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巾帼女衣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九章
巾帼女衣
兵家错失了绝佳的战机,心中的懊悔却不能与外人相道。
而蜀营之中,众将士却为大胜魏军而欢欣鼓舞,正在大肆庆祝。诸葛亮只能独自将苦水咽下。
之后,他下令蜀军暂时移到渭水之南,却发现营中隐隐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
诸葛亮对左右闻讯原因,属下答道:“魏延将军整日怒气冲冲,不知究竟何故。”
诸葛亮便叫来魏延,开口问道:“魏将军,听说你近来有不少怨言,不知所为何事?”
魏延瞪着诸葛亮,不服地答道:“丞相因何要问我,你自己做的好事,自己不清楚吗?”
“你何出此言?我做了什么好事?”
“丞相既然这么说,魏某也不跟你绕弯子了!”
“请讲!”
“之前,丞相可曾命魏某将司马懿等人引进葫芦谷?”
“正是!”诸葛亮坦然答道。
“哼!魏某当时引了敌人入谷,却也被巨石困在谷中,难以逃生。若非当时天降大雨,浇熄谷中烈火,魏某早就和司马懿父子一同烧死在葫芦谷了!丞相莫非对魏某心怀仇恨,才特意设此毒计,要加害于我?”
“魏将军是为此事生气吗?”
“不错!”
“实在可恶!”
“丞相骂我不成?”
“不!我是在骂马岱那厮。临行前,我千叮咛万嘱咐,命他见到你脱身的信号之后,才能推石放火。没想到他竟如此行事,险些害将军丧命。来人啊!带马岱!”
诸葛亮盛怒之下,神情激动,倒让魏延有些意外。
马岱应召入帐,便遭到诸葛亮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之后,诸葛亮余怒未消,又命人将马岱的衣服剥去,重责五十军棍。不仅如此,还将马岱由统兵大将之职贬为伍长。
马岱受了责罚,黯然回到营中。他觉得无颜面对下属,只得独自饮泣不止。入夜后,诸葛亮派来心腹之人樊建,悄悄找到马岱,安慰道:“马将军,我是奉了丞相之命,特来向将军赔礼的。你有所不知,魏延素有反骨,丞相原本打算在葫芦谷一役之中一并将他除去,却被一场大雨坏了大事。不仅司马懿父子逃生,魏延也得以生还。如今丞相若是不责罚你,便难以平息魏延的怒火,恐怕会招致他的反叛。如若魏延真的反了,蜀军便难有宁日。因此,丞相才万不得已,怪罪在将军身上。丞相嘱我特地前来,就是希望将军能念在蜀国的份上,忍辱负重。待时来运转,丞相定会一雪你今日所受之辱,并重重加以褒奖。请您再多加忍耐吧!”
马岱闻言,终于心中释然,他也体会到诸葛亮在营中的难言之隐。
诸葛亮责罚了马岱,只是一时平息了魏延的怒火,而魏延却不肯善罢甘休。他打定主意要报复马岱,于是对诸葛亮提出:“请丞相下令,让马岱归我管理。”
诸葛亮自然知道魏延的报复之心,便不肯答应。魏延再三坚持,不肯让步。马岱得知此事后,反而提出:“马某愿为魏将军效力!”
马岱为了保全诸葛亮,咽下了苦水,毅然主动请缨,成了魏延的部下。
与此同时,对岸的魏军营中也充满不安的气氛。魏军营中并无对主帅不满的意见,虽然打了败仗,却无人责怪是司马懿的过错。魏将之间也并无互相争斗,更多的不安气氛是源于将士们连连战败的憋闷之心。
到了后来,魏营之中怨声载道,众人皆是满腹牢骚。
牢骚的起因是营中各处张贴的告示:
擅离岗位者,斩!
挑拨是非者,斩!
随意出阵,挑衅敌人者,斩!
这种绝对消极,只采取守势的严令,完全钳制了魏军的行动。
在魏蜀两营的不安气氛中,进入了第二年。
如今春回大地,渭水上的冰块融化,魏蜀两军依旧在此对峙。
“大都督真厉害!苦守着军营不打仗!”
