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六章

  白帝城

  自古以来,兵法之中便有计谋,用骂阵激怒敌人,得以请君入瓮,落入预先设好的陷阱。但这次,无论蜀军如何叫骂,吴军只是坚守不出。

  无奈之下,蜀军便改变战术。他们特地将弱兵布置在前,又故意在布阵之时暴露弱点,千方百计要引吴军来攻。但是吴军就宛如鼹鼠一般,连头也不肯冒出来。

  蜀军整日在酷暑之中守在寸草不生的旷野之上,夜里且不说,白天的骄阳暴晒下,令人暑热难忍。而且水源也在远处,整日要从远处运水来解渴。蜀军在如此恶劣的暑热天气之中,一个接一个病倒,士气愈发低落。

  “天气如此酷热,我军将士实在难挨。看来只有先将阵地转移到可以避暑的山谷才是,那里也能解决饮水问题。”

  刘备见势不好,便打算转移阵地。马良立刻提醒道:“我们不能一下子将所有士兵都转移走,否则陆逊一定会趁机大举追击的。”

  “这些朕清楚。我们可以先留下一支弱旅殿后,之后佯装败逃,倘若敌军趁机追赶,朕就命埋伏好的精兵加以伏击。只要敌人发觉中计,便不敢继续追赶。”

  众人皆对刘备的神机妙算赞赏不已,唯有马良仍觉得不踏实,他继续建议道:“听说诸葛丞相近来巡视各处要塞,此时身在汉中。汉中距此不远,我们不妨将此处的地形布阵画成图纸,派人送去问问他的意见,之后再转移阵地也不迟。”

  刘备笑道:“这倒不用。朕也懂一些兵法,更何况我们何须凡事都去请教孔明?不过既然他人在汉中,你可以跑一趟,将朕的近况和战场形势给他讲一讲,问问他的意见也好。”

  马良立刻领命,并将此处的地形和双方布阵绘制成册,一共八个图本。他带着这些图本亲赴汉中而去。

  第二天,东吴的哨兵急匆匆从山上跑来,对韩当、周泰报告道:“蜀国大军正陆续向远处山林转移。”

  “哦?蜀军真的退了!”

  他们立刻赶往中军帐汇报。大都督陆逊听闻消息,宛如久旱逢甘露一般,乐得眉开眼笑:“好!”

  “大都督,您下令吧!咱们得去追击!”

  “且慢。你们先随我去看一看。”

  随后,陆逊与韩当和周泰一道,立刻驰上一处高地。陆逊并不全部听信哨兵所说,他需亲眼所见,才可以确定。

  “果然壮观!”陆逊一望之下,不禁发出感叹。只见蜀军撤退得井然有序,数十万大军迅速撤退,却不见一丝溃败之相。很快,原本遍布旷野之上的蜀军撤得只剩吴军阵前的一万人马。

  周泰气得直跺脚:“唉!咱们怎么不快追啊!大都督,您这一犹豫,咱们就错过了稍纵即逝的追击良机啊!要不我和韩当现在下山,将那一万残兵剿灭了也算出气啊!”

  陆逊却仍不准,只说:“再等三天!”

  之后,陆逊将目光转向别处,丝毫不理会诸将懊悔的埋怨之声。

  周泰听说还要等三天,愤愤不平地向地上啐了一口吐沫:“这上阵打仗,最讲究的是战机。还要等三天,那黄花菜都凉了!”

  陆逊却不理会他,反而以手中的马鞭点指远处山谷,说道:“你们看,那边的山谷之中杀气腾腾,必然有蜀国的精兵埋伏在那里。刘备撤兵之时,却仅留下一万残兵殿后,必定是要诱敌深入。只待我们追击之时,再以伏兵攻击。果然是雕虫小技!”

  陆逊再次严令,众人不得出阵。

  “胆小怕事!”

  “真是个穷酸书生!”

  诸将纷纷嘲笑陆逊怯懦,却又顾忌他的军令,只得一边嘲讽一边回营。

  另一厢,留下殿后的一万蜀军故意羞辱吴军。他们将盔甲都脱下,光着膀子在阵前乘凉打瞌睡,或者大声骂阵:“吴军胆小鬼,没胆量下山!”

