的才能呢?”

  “此人年轻时喜好击剑。听说他在中平末年受人之托,为其报仇杀人,后被官府通缉。他只得以煤灰涂面,披头散发,浪荡街头,宛如狂人。最后被官府逮捕后,他却始终不肯说出真名实姓。后来官府将他绑在车上全城游街,询问市民中有无知其姓名者,但大家都被他的忠义所感动,无人告发。”

  “嗯!”

  曹操侧耳倾听,十分入神。程昱见状,继续说道:“其后不久,有一天晚上,一些与他私交甚笃的朋友们大胆劫狱,将他从监狱中救出,解其绑绳,助他逃走。从此以后,他便更名改姓,磨砺心志。而且他总是身着疏巾单衣,腰佩一剑,周游列国。他遍访高士,虚心求教,提高学识。听说他在浪迹多年之后,拜在司马徽门下,与一干风流研学之士来往密切。而这个人其实就是颍上徐庶,字元直。这个单福的名字,不过是他为避人耳目,起的一个假名罢了。”

  程昱如此这般,将徐庶的身世一一道来。曹操未等程昱说完,便迫不及待地追问:“依你而言,这个‘单福’便是徐庶的假名吗?”

  “正是。若是说起颍上徐庶,知者甚多,但要说起单福,则无人知晓。”

  “此人甚是有趣。你来说说看,论才智来说,你与徐庶,谁高谁低?”

  “与他相比,程某简直不值得一提。”

  “哎,你莫要谦虚了。”

  “非也。若徐庶的才识修养称得上十分,程某只不过二分。”

  “原来如此!既然你如此推崇于他,看来此人果然了得。难怪曹仁和李典会大败而归。唉!”曹操长叹一声,“实在可惜!老夫之前竟不知天下还有此等人物。如今他投靠在刘备帐下,恐怕今后会为他建下奇功伟业。”

  “丞相,您如今尚不必烦忧。”

  “此话怎讲?”

  “这个徐庶只不过刚刚投奔到刘备帐下罢了。”

  “虽说时间不久,他如今已经被拜为军师了呀!”

  “不错。但我们只需趁他尚未给刘备立下大功之前,设法将他召来即可。此事也并非毫无办法。”

  “你莫非有什么办法吗?”

  “徐庶幼年丧父,他的老母亲住在他的弟弟徐康家里。但是,徐康最近刚刚亡故,徐母身边正缺少孝养之人。这个徐庶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人人知他亲孝母亲。我们只需利用这点,便能将徐庶召来。”

  “具体该怎么办呢?”

  “丞相可以派人将徐母恭请到京,对其热情款待,再令徐母召他归来即可。徐庶既然是个大孝子,不会不听母亲的召唤,必定日夜兼程赶到京城。”

  “果然是一招妙计!我们这就请徐母来京。”

  没过多久,徐母便被迎入京城。有人引领她来到丞相府,参见曹操。

  乍看之下,徐母相貌平凡,衣着朴素,如同一个普通的农妇一般。她的身材矮小,又上了年纪,佝偻着腰背,走路颤颤巍巍的。她的一双老眼,如同山鸡一般,神情羞怯。当她被人迎到丞相府的贵宾阁时,乍一见金碧辉煌的庭室,难免心中惶恐,手足无措。

  曹操率领一众朝臣步入贵宾阁,见到徐母时,他恭敬行礼,宛如对待自己的母亲一般谦恭。

  “伯母请了。曹某听说令郎徐元直如今改名叫作单福,他还投靠了新野的刘备。他这样一位天下奇才,何苦要和贼党沦落在一处,没有领地,只得四处流浪。曹某听说后,觉得实在可惜啊!”

  曹操以一番浅显的话语,对徐母劝说道。

  徐母一直闭口不言,或许是她不知该如何作答,只是瞪着一双山鸡般的小眼睛,望着曹操。

  曹操上下打量徐母的反应,觉得刚才一番说辞可能打动了对方,于是,他又亲切地说道:“伯母啊,请您仔细想一想。像令郎徐庶这样的人才,投靠到刘备帐下,实在是屈才啊!您做母亲的,怎么会同意呢?您要知道,这个刘备身为叛臣,朝廷终将征伐于他。如此一来,令郎岂不是会被连累?”

  ……

  “像令郎这样的人才,投靠了刘备,宛如明珠暗投,您也不会同意吧?”

  ……

  “伯母啊,您不如现在给令郎写一封信吧?曹某觉得他是个人才,若他肯投奔于我,定会享受高官厚禄。曹某会代为奏请圣上,在这京城之中赐他豪宅大院,再请来众多奴仆,前来服侍您老人家。”

  这时,徐母的嘴唇翕动,似乎要开口说话。

  曹操见状,连忙住嘴,耐心等徐母开口。

  “丞相大人容禀,老身不过就是个乡下草民,并不懂得许多事情。不过这位刘备大人,老身却从山野樵夫、耕田农民口中得知了不少传闻。”

  “您都听说过些什么呢?”

  “人人都说,刘皇叔乃是当世英雄,仁政爱民,他是个真正的仁君。”

  “哈哈哈!”