虽然军中严令不得挑拨是非,但众人的不满之情已经难以抑制。营中充满了牢骚之声。司马懿对这些充耳不闻,更招致魏兵的反感。
一日,郭淮前来禀报:“据属下观察,诸葛亮近来似乎有所动作,要转移阵地。”
“哦?你我所见略同,老夫也看出来了。”司马懿难得地对郭淮透露了自己的看法,“倘若诸葛亮举斜谷、祁山之兵,自武功处依山向东进发,则局势于我军不利;倘若他西出五丈原,我军便可高枕无忧,从容处之。”
司马懿确实独具慧眼,他刚刚说出此言不久,诸葛亮便下令大军开拔。但是此番蜀军并未取道武功,而是向五丈原进发。
武功位于今日之陕西省。司马懿认为若是诸葛亮决心移至此处,便是表明他打算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谓是涉险而行。魏军面对这样的蜀军之时,也要更加的小心,且胜算不大。
但是,诸葛亮没有采取冒险的方式取道武功,而是相对保守地转移到了适合久驻的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以南,在蜿蜒千里的渭水之南。此处相较于其他蜀军长驻过的阵地相比,是距离中原最近的一处。五丈原距离魏国的长安、潼关,乃至于都城洛阳,皆已近在咫尺。
“蜀军此番宁愿在五丈原化为尘埃,也要直捣魏都洛阳,否则誓不回还!”
诸葛亮选择五丈原作为驻地,可以看出他的决心与气魄。但是司马懿得知此讯后,仍觉得十分庆幸:“幸好蜀军转移至此,实乃我之大幸!”
司马懿之所以如此开怀,正是因为他对打持久战更有信心。
反而是一些魏营中的将领,对司马懿颇有非议。他们行事鲁莽,看不透主帅的用心,整日讥讽司马懿胆小怕事,导致魏营中的军纪荡然无存。
为了稳住军心,司马懿便故意上奏朝廷,请求准许出战。魏帝接到奏章后,又派辛毗赴营中宣诏:“坚守勿出,不得抗旨。”
姜维得知此讯后,立刻禀告诸葛亮:“此番辛毗再次奉魏帝旨意,强调魏军需得坚守,定然降低了司马懿的士气。”
“司马懿原本便不打算出战,更何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倘若他当真求战心切,又何须多此一举?如今他不过是故意摆明姿态,以魏帝的诏书堵住众人的口舌,不过是为了稳定军心罢了。”
又过了数日,有探子来报,魏军营中不知为何,响起了山呼“万岁”之声。诸葛亮便派了一名老到的探子潜入敌营打探。几日后,此人满面愁容地带回了消息:“丞相,魏营中盛传东吴已向魏廷降服。”
诸葛亮哈哈大笑,之后又半开玩笑地责备那人:“无论如何,东吴也不会在这个时机投降魏国的。我看你一把年纪,为何竟看不透魏军编造的这个谣言?”
诸葛亮移师五丈原后,一直想方设法诱敌出战。可是魏军却总是坚守不出,令他十分无奈。
此时的蜀军已经深入到了魏国的腹地,但诸葛亮并未发起进攻,只是令蜀兵诱敌叫阵。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蜀军与魏军在军备上的差距较大。魏军在此地占得地利之优,后方的补给十分便捷不说,兵力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增加。诸葛亮判断,恐怕此时的魏军兵马已是己方的八倍之多。
正因如此,蜀军无论在人力还是物资,都远远不如魏军的情况下,诸葛亮唯有采取诱敌出动再加以击破的战术才能取胜,此外并无他法。
显然,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用意十分清楚。因此,他耐心地与敌人消耗,无论蜀军如何挑衅,他只是坚守不出,令诸葛亮无计可施。
此前,虽然蜀军在祁山、渭南一带抚民屯田,为长期作战储备了粮草。但是,倘若长久驻扎在五丈原的话,蜀军的粮草仍是一个大难题。长此以往,蜀军终究敌不过魏军日益增强的实力。
一日,诸葛亮选了一名信使,命他去送一封亲笔信和一个精美的盒子:“你且将这些东西送到魏营,亲手交给司马懿。”
使者很快来到魏营之前。自古以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因此魏军并未伤害这位乘车而来的敌军使者。
“使者是为何而来的?”
虽然魏军满腹狐疑,却仍准许使者进入,并带他面见司马懿。司马懿接过使者带来的盒子,只见里面装的是一条艳丽的巾帼与一件素衣。
“诸葛亮送来这些做什么?”