  周泰和韩当等人忍耐不住,熬到第三天便又到中军帐请战。但陆逊仍是摇头,苦笑着不准:“你们莫要逞匹夫之勇!”

  周泰瞪着眼睛,急吼吼地催问:“之前蜀军撤兵也不追,如今这一万蜀兵若也退走,你说怎么办?”

  “退了正好!”

  众将一听,哄堂大笑。他们觉得陆逊果然胆小怕事,不过是一介鼠辈。

  正在这时,忽有一名哨兵进来禀告:“今晨雾霭未散之时,蜀军剩下的一万残兵也已撤走。之后,山谷中又涌出七八千蜀军,簇拥着黄罗伞盖悠然离去了。”

  “不好!肯定是刘备跑了!”

  陆逊见众将惋惜不已,便开口解释道:“刘备乃一代英雄,倘若正常的天气下,我们很难攻破他的布阵。正巧近来暑热难当,蜀军作战的时间也长,才使得蜀军之中的病患增加,士气低迷。刘备不得已才只得转移阵地至山谷水边,但他特意留下一万弱兵,目的就是诱我追击,自己则将精锐兵力埋伏在山谷之中。如今他撤兵后又等了三日,见我军不曾追赶,方才离去。你们等着瞧吧,不出十日,定让蜀军土崩瓦解!”

  众人皆表示不肯相信,韩当更是出言讽刺道:“大都督,你讲起理论,可真是一套一套的!”

  陆逊却并不理会众将的讥讽,而是立刻写信,派人送给吴王孙权:

  臣不日便可攻破蜀军。大王及建业城中的诸公,均可高枕无忧!

  蜀军此时已将主力移向近水处。刘备想到,陆逊重兵把守着陆路的猇亭要塞,十分顽强,蜀军整日在此无所事事,忍不住有些焦躁。刘备也想尽快攻破吴军,杀入东吴,与孙权决一雌雄。

  因此,连日来蜀国军船便沿长江而下,将东吴的守岸之军驱散,扎下无数水寨。

  蜀吴两军开战以来,魏国最为高兴。魏国派往各处的情报网,也展开了空前的侦察活动。

  一日,大魏皇帝曹丕接到情报后,忽然仰天大笑:“哈哈哈!蜀国的水军如今突进东吴,以每天一百多里的速度进发。看来刘备的死期将至!”

  侧臣问道:“陛下,您为何这么说?”

  “这还看不出来吗?蜀军在陆上已建有四十多处营寨,如今又在水路推进了几百里。蜀国原本出征了七十五万大军,如今却分散在这七百里的阵线上,势必兵力薄弱。刘备不去攻打陆逊的陆军,反而打算改由水路突进,乃是兵家之忌啊!古语有言: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大忌。刘备如今犯了忌,必将自食其果。”

  魏国群臣对曹丕之言并不相信,反而十分惧怕蜀国军势,劝道:“我国也要巩固国防为好!”

  “不用!一旦陆逊战胜蜀国,我们便可趁机出兵,攻取东吴。”

  曹丕静观吴蜀之争,心中非常自信。他立刻派出曹仁,命其率军进往濡须,又将曹休派向洞口,曹真领兵赴南郡。曹丕如此兵分三路,直指东吴,不愧为曹操之子!

  另一厢,马良怀揣地图抵达汉中,见过诸葛亮言明来意,并出示了地图:“军师,我特前来请教您的意见。如今我军已布下绵延七百里的战线,还沿江据山修建了四十余处营寨。如今正以水军率先攻向东吴。”

  诸葛亮一边观察地图,一边听马良汇报,他突然一拍膝盖,大叫道:“糟糕!这是何人出的主意?”

  “这些皆是陛下一人决定,并未听从他人的意见。”

  “唉!莫非是蜀汉的气数将尽?”

  “军师,您为何如此说?”

  “虽说顺水进攻容易,但逆水而退却异常困难,此为其一。我军在岸边林间搭营,乃是犯了兵家大忌,此为其二。如今战线过长,导致兵力分散,力量薄弱,此为其三。马良啊,请你立刻赶回战场,一定要将我今日之言奏明皇帝,要力劝他避开祸端才是啊!”

