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三章

  丧钟之声

  当晚,孙高和傅婴二人又率五十名士兵,袭击了戴员的官邸。

  “仇人已死,大仇已报!”

  他们砍下了戴员的首级,献给了徐氏夫人。

  徐氏再度披麻戴孝,祭奠先夫之灵,又将妫览和戴员两人的首级祭祀在灵堂上。

  “夫君!为妻已为你报仇。我将终身守节,决不再嫁!”

  不久后,吴主孙权便得知丹阳之变。他盛怒之下,立刻率兵赶到丹阳城。

  “杀我弟弟者,为孙某不共戴天之仇人!”

  孙权将妫览、戴员的同党一概诛罚,之后又把孙高和傅婴封为牙门将。

  他安慰弟媳徐氏道:“弟妹,你已为夫报仇,之后的生活便随心而为吧。”

  孙权为徐氏夫人赐下禄田,准许她返回故里,安度余生。

  江东百姓敬重徐氏的贞烈,尊她为“东吴之奇女子”,留名史册。

  此后三四年间,东吴呈现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但到了建安十二年 冬十月,孙权的母亲吴老夫人突然患了重病。

  吴老夫人病情危重,令众人担忧。

  她自己似乎也有所察觉,因此召来张昭、周瑜等重臣,留下遗言:“我儿孙权继承东吴之基业,他年纪还轻有所不足,还望你们二人务必以师傅之心,耐心辅佐于他。满朝诸臣需齐心协力,辅佐孙权,保住东吴之江山。另外,江夏的黄祖杀死了先夫孙坚,他是我们东吴不共戴天的仇人。你们一定要报仇雪恨!”

  她又叮嘱孙权道:“儿啊!你有很多优点,也有诸多不足之处。想当年,你的父兄皆以寡兵起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才奠定了东吴的基业。而你则一帆风顺,生长于吴城的乐园之中。东吴的三代基业,如今由你继承。你一定要戒骄戒躁,强国富民,绝不可将你父兄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毁于一旦。”

  “母亲请放心吧!”

  孙权紧紧握住母亲的手。那双手竟如此枯瘦,握得孙权一阵心酸。

  吴老夫人又说:“张昭和周瑜皆为国之良臣,你一定要敬重他们的意见,平常多听他们的教诲。另外,我的妹妹尚在人世,你要好生孝敬于她,视为亲生母亲一般。”

  “孩儿记住了。”

  “想当初,老身年幼之时便父母双亡,只能和弟弟吴景搬到浙江钱塘生活。那时老身便嫁给了你父亲孙坚,生养了四个子女。可如今,长子孙策英年早逝,三子孙翊又死于非命,现在只剩下你和妹妹。仲谋,你的小妹如今是你唯一的亲人。你一定要为她择得贤婿,不然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啊!”

  说罢,吴老夫人气绝而亡。

  众人皆呜咽垂泪,痛悼太夫人的离世。

  孙权厚殓了母亲,将她葬在父亲的墓旁,一片高陵之上。唁丧期间,禁止歌舞娱乐。于是长达一个多月期间,东吴上下只能闻到丧钟之声,和鸟啼之音。

  转眼来到建安十三年 。

  服丧期已过,江南的春树吐露了新芽,阳光普照,天气和暖。

  年轻的吴主孙权,一早便召集群臣开会议事。孙权当日开会的目的是:“我打算现在就讨伐黄祖,你们认为如何?”

  张昭说道:“现在尚处于太夫人的忌年之中,此时动兵恐怕不妥吧。”

  周瑜则与他意见相反:“讨伐黄祖也是太夫人的遗言。此时动兵,也非不可。”

  孙权一时犹豫,不知该听取哪方的意见。

  正在这时,都尉吕蒙禀报道:“属下近日在龙湫渡口巡逻之时,发现从上游江夏驶来一艘木船,里面有十几名江贼。”

  吕蒙接着描述当时的情形:“属下立刻将这伙江贼包围起来,统统拿下。经过盘问,其中一位头目自称是黄祖手下的大将,名叫甘宁,字兴霸,生于巴郡的临江。

  “甘宁年轻时喜欢武功,整日与人打架。他还与一群地痞无赖为伍,自称老大。甘宁带着这伙儿人,整日寻衅滋事,为所欲为。他们手持强弓大钺,披挂重铠,腰佩利剑和铃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百姓们一听到铃铛之声,便会吓得四散而逃,口呼‘锦帆贼来了!赶快逃命!’