司马懿紧紧盯着盒中之物,双唇微微抖动,斑驳的须发也止不住颤抖。他虽然不动声色,但这次已被真正激怒了。
盒中的巾帼是未及插笄之龄的少女的发饰,蜀人称之为昙笼;而那套素衣,正是女子的贴身衣物。
司马懿自然明白诸葛亮送来巾帼素衣的用意。他明明是在嘲讽自己胆怯,无论蜀军如何较真,自己只是一味坚守、不敢出战,宛如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一般,因此只配穿戴这些女人的服饰。
司马懿抿着双唇,拆开那封亲笔信。
果然,司马懿猜测得不错,诸葛亮在信中极尽讽刺之能事,硬是激得司马懿情绪激动。这位魏军老将早已过了血气方刚的年纪,但此番仍是忍不住怒发冲冠。诸葛亮在信中写道:
仲达既然统帅大军,却如妇人一般胆怯,不肯与敌人一决雌雄。孔明特送上巾帼素衣,正好与你匹配。倘若武门雄心尚在,便请斗胆一战!
“哈哈哈!孔明送的礼真有意思!”忽然,司马懿发出一阵大笑。他虽然已经愤怒至极,但仍以笑声掩饰自己真实的情绪。蜀国使者闻声,连忙抬起头来看他。
“你辛苦了!舟车劳顿为老夫捎来了礼物,那我就愧领了。”之后,司马懿便设宴款待信使。
席间,司马懿问道:“你家丞相睡得可好?”
使者听到对方问及诸葛亮之事,忙放下酒杯,毕恭毕敬地答道:“承蒙大都督费心!我家丞相每日早起晚睡,忙于军中事务,却丝毫不见倦容。”
“军中赏罚呢?”
“丞相赏罚分明,凡罚二十杖以上者,必由丞相亲自裁决。”
“他的早晚饮食如何?”
“丞相吃得不多,一日不过三四升而已。”
“哦!他吃得不多却仍能保持精力充沛,真是厉害啊!”司马懿听罢,连连赞叹。
但待信使走后,他才对左右吐露了真言:“诸葛亮日理万机,却吃得不多,老夫看他早已难以支撑,时日不多了。”
使者归来后,诸葛亮立刻询问魏营的状况和司马懿的反应:
“你看到司马懿发怒了吗?”
“他没有发怒,反而笑着收下了礼物,还说多谢丞相的好意。”
“他可曾问你什么?”
“他问了几句丞相的饮食起居情况。”
“你是怎么回答的?”
“他听说您的食量不大后,对左右赞叹您的精力仍然如此,十分佩服。”
诸葛亮闻言,长叹一声:“知我者,仲达也。看来我的命数将近,他也已经猜到了。”
主簿杨安抚道:“丞相整日殚精竭虑,亲自批阅军中文书。属下以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治家也分为各种职责和分工。请丞相恕我冒昧,提出一己拙见。”
“既然是进善言,我自当洗耳恭听。”
“多谢丞相,那属下便直言相告了。以治家之道打比方,外有男仆耕田,内有女婢掌炊。正如鸡报晓,犬守盗,牛负重,马行远,各当其职。一家之主则需督促众人各司其职,共兴家业,不误税赋,教育后代。妻子应是内助,整理家务,维持整洁,维系家人和睦,令丈夫无后顾之忧。如此方能令一家圆满,家族兴旺。倘若家主事必躬亲,则与仆婢一般,势必形疲神困,导致家道中败。”
“……”
“因此,身为一家之主,则需安枕宽心,保养身体,平时只需督促内外各尽其责即可。如此这般,并非主人之智比不过仆婢鸡狗,而是依照伦常,谨守家主的本分。所谓三公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士大夫起而行之,正是如此。”
诸葛亮闭目凝神,静静聆听。
“反观丞相,您每日都殚精竭虑,无论是何种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不肯委托他人办理,而往往亲自处理。因此您整日汗流不止,得不到片刻歇息。长此以往,纵是铁打的筋骨,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您的精力也支撑不住啊!如今已进入酷夏,您整日伏案工作,怎么受得住呢?我们只愿您能多加珍重自己的身子,莫让属下们为您担忧啊!”
“多谢你的一番肺腑之言啊!”诸葛亮深深为其真情所动,不禁潸然泪下,“你所说的道理我怎会不清楚呢?只是每每思及先帝之重恩,以及蜀中孤君的未来,我便寝食难安。人的寿命自有天数,我只愿在一息尚存之时,能够做完未竟的事业,反而不顾及自己的身体。我担心自己的时日不多,总是心急如焚,便事必躬亲,却害得你们为我担心。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多加保养身体,按时休息的。”
众人聆听了诸葛亮这番话,无不肃然起敬。大家为其人格所感动,甚至落下泪来。
其实,诸葛亮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连年的辛劳重压之下,他早已积劳成疾。没过多久,诸葛亮的身体状况更是每况愈下,难以支撑。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