  “军师,倘若我来不及传话,我军便已败北了呢?”

  “这倒无妨,量那陆逊也不敢穷追不舍。他也在忌惮魏国,会乘虚而入去攻打东吴。不过若是事态紧急,你就请皇帝进入白帝城。我此前已在鱼腹浦(今重庆市,西奉节城以南)埋下十万伏兵,倘若陆逊追来,便会被我军一举拿下。”

  “哦?我此前几度经过鱼腹浦,却并未见到一兵一卒。您在哪里设下十万伏兵?”

  “到了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诸葛亮急匆匆写就奏折,催促马良速归。

  此时,陆逊已经开始展开行动了。他认为时机已到,便分派部队,首先直捣蜀军布在江南的第四营盘。

  那里由蜀国大将傅彤把守。东吴方面为了对付他,准备展开夜袭,东吴大将凌统、周泰和韩当等人都纷纷争当先锋,但陆逊仔细考虑过,指派淳于丹为先锋。授他五千人马,由徐盛、丁奉殿后,一同出兵。

  淳于丹认为自己被大都督陆逊选定,能担任先锋是一个荣誉。但是,他当晚率兵去偷袭蜀军时,却遭到了南蛮军和蜀将傅彤的顽强抵抗,吴军损兵折将,淳于丹也险些丧命,幸得丁奉和徐盛及时赶到相助,才得以全身而退。

  回到营地,淳于丹来不及拔掉身中的敌箭,便来到陆逊面前请罪:“末将作战不利,还请大都督治罪。”

  “此战失利并不是你的错。”陆逊非但不责怪他,反而说道,“此战失利,是陆某的过错。派你去奇袭,盖因我欲探一探蜀军的虚实,现在我已想到破蜀之法。”

  徐盛立刻追问道:“咱们不能再像昨夜那种打法,否则损兵折将可折腾不起!您有什么好法子?”

  “陆某的这个计谋,恐怕当今天下,唯有诸葛亮能识破。所幸此时他不在刘备身边,真乃天助我也!”

  陆逊命令号手吹号召集各阵将士聚齐,之后,陆逊登上高台,大声宣布道:“我军已经连续数十日不曾出兵,而天不降雨亦有月余,如今我军尽占天时、地利、人和。朱然,我令你将茅草木柴堆于船头,驾船于江中等候。明日午后,若有东南风起,便立刻将船靠近北岸敌营,投以硫黄焰硝,顺风烧尽蜀军营盘;韩当,我令你率领一支队伍,在江北上岸;周泰,你从南岸进攻;其余各部,听从陆某调遣。不到天明之时,我们便能拿下刘备的人头了!各就各位,速去准备!”

  这是陆逊担任大都督之职以来,第一次下令全军出击。吴军大将朱然、韩当和周泰等人各个跃跃欲试,等不及要去出兵。

  果然不出陆逊所料,第二天午时刚过,江上便刮起东南风。呼啸的大风中,蜀军的中军帅旗忽然折断。刘备一见,便皱眉问程畿:“此为何兆?”

  “此为夜袭之兆。”

  正在这时,负责巡江的哨兵来报:“昨夜江上便飘来无数船只,在此狂风大浪之中,仍然不肯离去。”

  刘备说道:“朕知道了。这恐怕是敌军迷惑我们的虚阵。传朕的命令,各营盘不得轻举妄动。”

  接着,又来一报:“有一队吴军正在向东移动。”

  “这也是敌人的诱兵之计,暂且按兵不动。”

  黄昏之时,忽然从蜀军的江北阵地冒出无数浓烟,与此同时,下游的蜀军营中也冒出了火光。

  “风助火势,恐怕不妙!关兴,你且去查看一下。”

  但在入夜之后,火势不见减小反而向各处蔓延。不仅如此,蜀军设在南岸的营地也起了火。刘备立刻派出张苞去巡查。

  “奇怪!这火来得好生蹊跷!”只见大火逐渐蔓延开来,将夜空也映得通红。一时之间,狂风大作,沙石翻滚,波涛拍岸,人马嘶鸣之声不绝于耳,甚为可怖。

  “糟糕!中军附近也着起火来了!”