  “甘宁四处闯荡,纠集了八百多名手下,整日为非作歹。但他后来看到形势恶化,才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于是他率领手下前去投奔荆州刘表,但他发现刘表胸无大志,并非良主,于是打算投奔东吴而去。他认为既然要金盆洗手,便要择得良主。东吴之地人强马壮,他们前去投奔,定然可以施展拳脚。

  “没想到当甘宁离开荆州,来到江夏之时,江夏的黄祖却多方阻挠,不放他们通过。无奈之下,甘宁只得暂时留在江夏,追随黄祖。谁知那黄祖却十分无情,他将甘宁留在身边,却不予以重用。甘宁无论如何表现,甚至曾多次在乱军之中救下黄祖的性命,却始终未得到任何恩赏。甘宁在江夏的地位,只不过是个普通将士而已,毫无尊重可言。

  “黄祖的手下有个叫苏飞的人。此人非常同情甘宁的境遇,他也屡次推荐,希望甘宁能得以重用。但那黄祖却一口回绝,认为甘宁不过是一个江上水贼,不堪重用,更不能任其进入帷幕,成为入幕之宾。黄祖只把甘宁看作一头猛兽,将他养在笼中罢了。

  “苏飞见状,更加同情甘宁的处境。于是,他不仅将黄祖的意见透露给甘宁,还劝他另投明主。他告诉甘宁,若要留在黄祖身边,则无论他如何建功立业,终难有出头之日。苏飞还建议甘宁在去鄂县赴任之时,可以借机逃脱。甘宁感其信任,拜谢苏飞后便静候时机。

  “之后,甘宁带着几名心腹,在赴任之时伺机乘船脱逃。他们在江上漂流了几天几夜,才抵达东吴。他将自己的一番经历全部告知于我,求我前来禀告主公,转达他的投奔之意。”

  “竟有此事!”

  孙权和诸将一边听着,一边重重地点头。

  吕蒙又接着说道:“这位甘宁骁勇善战,是黄祖手下鼎鼎有名的一员大将。没想到他的境遇竟然如此坎坷,难怪他会愤然离开黄祖,私自出走,其情可悯。属下既然了解此中情形,也体会了他的苦衷,于是答应他,会将他的要求转达给主公。属下以为,主公身为明君,应该不计前嫌,广纳贤士。而甘宁更是为了表示诚意,折箭发誓,甘愿效忠东吴。不仅如此,他还将几百名手下都召集起来,如今正屯驻在龙湫的岸边,静候佳音。”

  “他来得正好!”

  孙权不禁拊掌大笑,“正当我们商议讨伐黄祖之际,甘宁便率领数百人前来投奔于我,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来天时已到,此乃黄祖必将灭亡之兆。快把甘宁叫来!”

  吕蒙领命,立刻快马折返,去龙湫报信。

  几日后,甘宁便被吕蒙带到城中。

  孙权率领群臣接见了甘宁,他一见面便开口说道:“孙某久仰甘将军的大名,前几日已听吕蒙禀报了你出走江夏的情况。请问甘将军是否有妙计,能助我东吴灭掉黄祖?请不吝赐教。”

  甘宁拜见了孙权,之后答道:“汉室之社稷如今濒临灭亡,曹操的骄横也日盛一日,恐怕不久便会暴露其篡权夺位的野心。”

  “荆州与我们东吴相邻,请问那边的局势如何?”

  “荆州一地河水长流,群山阻隔,可攻可守,地理极佳。加之土地肥沃,百姓富足,简直是一个绝佳的所在。只不过荆州也有弱点,刘表家门不和,他与宿老重臣也有意见分歧。”

  “世人都说刘表温良博学,善于培养人才,重视教育。因此,天下贤才皆集聚到荆州。”

  “您说得不错。只不过那是刘表当年之旧事罢了。如今刘表步入晚年,体弱多病,精神不济,因此他原先的长处变成了如今的缺点。此人十分优柔寡断,胸无大志,造成家族之中矛盾重重,嫡庶之间明争暗斗。荆州内忧外患,正是衰败之兆,因此将军若欲征讨荆州,此时时机正佳。”

  “这荆州该如何拿下呢?”

  “欲攻荆州,则先灭江夏的黄祖。黄祖此人,并不足惧。此人老迈年高,昏昧迟钝,唯利是图,因此上下人心,皆不服他。”

  “江夏的兵粮武器,又如何呢?”

  “江夏的军备虽然充足,却不知该如何活用。另外黄祖治军的军纪不整,因此一旦遭到攻击,势必遭到歼灭。吴侯不妨一举攻打江夏、襄阳要冲,拿下楚关,则进而可攻巴蜀。”

  “将军说得好!真是金玉良言,孙某受教了。此时出兵,正乃良机!”

  孙权下定决心,便命周瑜尽快准备兵船。

  张昭却担忧地反对:“若此时出兵,属下唯恐国内空虚,会有人乘虚作乱。不如等到太夫人的丧期过去,再兴兵也不迟。”

  甘宁立刻凌厉回之:“你既然为东吴重臣,有如国之萧何。若是担心国内动乱,你便要殚精竭虑,保家卫国,将后方稳固,才好让主公在前线征战无忧!”