  曹操放声大笑,“你不过是听乡下黄口小儿、山野农民之言,他们哪里知道真相?刘备不过是一介匹夫,他生于涿郡,年轻时靠卖草鞋为生。趁天下大乱之机,他纠集了一帮市井无赖,成群结伙地起事,却出师无名。这个人看起来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实则用心险恶,图谋不轨。刘备是个谋逆之徒,他不仅欺瞒百姓,更是祸国殃民!”

  “这倒怪了!老身所听的百姓传说,怎么和丞相大人所说的完全不同?大家都说,刘皇叔乃是汉景帝之后,有尧舜之风,禹汤之德。他不仅招募贤士,还自律甚严。人人都说他是一位仁者,因此备受百姓称赞。”

  “你有所不知,那些都是刘备装出来的样子。这个人是个伪君子,令郎就是被他所骗。若不早早反省,恐怕会留下万世恶名。请伯母快快动笔,给令郎写封信吧。”

  “这个……”

  “伯母不要再犹豫了。您写信都是为令郎着想,他有个好前程,您也能安度晚年。纸笔都已经准备好了,就请您动笔了。”

  “不妥!”徐母突然奋而摇头道,“这信我是不会写的!若是为了我儿的前途,就算搭上老身这条性命,我也是绝不会动笔的!”

  “这是何故?”

  “老身虽为乡下农妇,却也懂得顺逆之道。如今,这大汉朝唯一的逆臣贼子便是曹操!你现在又要诓骗我儿,让他背叛主公,岂不是害了我儿!”

  “大胆!你一介乡野村妇,胆敢当面骂我是逆臣!”

  “老身骂的就是你!就算生活贫苦,饥寒潦倒,我也绝不会让儿子跟着你这种逆臣的!”

  徐母义正词严,毫不动摇地说。

  她还抄起面前的毛笔,掷到庭园中。曹操见状,怒不可遏。他起身高叫:“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啊!把这个老太婆拖下去斩了!”

  徐母不等曹操说完,又抓起桌上的砚台,向曹操砸去。

  “快来人!赶快把她给我拖下去!砍了脑袋!”

  曹操大声咆哮。左右武士立刻冲上去,将徐母拿下。又将她反剪双臂,不容动弹。

  徐母却毫不畏惧,也不挣扎反抗。曹操见她如此倔强,愈加生气。他一把拔出佩剑,就要亲手杀了徐母。

  “丞相息怒!万万不可!”

  程昱见状,赶忙拦在曹操面前,恳请丞相高抬贵手。他劝道,“丞相请看,徐母的神态,是如此镇定自若。她如今唾骂丞相,实际是一心求死。丞相若当真杀了她,那么岂不与徐庶结下杀母之仇?徐庶岂不会更加尽心辅佐刘备吗?而且,如果丞相杀了这位老人家,也会失去天下人心。这不正顺应了徐母之心吗?您若今天让她如愿死在相府,她在九泉之下必定嘲笑您。”

  “哼!那你来说,该如何处置这个老太婆?”

  “属下以为,我们应该好生奉养徐母。徐庶惦记母亲,即使他身在刘备帐中,也绝不敢轻举妄动,得罪丞相的。”

  “程昱,此事便交你处置吧。”

  “遵命。属下一定会处理妥当。接下来属下还有计谋,请丞相静候佳音。”

  之后,程昱便领着徐母回到自己的府邸。他言辞恳切地对徐母说道:“伯母,在下与徐庶原有同窗之谊,情同兄弟。此番能请伯母光临寒舍,宛如迎来自己的母亲,请您千万不要客气。”

  此后,程昱每日悉心照料徐母的生活起居,宛如侍奉自己的母亲一般。因为徐母不喜奢华,也不愿麻烦程家,于是搬到一处幽静之所独居,这才安下心来。

  程昱时常派人给徐母送些礼物,无论是美味佳肴,还是应时衣物,都安排周详。长此以往,徐母有碍情面,便会写下书简以示感谢。

  程昱将徐母的书简都精心保存起来,他模仿徐母的笔迹,反复练习。待到练习成熟后,他便向曹操建议,仿照徐母的笔迹,以徐母的语气给徐庶写一封书信。伪造好书信后,曹操便派人送去新野,交给徐庶。

  化名单福的徐庶,此时正住在新野。他所住之地非常俭朴,颇有士大夫之风。他也没要几个仆人,闲暇时便在家读书自娱。

  一日傍晚,一个陌生人前来叩门,自称是替徐母送信。徐庶闻讯,连忙亲自开门迎接。

  徐庶一见信使,便连忙问道:“是家母的书信吗,她是否一切安好?”

  来人回道:“徐母手书在此,我只是负责送信,其他一概不知。”

  他掏出书信,交到徐庶手上,便转身离去。

  徐庶急忙回到房中,展信观瞧。信中确实是母亲的笔迹,徐庶思母心切,不由得潸然泪下。只见徐母在信中写道:“吾儿徐庶,见字如面。为娘一切安好,无须挂怀。自从汝弟徐康亡故之后,为娘时常思念于你。近日奉曹丞相之命,来到许都。因你事从叛臣,有谋逆之罪,为娘险遭牢狱之灾。幸得程昱相助,念及旧情,才保为娘安稳。为娘只盼与吾儿重逢,以慰想念。”

  徐庶读罢信件,泪湿衣襟。他不住啼哭,直至夜深时分。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