  忽闻一人大叫。刘备才发现,他所在的中军周围,树林中已经火光冲天,难以扑灭。

  “不好!”刘备只得匆忙跑出帐外,却见眼前烟雾迷蒙,视物不清。有无数人影在晃动着,却难以分清是敌是友。

  “吴军来了!”

  双方见面,立刻开始激战。刘备在众人的簇拥下,爬上马背,驰向冯习的营地。在一片大火之中,刘备身上的袍袖和胯下的马鞍都被烧着了。他一路奔驰,却总也冲不出大火的包围。

  当刘备在众人的保护下,抵达冯习的营地时,却发现那里也是一片混乱。他们不仅遭到火攻,更有吴军大将徐盛趁机发动的猛攻。两厢夹击之下,蜀军毫无抵抗之力。

  “这是怎么了?”刘备一时茫然得搞不清状况。他发觉自己落入了敌人的圈套,却一时难以判断情势,更不知如何处置。

  他只听到随从大叫:“这里太危险了!陛下,咱们快去白帝城!”

  刘备的坐骑受惊,一直在烈火浓烟之中左冲右突,但刘备却仍不知如何应付。冯习见状,高声喊道:“陛下!我来护驾!”

  冯习带着十余骑人马保护在刘备身后,不料在途中,吴将徐盛杀出,将冯习等人尽数剿灭。

  徐盛砍下冯习的首级后,又继续追赶:“刘备在那里!大家快追啊!别让他跑了!”

  刘备只得拼命催马狂奔,不料前面又出现一支伏兵,原来是吴军大将丁奉。如今前有丁奉堵截,后有徐盛追赶,刘备真是进退两难。

  就在此时,突然蜀军大将傅彤和张苞率军赶来。他们杀出一条血路,才驱散了吴军的追兵,一行人保护着刘备,跑到了马鞍山上。

  刘备逃到山顶之时,才回过神来。他居高临下眺望整个局势,发现整座蜀军的营盘皆陷入大火之中,连绵七十里的火海,将夜空映得通红。他此刻才明白,陆逊的火攻计划是如此庞大缜密。

  “陆逊此人,果然了得!”

  刘备懊悔不已,他一时失算,竟然酿成如此大祸。但此时醒悟,已为时过晚。陆逊已经指挥人马将马鞍山团团包围,千百条火龙沿着山路向上烧来,刘备的性命危在旦夕。

  刘备等人在山上,只听得山下吴军的钲鼓齐鸣,喊杀震天,不断逼近。唯有小将关兴和张苞建议冒死突围:“陛下,请看我们二人的!”

  两人说罢,便不顾一切地顺着一条火势较弱的山路冲了下去,向江边突围。

  但是,这条山路两旁,却埋伏着陆逊之军。他们一路突围,却有无数吴军追击。

  “火攻须用火防!”

  不知是谁出的主意,他们迅速将身后的草木点燃,打算以火势阻击敌人。但无奈火势太弱,被吴军反复冲破。蜀军便纷纷折断弓箭,砍倒旗杆,脱下战袍,将一应可用来助燃的东西都丢进火里,以助火势。

  就这样,蜀军身后的树枝林木燃起大火,烧向追击而来的吴军,才将追兵堵住。

  但是,当刘备一行突到江边,却见东吴大将朱然正率军等在对面,转身欲逃,又见山谷之中涌出无数吴军,打着陆逊的帅旗而来。

  “朕命当绝!”正当刘备陷入绝望之时,忽然有一支援军出现了。

  率军来救援的不是别人,正是常山赵云赵子龙。赵云此前正驻守在江州,离战场不远。诸葛亮在送别了马良,返回成都前,曾着人飞马送信,命赵云去增援。

  正是由于赵云的增援,才令刘备等人脱险,捡回一条性命。他们这才得以回到白帝城。

  想当初,刘备意气风发,浩浩荡荡初到白帝城时,带了七十五万大军。而如今,刘备二进白帝城,身边仅剩几百骑人马。

  待刘备安全入城后,赵云与关兴和张苞一起,重新折返回战场,去寻找失散的蜀军。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