  “此事我心已定。张昭,你无须多言了,咱们一起举杯,以示此事已定。”

  孙权做下决断,众臣便不再多言。之后,他又吩咐甘宁:“一杯酒下肚,甘将军便要气吞山河,助孙某征讨黄祖。如若此战告捷,便都是你的功劳!”

  孙权将酒杯斟满,与甘宁痛饮。

  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吕蒙为先锋大将,董袭、甘宁分别为两翼的副将。他们率领十万吴军,溯流而上,直奔江夏而去。

  鸿雁高飞,乌云翻滚,杨柳狂舞,天色阴沉。江南一带的风云忽然为之一变。

  数百艘吴军战船溯江而上,声势浩大!

  飞马快报黄祖:“大事不好!吴军来袭!”

  黄祖闻讯,大惊失色。但他转念一想,认为自己曾经大胜过吴军,便稍有安心。他只不过奇怪:“东吴那小子有何居心?”

  黄祖不敢怠慢,又派苏飞为大将,任陈就、邓龙为先锋,让他们组织水师在江上迎击。一时之间,兵船集结,紧张准备防守。

  只见江上的波涛汹涌。

  吴军的战船组队穿过沔口的水面,逼近江夏的港口之处。

  此处的防守阵势十分严密。黄祖的手下将大量小船集结在一处,沿着江岸组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御工事。而在这道由船组成的工事之上,又配备了大小弓弩。万箭齐发,杀得吴军狼狈而逃。

  吴军被箭雨逼迫得无处可躲,匆忙逃跑时,又被江夏军事先布置在水下的纵横绳索所困。一时之间,不少吴军船只桨断舵折,难以动弹。

  “情势不利,我军莫非要再遭败仗?”

  周瑜一时愁楚,不禁眉头紧锁。

  这时,甘宁则挺身而出:“末将愿打头阵,请都督派我出战!”

  他催促董袭,按事先布置好的计划行事。首先,将船头插上信号旗,之后又下令急攻。

  上百艘快船立刻布置妥当,冲锋而上。每艘船上都载着二三十名士兵,誓死冲锋陷阵。

  波涛汹涌之中,突然金鼓齐鸣,喊杀喧天。吴军的敢死小船冒险登陆,拼命冲击。

  他们有的将水底绳索割断,有的冒着矛戟大刀冲锋,同时在后面吴军大船之上,弓箭手也轮番射箭,掩护敢死队冲锋。

  “加强防守!”

  “阻止吴军上岸!”

  江夏军立刻组织反攻,但设在江边的小船工事不断遭到吴军的攻击。敢死队向小船上投掷火把,泼洒燃油。

  江上波浪汹涌,江边火光冲天。两军将士死伤无数,鲜血将江面都染红。与夕阳辉映,天地之间一片血红。

  黄祖的先锋陈就逃到岸上大嚷:“不妨事!虽然敌军攻破了我军第一道防线,我军还有第二道防线。速速加固岸上的防守!”

  陈就一边布置,一边撤退,正好被刚登陆的吕蒙撞见。吕蒙大吼一声:“呔!你往哪里走!”

  吕蒙立刻冲到前去,与陈就缠在一处。

  “啊!你可是东吴的吕蒙?”

  陈就见敌人冲到面前,只得匆忙逃窜。他大声喊道:“注意啦!吴军已经登岸啦!”

  陈就不敌吕蒙,勉力支撑几个回合,便掉头就逃。吕蒙见状,哪肯放过:“打不过就跑!你小子太没种了!”

  吕蒙在身后紧追,一箭将他击中后背,之后又补上一刀,将陈就的首级割下。

  江夏大将苏飞也赶至岸边,振臂高呼,想要巩固防守。吴军将士一见之下,都想立得头功,纷纷挥舞兵器,奋勇向前。

  但那大将苏飞的武功好生了得,吴军将士虽将他团团包围,却难以伤到他分毫,反而被苏飞杀得死伤无数。一时间,吴军将士宛如飞蛾扑火一般,血流满地,尸横遍野。

  吴军猛将潘璋见势不妙,立刻跃马上前。他直奔苏飞而去,伸出一只猿臂便将苏飞一把抓住,让对方无法动弹。紧接着潘璋又在吴军将士的协助下,将苏飞押在马鞍上,生擒回吴军战船之上,献给孙权。

  孙权一见苏飞,立刻怒目圆睁:“就是这厮当年害我父亲!将他处斩简直是太便宜他了。先把他押入囚车,待我胜利归来后,要将他和黄祖的两颗人头祭在我父亲的坟前,以示报仇!来人啊,把他押下去!”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